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大批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金融业举步维艰。此时,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生影响的原因及具体影响方面可以很好地帮助后者摆脱困境,对金融全局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个方向: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互联网基金中分别选取了代表性的三样产品: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来对这种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从传统金融业的发展特征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产生的双面影响,阐明了当代传统金融业者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及应对策略,以及对传统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业;影响分析Keywords: internet finance;traditional finance;impact analysis目录
0引言 1
1传统金融业发展特征 1
1.1银行业发展特征 1
1.1.1中外银行业发展历史 1
1.1.2商业银行的职能 2
1.2其他金融业发展特征 3
2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4
2.1互联网金融取代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业务 5
2.1.1第三方支付逐步取代传统支付方式 5
2.1.2互联网金融侵犯了传统金融机构的部分融资利益 8
2.1.3互联网金融产品分销妨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 10
2.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补充 11
2.2.1对银行客户群进行了补充 11
2.2.2对银行业务进行了补充 12
2.3互联网金融促进传统金融行业创新 13
3.传统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13
3.1正确对待互联网金融 13
3.2借鉴互联网金融 14
3.2.1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 14
3.2.2.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15
3.3加强金融监管 16
3.3.1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16
3.3.2加强传统金融业监管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鉴互联网金融 14
3.2.1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 14
3.2.2.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15
3.3加强金融监管 16
3.3.1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16
3.3.2加强传统金融业监管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第三方支付、阿里小贷、余额宝等与金融相关的产品陆续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将触手伸进金融这一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开始蓬勃发展。传统金融行业是如何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也带来了怎样的冲击,面对这些冲击传统金融又做了或者应该去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的研究会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地影响。
1传统金融业发展特征
金融,有融通资金,使其融洽通达之意。故而金融行业所行之事便是进行从市场主体募集资金,并将这些资金借贷给其他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如果从组织体系的结构来对金融业进行划分,它可以被分为两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及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很复杂,包括如投资银行这样不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专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在银行中,中央银行的性质非常特殊,它是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国家经济以及监督管理所有的经济活动,政治性质浓厚,轻易不会受到其他金融主体的影响。所以,本节从商业银行和除此以外的金融机构两个方面来探讨传统金融业的发展特征。此外,因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上,所以在此主要说明商业银行的发展特征。
1.1银行业发展特征
1.1.1中外银行业发展历史
西方银行业历史悠久,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巴比伦的寺院便开始用债务人开具的可转让的、类似本票的文书向外放贷。但公认的早期银行雏形的建立要更晚。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国家间的来往增多,贸易市场飞速扩张,为了方便异地交易以及国际贸易,来自各地的商人必须将他们手中不同国家的钱币进行货币兑换。因为长途旅行时携带大量货币会带来额外的负重和风险,商人们开始习惯于将货币放在专业货币商那里,委托他们办理汇兑及支付的业务。存款数量的增加意味着闲置资金的出现,商人们将这些因为存取款的时间差产生的暂时性闲置资金发放给资金需求者们。在这过程中,一部分的贷款资金转为了账面信用,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开始出现。然后,随着西方国家逐步建立资本主义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前身的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出现,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伴随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1]。
与西方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就出现的比较晚,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寺庙典当业;唐代开始出现汇兑业务——“飞钱”;北宋真宗时四川富商最早发行纸币——交子;明清以后,当铺成为了中国最主要的信用机构。这一时期,一些较大的钱铺开始实行银行的职能,但在清政府及外来资本的压迫下,最终衰落。清末,外来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入侵刺激了本土银行的产生,换而言之,中国近代银行业是在19世纪中叶外来资本进驻之后才兴起的[1]。
现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即可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银行[2]。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倾向于德国式,银行业务包括短期资本及长期资本的流通;但基于国情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并不完全照搬国外银行模式。
1.1.2商业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主要有五个基本职能:信用中介、调节经济、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以及金融服务。
信用中介:最能体现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本质的职能。当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时,会通过借贷业务,一方面把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集中到银行里,另一方面把它投向各个需要资金的经济实体,从而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同时,当行使这一职能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借款成本与提高贷款利息的方式来获得收入,形成利润。
调节经济: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活动平衡国家各个经济部门间的资金分布,并且在央行货币政策和相关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整。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融资流通外国资本的方式来调节本国经济。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除了融通资本的职能之外,还拥有经营货币的职能。银行在客户开户的基础上,通过转移账户上的存款,帮助社会团体和个人保管资金、代理兑换或支付款项。商业银行以自身为中心,连接各个经济实体,形成了完整的支付链以及债权债务间的循环。
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由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发展而来。因为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是一定的,所以商业银行从社会各界吸收来的资金中,除了一部分要按比例存入中央银行充当备付金外,其他的资金都可以用于放贷或购买有价证券。银行在进行这些经济行为时除了付出实体
0引言 1
1传统金融业发展特征 1
1.1银行业发展特征 1
1.1.1中外银行业发展历史 1
1.1.2商业银行的职能 2
1.2其他金融业发展特征 3
2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4
2.1互联网金融取代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业务 5
2.1.1第三方支付逐步取代传统支付方式 5
2.1.2互联网金融侵犯了传统金融机构的部分融资利益 8
2.1.3互联网金融产品分销妨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 10
2.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补充 11
2.2.1对银行客户群进行了补充 11
2.2.2对银行业务进行了补充 12
2.3互联网金融促进传统金融行业创新 13
3.传统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13
3.1正确对待互联网金融 13
3.2借鉴互联网金融 14
3.2.1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 14
3.2.2.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15
3.3加强金融监管 16
3.3.1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16
3.3.2加强传统金融业监管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鉴互联网金融 14
3.2.1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 14
3.2.2.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15
3.3加强金融监管 16
3.3.1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16
3.3.2加强传统金融业监管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第三方支付、阿里小贷、余额宝等与金融相关的产品陆续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将触手伸进金融这一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开始蓬勃发展。传统金融行业是如何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也带来了怎样的冲击,面对这些冲击传统金融又做了或者应该去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的研究会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地影响。
1传统金融业发展特征
金融,有融通资金,使其融洽通达之意。故而金融行业所行之事便是进行从市场主体募集资金,并将这些资金借贷给其他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如果从组织体系的结构来对金融业进行划分,它可以被分为两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及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很复杂,包括如投资银行这样不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专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在银行中,中央银行的性质非常特殊,它是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国家经济以及监督管理所有的经济活动,政治性质浓厚,轻易不会受到其他金融主体的影响。所以,本节从商业银行和除此以外的金融机构两个方面来探讨传统金融业的发展特征。此外,因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上,所以在此主要说明商业银行的发展特征。
1.1银行业发展特征
1.1.1中外银行业发展历史
西方银行业历史悠久,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巴比伦的寺院便开始用债务人开具的可转让的、类似本票的文书向外放贷。但公认的早期银行雏形的建立要更晚。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国家间的来往增多,贸易市场飞速扩张,为了方便异地交易以及国际贸易,来自各地的商人必须将他们手中不同国家的钱币进行货币兑换。因为长途旅行时携带大量货币会带来额外的负重和风险,商人们开始习惯于将货币放在专业货币商那里,委托他们办理汇兑及支付的业务。存款数量的增加意味着闲置资金的出现,商人们将这些因为存取款的时间差产生的暂时性闲置资金发放给资金需求者们。在这过程中,一部分的贷款资金转为了账面信用,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开始出现。然后,随着西方国家逐步建立资本主义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前身的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出现,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伴随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1]。
与西方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就出现的比较晚,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寺庙典当业;唐代开始出现汇兑业务——“飞钱”;北宋真宗时四川富商最早发行纸币——交子;明清以后,当铺成为了中国最主要的信用机构。这一时期,一些较大的钱铺开始实行银行的职能,但在清政府及外来资本的压迫下,最终衰落。清末,外来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入侵刺激了本土银行的产生,换而言之,中国近代银行业是在19世纪中叶外来资本进驻之后才兴起的[1]。
现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即可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银行[2]。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倾向于德国式,银行业务包括短期资本及长期资本的流通;但基于国情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并不完全照搬国外银行模式。
1.1.2商业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主要有五个基本职能:信用中介、调节经济、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以及金融服务。
信用中介:最能体现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本质的职能。当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时,会通过借贷业务,一方面把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集中到银行里,另一方面把它投向各个需要资金的经济实体,从而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同时,当行使这一职能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借款成本与提高贷款利息的方式来获得收入,形成利润。
调节经济: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活动平衡国家各个经济部门间的资金分布,并且在央行货币政策和相关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整。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融资流通外国资本的方式来调节本国经济。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除了融通资本的职能之外,还拥有经营货币的职能。银行在客户开户的基础上,通过转移账户上的存款,帮助社会团体和个人保管资金、代理兑换或支付款项。商业银行以自身为中心,连接各个经济实体,形成了完整的支付链以及债权债务间的循环。
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由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发展而来。因为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是一定的,所以商业银行从社会各界吸收来的资金中,除了一部分要按比例存入中央银行充当备付金外,其他的资金都可以用于放贷或购买有价证券。银行在进行这些经济行为时除了付出实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