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潜力分析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潜力分析[20200428201221]
摘要:本文应用引力模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测算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两岸的人均GDP水平,提高人均GDP能够有效刺激两岸贸易,另外,政策因素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效果,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能促进双边贸易,而台湾当局的限制政策却起到制约作用。2、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贸易潜力巨大,应当加大双边的贸易力度。而深化两岸的农业合作和进一步提高中国大陆农产品质量,能够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挥贸易潜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海峡两岸;贸易潜力;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相关文献综述 1
1、关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 1
2、应用引力模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研究 2
3、小结 2
二、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
(一)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总额增加,顺差减小 2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3
(三)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增强 4
(四)两岸贸易政策不对等 5
三、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5
(一)引力模型的介绍 5
(二)变量的选取 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6
2、人均GDP 6
3、两国间距离 6
4、WTO 6
5、两岸直航三通 6
(三)模型的构建 6
(四)数据来源 7
四、实证分析 7
(一)两岸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
(二)海峡两岸贸易潜力测算 9
1、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9
2、大陆自台湾的农产品进口潜力测算 9
3、大陆农产品进出口潜力比较分析 10
五、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10
(一)全文结论 10
1、大陆与台湾农产品贸易关系愈发紧密,但发展缓慢,提升空间大 10
2、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和贸易政策 10
3、两岸贸易潜力巨大 10
(二)政策建议 10
1、积极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推动海峡两岸的全面经贸合作 10
2、提高农产品质量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潜力分析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日益密切,2008年两岸双向直接“三通”基本实现,台湾当局陆续放开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限制, 促进了两岸的贸易。2010年ECFA签署后,两岸经贸关系更是发展迅速,贸易规模扩大。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同比上升10.1%。而农产品贸易作为两岸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发受到重视,2012年两岸农产品贸易额达16.22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的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台湾“行政院农委会”,2013)。因此,在倡导推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背景下,研究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对于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更好的发展,实现合作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依然较小,2012年大陆对台湾的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57%,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那么两岸农产品贸易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如何?这是较为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阻碍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台湾对大陆农产品进口实施严格的限制政策。
曾艳(2010)指出两岸农产品贸易存在政策不对等的问题,大陆为了促进双边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以及通关等方面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是台湾却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等措施,限制大陆农产品的流入。这种不对等的贸易政策严重阻碍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而在海峡两岸农产品领域,走私问题已经影响到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蒋颖、何均琳,2009)。温思美和郑晶(2006)则提出直接影响鲜活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当局没有将大陆归入其农产品外销市场战略中,以及海峡两岸“直航”问题的存在。
陈忠毅(2004)则考虑到了台湾省内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认为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障碍来自于台湾农民的反应,两岸农产品检疫制度的建立以及美国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施压和干预。蒋颖和何均琳(2009)也指出台湾地区制定的系列政策重点拓展非祖国大陆市场,这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非市场化行为都将对两岸农产品贸易带来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海峡两岸农产品正常贸易秩序与发展的因素有:政策性限制、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的检疫检验以及两岸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与长期存在的走私问题等 (陈险峰,2011)。
2、应用引力模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研究
多数学者使用引力模型对大陆与台湾的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预测贸易潜力。
陈炳华和吴凤娇(2007)、王鹏(2007)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大陆各省市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影响内地各省市与台湾地区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有内地各省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经济规模、以及空间距离等。其中王鹏(2007)认为影响两岸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还包括“两岸贸易热络区”。为了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必须充分认识到双边贸易的依存度和贸易潜力的不同,以及大陆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差别,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帅传敏(2009)在研究中美农业贸易潜力过程中,将2007年的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的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潜力待开发型,发展空间很大。
3、小结
随着两岸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关于两岸农业贸易合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贸易制约因素方面,多数学者强调了政策的作用,不平等的贸易政策是关键因素。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GDP和人均GDP对双边贸易量的影响是否日益增强还有待研究。在应用引力模型研究两岸农产品贸易方面,相关的研究较少,主要应用模型研究台湾对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的测算,或是将大陆与台湾对各自贸易伙伴出口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力进行分析对比。尚缺少在引力模型基础上直接对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流量所进行的研究。
二、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一)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总额增加,顺差减小
随着大陆与台湾相继加入WTO,两岸的政治关系得到缓和,经贸往来也逐步正常化,使得两岸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根据“台湾行政院农委会”的统计(表1)表明,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2012年贸易总额已达16.22亿美元,是1997年4.03亿美元的4.02倍。其中,大陆对台湾的农产品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3.89亿美元增长为2012年的8.34亿美元,大陆自台湾的进口额由1997年的0.14亿美元增长为2012年的7.88亿美元。由图1可见,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出口大于进口,长期处于顺差状态,但顺差逐年降低,从1997年的3.74亿美元减少到2012年的0.47亿美元,大陆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并且可以发现,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出现2007-2012年的最小值。
表1 1997~2012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情况表 The Trading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the Cross-strait from 1997 to 2012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贸易总额出口额进口额贸易差额
1997403.31388.7514.56374.19
1998 1999313.22290.6222.6268.02
315.41280.1435.27244.87
2000372.07321.6150.46271.15
2001311.65262.7648.89213.87
2002433.97367.5766.4301.17
2003584.79409.06175.73233.33
2004793.28501.38291.9209.48
2005928.59567.53361.06206.47
2006992.99562.83430.16132.67
20071142.55711.81430.74281.07
20081154.27717.8436.47281.33
2009913.54549.46364.08185.38
摘要:本文应用引力模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测算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两岸的人均GDP水平,提高人均GDP能够有效刺激两岸贸易,另外,政策因素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效果,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能促进双边贸易,而台湾当局的限制政策却起到制约作用。2、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贸易潜力巨大,应当加大双边的贸易力度。而深化两岸的农业合作和进一步提高中国大陆农产品质量,能够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挥贸易潜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海峡两岸;贸易潜力;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相关文献综述 1
1、关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 1
2、应用引力模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研究 2
3、小结 2
二、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
(一)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总额增加,顺差减小 2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3
(三)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增强 4
(四)两岸贸易政策不对等 5
三、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5
(一)引力模型的介绍 5
(二)变量的选取 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6
2、人均GDP 6
3、两国间距离 6
4、WTO 6
5、两岸直航三通 6
(三)模型的构建 6
(四)数据来源 7
四、实证分析 7
(一)两岸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
(二)海峡两岸贸易潜力测算 9
1、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9
2、大陆自台湾的农产品进口潜力测算 9
3、大陆农产品进出口潜力比较分析 10
五、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10
(一)全文结论 10
1、大陆与台湾农产品贸易关系愈发紧密,但发展缓慢,提升空间大 10
2、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和贸易政策 10
3、两岸贸易潜力巨大 10
(二)政策建议 10
1、积极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推动海峡两岸的全面经贸合作 10
2、提高农产品质量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潜力分析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日益密切,2008年两岸双向直接“三通”基本实现,台湾当局陆续放开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限制, 促进了两岸的贸易。2010年ECFA签署后,两岸经贸关系更是发展迅速,贸易规模扩大。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同比上升10.1%。而农产品贸易作为两岸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发受到重视,2012年两岸农产品贸易额达16.22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的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台湾“行政院农委会”,2013)。因此,在倡导推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背景下,研究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对于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更好的发展,实现合作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依然较小,2012年大陆对台湾的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57%,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那么两岸农产品贸易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如何?这是较为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阻碍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台湾对大陆农产品进口实施严格的限制政策。
曾艳(2010)指出两岸农产品贸易存在政策不对等的问题,大陆为了促进双边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以及通关等方面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是台湾却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等措施,限制大陆农产品的流入。这种不对等的贸易政策严重阻碍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而在海峡两岸农产品领域,走私问题已经影响到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蒋颖、何均琳,2009)。温思美和郑晶(2006)则提出直接影响鲜活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当局没有将大陆归入其农产品外销市场战略中,以及海峡两岸“直航”问题的存在。
陈忠毅(2004)则考虑到了台湾省内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认为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障碍来自于台湾农民的反应,两岸农产品检疫制度的建立以及美国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施压和干预。蒋颖和何均琳(2009)也指出台湾地区制定的系列政策重点拓展非祖国大陆市场,这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非市场化行为都将对两岸农产品贸易带来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海峡两岸农产品正常贸易秩序与发展的因素有:政策性限制、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的检疫检验以及两岸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与长期存在的走私问题等 (陈险峰,2011)。
2、应用引力模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研究
多数学者使用引力模型对大陆与台湾的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预测贸易潜力。
陈炳华和吴凤娇(2007)、王鹏(2007)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大陆各省市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影响内地各省市与台湾地区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有内地各省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经济规模、以及空间距离等。其中王鹏(2007)认为影响两岸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还包括“两岸贸易热络区”。为了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必须充分认识到双边贸易的依存度和贸易潜力的不同,以及大陆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差别,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帅传敏(2009)在研究中美农业贸易潜力过程中,将2007年的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的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潜力待开发型,发展空间很大。
3、小结
随着两岸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关于两岸农业贸易合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贸易制约因素方面,多数学者强调了政策的作用,不平等的贸易政策是关键因素。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GDP和人均GDP对双边贸易量的影响是否日益增强还有待研究。在应用引力模型研究两岸农产品贸易方面,相关的研究较少,主要应用模型研究台湾对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的测算,或是将大陆与台湾对各自贸易伙伴出口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力进行分析对比。尚缺少在引力模型基础上直接对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流量所进行的研究。
二、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一)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总额增加,顺差减小
随着大陆与台湾相继加入WTO,两岸的政治关系得到缓和,经贸往来也逐步正常化,使得两岸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根据“台湾行政院农委会”的统计(表1)表明,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2012年贸易总额已达16.22亿美元,是1997年4.03亿美元的4.02倍。其中,大陆对台湾的农产品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3.89亿美元增长为2012年的8.34亿美元,大陆自台湾的进口额由1997年的0.14亿美元增长为2012年的7.88亿美元。由图1可见,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出口大于进口,长期处于顺差状态,但顺差逐年降低,从1997年的3.74亿美元减少到2012年的0.47亿美元,大陆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并且可以发现,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出现2007-2012年的最小值。
表1 1997~2012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情况表 The Trading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the Cross-strait from 1997 to 2012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贸易总额出口额进口额贸易差额
1997403.31388.7514.56374.19
1998 1999313.22290.6222.6268.02
315.41280.1435.27244.87
2000372.07321.6150.46271.15
2001311.65262.7648.89213.87
2002433.97367.5766.4301.17
2003584.79409.06175.73233.33
2004793.28501.38291.9209.48
2005928.59567.53361.06206.47
2006992.99562.83430.16132.67
20071142.55711.81430.74281.07
20081154.27717.8436.47281.33
2009913.54549.46364.08185.3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