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研究

家庭农场是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阶段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对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能有效解决普遍存在的农田细碎化带来的弊端,提升了土地的适度集中,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业经济效益。本文研究样本数据覆盖了南京市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栖霞6个涉农区,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了130户家庭农场数据,实际获得119份有效样本,样本有效率为91%。运用 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计量分析,测算出适合南京市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分别为水稻800-1000亩,小麦为400-500亩。此外,根据实地调研访谈结果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部分影响农场主选择规模的因素包括家庭劳动人数、农场主学历、土地条件、年龄等,并就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存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目录
一、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5
(四)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5
二、文献综述 5
(一) 关于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 5
(二)关于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 6
(三)关于家庭农场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 7
(四)评述 7
三、 2016年南京市家庭农场情况统计分析 8
(一)南京市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 8
(二)南京市家庭农场登记情况统计 8
(三)南京市农业部门登记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分析 9
(四)南京市农业部门登记家庭农场相关数据 10
四、基于DEA的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规模对效率影响研究 10
(一)数据来源、基本情况描述及分析 10
(二)基于DEA模型的家庭农场生产效率分析 15
五、 家庭农场主选择规模的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18
(一)家庭劳动人数对于规模选择的影响 18
(二)学历对于规模选择的影响 19
(三)土地条件对于规模选择的影响 19
(四)年龄对于规模选择的影响 20
六、讨论与总结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22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目录
表1 全市农业部门家庭农场登记情况统计表 8
表2 粮油类家庭农场生产规模情况统计表 9
表3 蔬菜园艺类家庭农场生产规模情况统计表 9
表4 水产养殖类家庭农场生产规模情况统计表 10
表5 家庭农场收入情况统计表 10
表6 家庭农场及农场主基本信息情况表 11
表7 家庭农场经营土地情况表 12
表8 家庭农场农业机械作业及雇工情况表 13
表9 家庭农场融资情况表 13
表10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情况表 14
表11家庭农场政策评价表 14
表12家庭农场水稻种植不同规模区间投入产出水平表 16
表13家庭农场水稻种植不同规模区间效率测算表 16
表14家庭农场小麦种植不同规模区间投入产出水平表 17
表15家庭农场小麦种植不同规模区间效率测算表 17
目录
图1 技术路线图 4
南京市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研究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的经济基础。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也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自1978年我国农村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很长一段时期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集体经营时所导致的一系列外部性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式、低技术、低效益、抗风险能力弱的弊端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一方面,我国地少人多,因此平均每户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小,细碎化,导致多数普通农户无法获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第二、三产业正飞速发展,而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报酬高于种地收入,急需大量劳动力。此外,由于物价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农业收入水平却相对滞后,促使农户兼业化普遍,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量耕地被撂荒。
南京市在发展家庭农场,推进规模经营方面起步较早。2013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南京市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提出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并制定了农业部门家庭农场登记办法。同时,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意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价制度。到2016年底,南京市家庭农场达到3300家,农场经营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粮食类家庭农场达到1120家,经营面积达到40万亩。
尽管如此,随着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耕地有限、社会化服务无法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等问题依旧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以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样本数据搜集,并运用 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计量分析,测出适合南京市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并根据实地调研进行案例分析。
2.研究意义
南京市在发展家庭农场以及推进规模经营方面起步较早,但理论研究还有所欠缺。总体來说,这一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在南京市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如符合本地实际的家庭农场合适的规模区间不明晰,生产要素配置不够完善等等。与此同时,根据2016年江苏省家庭农场运行监测网数据显示,南京市家庭农场中,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多达1096家,占总数的35%,处于第一位,足可见其重要性。因此研究家庭农场尤其是粮食生产型的家庭农场的相关问题格外重要。此外,由于受到不同地区自然禀赋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因素的限定和影响,家庭农场存在着不同的规模经济,而发展适度规模是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实现规模经济以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目的的关键一步。因此,有必要对南京市种植型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丰富南京市家庭农场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为粮食生产型类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测算提供参考依据,以此推进南京市家庭农场更快更好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