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玉事迹考辨

梁红玉事迹考辨[20200103163251]
梁红玉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曾在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助其丈夫大战金兀术,被封为杨国夫人。她的事迹在正史上主要记录在她的丈夫韩世忠的传记中或穿插于岳飞故事系统中。后来又有人将其演义为小说、戏剧、电影。后人她尊为我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对于梁红玉的生卒年份很多资料并无记载,即使有记载也多是不全的,她的籍贯更是说法多样。梁红玉出身贫寒,为了维持生计,在成为女将军之初曾沦为倡,但是梁红玉最初是官伎还是营伎,或是普通市井妓女却没有明确的说法。然而梁红玉作为民族英雄,胆识过人,性格率直,有勇有谋。与丈夫韩世忠更是百般恩爱,给了韩世忠许多的帮助。梁红玉作为女中豪杰,她的一生是传奇的,她的事迹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的。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梁红玉,事迹,生卒,籍贯,考订
目 录
1 引言 1
2 梁红玉生平主要事迹 1
2.1 韩梁的爱情故事 1
2.2 梁红玉传诏平叛 2
2.3 黄天荡之战 2
2.4 夫妻二人共守楚州 2
3 梁红玉生卒年份考订 3
4 梁红玉身份的考辨 3
5 梁红玉籍贯考订 4
5.1 关于梁红玉籍贯的三种说法 4
5.2 梁红玉是淮安楚州人的论证 5
5.2.1 淮安地方志的记载 5
5.2.2 淮地文献、遗迹佐证 5
5.2.3 韩世忠墓碑的记载 6
6 梁红玉故事传播概述 6
6.1 梁红玉故事在南宋野史笔记中的传播 6
6.2 梁红玉故事在明清小说和戏曲中的传播 7
6.2.1 梁红玉故事在明清小说中的传播 7
6.2.2 梁红玉故事在明清戏曲中的传播 8
6.3 梁红玉故事在抗战时期的传播 9
7 梁红玉人物形象 9
7.1 梁红玉的民族英雄形象和精神 9
7.2 梁红玉形象的演变 10
结论 12
致 谢 13
注 释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飒爽英姿女红装,古往今来多栋梁,红玉不让须眉汉,丹心碧血保家邦。”[1]这四句话写的是南宋抗金英雄梁红玉抗击金兵的英勇事迹,史书中并没有梁红玉的名字,只称其为梁氏,红玉是她死后野史和话本中取得名字。
梁红玉跟随丈夫韩世忠一起抗击金人,这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历史中并不多,所以后人把她尊为我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虽然梁红玉为我四大巾帼之一,但关于她的资料并不多。我们现在能够得到的资料大多都是小说家编著的小说以及一些戏曲、影视等,在正史中没有梁红玉的记载。但是梁红玉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民族英雄,她大战金兵的故事一直都在流传,尤其是在戏曲中,许多剧种都拿梁红玉的故事作为题材,也是因为这样,梁红玉成为戏曲中的女主角。
实际上梁红玉与其丈夫韩世忠的故事在南宋时期都是整合与岳飞的故事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民族文化,梁红玉的事迹也被人们发掘,比如苏州灵岩山“宋韩蕲王墓”、淮安地方志等均有梁红玉的记载。梁红玉事迹的挖掘,引起许多学者的辩论,比如梁红玉的籍贯、生卒年份等。
2 梁红玉生平主要事迹
2.1 韩梁的爱情故事
韩世忠与梁红玉这对夫妻在抗金斗争中可以说是“模范夫妻”。北宋末到南宋初,金兵入侵加上朝廷腐败,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面对金兵的不断南侵,宋朝统治阶级内部涌现出了一批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坚决抗金的杰出人物。而韩世忠和妻子梁红玉,为国操劳,并肩战斗,与金兵对峙的爱国事迹与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更是别具一格,不同凡响。
韩世忠,字良臣,今陕西绥德县城人。韩世忠是南宋初期有名的将军,出身行伍,去世后追封为蕲王。韩世忠十八岁参军上阵杀敌,可以说这一生都在抗击金兵中度过。“相传世忠因伤病流落街头,贫病交加,一文不名,红玉见后怜而收之,精心调理,世忠康复后二人遂结为夫妇。”[2]梁红玉虽然出身贫寒,甚至沦为伎女,但她见识高远有谋略,追随韩世忠南征北战,历下不少功劳,更是死后被追封为“英烈杨国夫人”。在这南征北战的日子里,梁红玉与韩世忠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坚守他们的信念与爱情,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2.2 梁红玉传诏平叛
在南宋的建炎三年,金兵占领楚州,朝廷上下一片恐慌,当时在杭州护送高宗的统制官苗傅合谋刘正彦叛反,想废高宗立太子为帝,但畏惧握有重兵的韩世忠会对他们进行讨伐。那时梁红玉正在临安养病,苗、刘二人就将梁红玉和她的儿子作为人质监禁起来,而后又封她为安国夫人,想用名利逼梁红玉就范。宰相朱胜非为了让苗傅放梁红玉离开,对苗傅说韩世忠握有重兵,最好不要与他为敌,应该派梁红玉去劝说他。苗傅认为很合理,亲自向梁红玉屈膝敬拜,准备鞍马,请梁红玉到秀州(现在的嘉兴)说服韩世忠。梁红玉假装同意,带着儿子,他们骑马出了城,到了秀州后与韩世忠讨论对策。韩世忠、梁红玉集合兵马,运用计谋,很快就平定了苗、刘之乱,维护了南宋的政权,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余杭之难。”韩世忠因为救驾有功,皇帝赐予韩世忠“忠勇”二字,称赞梁红玉的智慧超群,并且赐予元勋之妻俸禄。
2.3 黄天荡之战
梁红玉雷鼓击败金兵,是发生在镇江并传播全国的著名的历史故事。梁红玉不畏强敌助夫战斗的女中丈夫形象留在了中华历史英雄长廊上,令世人敬佩。
故事发生在建炎四年三月,韩世忠和梁红玉领命镇守京口(现在的镇江),刚好金兀术领兵来犯,敌方战士超过数万,韩世忠的士兵才八千,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夫妇俩通过缜密安排,与金兵在镇江金山下会战。“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3]梁红玉一马当先,登上十几丈高的楼橹,亲自击鼓,指挥战士作战,金兀术被围堵在黄天荡里48天之后才从江上逃跑。梁红玉上表弹劾,高宗甚是宽慰,为韩世忠加官进爵,并封梁红玉为“杨国夫人”。
“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的故事流传至今,许多戏曲小说都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梁红玉并不是完全埋下头去,专心击鼓,而是有时单手击鼓,另一只手掏翎子,遥望江心战场,鼓声随着战场上战斗的变化而变化,战斗又随着鼓声的变化而变化。”[4]由此可见,梁红玉对战斗的指挥若定。
2.4 夫妻二人共守楚州
高宗绍兴五年即公元1135年,梁红玉、韩世忠因追击金兵在楚州城屯兵。战争让军民粮食缺乏,楚州变得满目疮痍,甚至没有房屋居住。韩世忠梁红玉夫妻在楚州修城池,抵御金兵,而且他们穿上了用草编织的衣服,建立军府,与军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共同守卫楚州。梁红玉亲手“织薄为屋”,军民齐心,以御劲敌。宋军守卫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3 梁红玉生卒年份考订
梁红玉作为民族的女英雄,她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关于她的资料正史并无记载,大多是文人学者根据民间故事或是前人的记述加之自己的推理想象编纂出来的。关于梁红玉死法就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英烈夫人祠记》和《杨国夫人传》都有记载:“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这段话说的是梁红玉绍兴五年跟随丈夫韩世忠征战楚州,与金军在山阳等地战斗。阴历八月二十六梁红玉遭遇伏击,被金军围攻,敌军的箭挥如雨下,把她射得像个刺猬。最后梁红玉冲进敌阵又杀死十几名敌人,她的鲜血渗透了身上的铠甲,但还是寡不敌众,最终力竭落马而死。金人觉得梁红玉忠勇,将她的遗体示众后送回南宋朝廷。听到她的死讯后,朝廷以悼念的方式进行抚慰。梁红玉终年三十三岁。另一种说法便是韩世忠辞官后,与梁红玉两人归隐山林,白头谐老。梁红玉是在韩世忠死后两年,郁郁而终,后来宋孝宗把夫妇两人合葬。这种说法在后世的笔记小说和各种话本中往往能见到。后一种说法反应了后世对女英雄美好结局的愿望,但这一说法明显与历史不符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9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