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形象分析
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形象分析[20200103163231]
毕淑敏是一位充满着生命关怀意识和浓厚人文情怀的女作家,她在文坛颇具影响力。毕淑敏的作品不仅有着对于生命的悲悯,同时又能够以温暖和爱感拯救他人,是真正具有力量的爱的文学。毕淑敏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形象,这些人物都被赋予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情怀。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毕淑敏的背景研究和医务工作者概念阐述;二是选取某些作品,重点分析其中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三是探究医生职业和心理咨询师职业背景对毕淑敏作品的影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毕淑敏,医务工作者,影响因素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和意义 2
2 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分析 2
2.1 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 2
2.2 找回春天的抗癌组长 4
2.3 自我救赎的女心理师 5
2.4 向死而在的临终关怀者 6
3 毕淑敏小说热衷于写医务工作者的原因 9
3.1 早期军医的人生经历 9
3.2 后期心理咨询师经历 11
4 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形象的审美作用 13
结 语 14
致 谢 15
注 释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毕淑敏是作家协会里的一员,有着一级女创作家的称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毕淑敏降生于新疆的一户普通家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投军,在西藏阿里高原军队从戎十多年。在1980年的时候她去了北京,然后又学习心理学。毕淑敏在医学界工作了二十年以后,开始了她的作家生涯,到现在为止其作品发表了两百万字左右。1986年,还不到35岁的她在一个礼拜内就创作成了处女作《昆仑殇》,1987年这部作品在《昆仑》杂志上面发表,一时间引发强烈反响,“昆仑文学奖”也被她收人囊中,她由此大踏步的走进了中国文坛,创作成果此后更是源源不断。到了2007年,毕淑敏的版税收入达到了三百多万元,从而荣膺“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一时间在全国引发了重重眷注。毕淑敏的创作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资料和宽广的人文关怀意识,这和她的从军、从医和心里咨询师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她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站在一个关爱生命、关爱社会的角度上阐释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管是处女作《昆仑殇》里面的肖玉莲、《阿里》里面的游星,还是《预约死亡》里面的齐大夫、《生生不已》里面的袁大夫,甚至是长篇小说《红处方》里面的简方宁、以及《拯救乳房》里面的程远青,毕淑敏都塑造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形象。
1.2 研究的目和意义
毕淑敏小说中刻画了众多令人念念不忘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如戒毒所的简方宁、抗癌组长程远青、女心理师贺顿和预约死亡中众多向死而在的医务工作者等,并且都被赋予了医生职业对生命的关爱情怀,这与毕淑敏多年的从医生涯是分不开的。目前对于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分析还相对较少,该论文从毕淑敏小说中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分析入手,着重表现毕淑敏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以求分析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形象和窥见毕淑敏小说医务工作者形象的的文学审美作用。
2 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分析
毕淑敏小说中刻画了众多令人念念不忘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他们都被赋予了医生职业对生命的关爱情怀,这与毕淑敏多年的从医生涯是分不开的。毕淑敏小说中塑造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多是庄严的,文雅的,活泼的,善良的,如《红处方》中的戒毒战士简方宁“端庄高贵,有一种震慑人的优美气质” [1]。《预约死亡》的临终关怀者院长“身段较好,但是头发散乱好的女医生多半不修边幅”;齐大夫“很爽朗的脸形,突显贵相”。这些医务工作者都具有崇高的品质。读过毕淑敏著作的人一定能从她的字里行之间中了解到她曾在阿里当过兵、退役后做过救死扶伤的医生、再到心理咨询师,如今成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女作家。特殊的经历为其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艺术源于生活,由于选材的真实,她塑造了许多典型的医务工作者形象。
2.1 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
毕淑敏的代表作之一就是长篇小说《红处方》,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简方宁医务工作者形象。
毕淑敏写过一大批为了医生职业奉献自己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其中以《红处方》的主人公简方宁尤为突出。简方宁是一位东方美女的典范,婀娜多姿,端庄秀丽,浑身上下透露出一种吸引人的优美气质,漂亮历练、享受生活、充满活力、远大理想、事业有为。在事业的窘境中,她总是毋忝厥职,此时此刻却失去了本来属于自身家庭的时间,作为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简方宁因为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感叹世间的无可奈何。
作为一名戒毒院的院长,简方宁打理的医院并不是井然有序的,戒毒者的阴晴不定和常人不一样,因为他们的行为反复无常,端庄优雅的她看待病人却一心一意。在戒毒的同时,她还要严格监控病人的言语交流和日常起居,以防贩毒人员的乘机而入。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道中的善与恶的边缘的抉择通常只有一念之间。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言“人生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而已”[2]。个别医务人员的叛变,与病人暗地里买卖毒品,带走医院的病人资料,说走就走自立门户都是简方宁进取道路上的挫折。但面对着这一切,简方宁总是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简方宁被一个叫庄羽的吸毒病人策划构陷,不知不觉中也沉迷于吸毒成瘾。当她看到这个残忍的化验报告时,她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医生告诉她需要割掉大脑“蓝斑”。蓝斑是主管人感觉的神经中枢系统。蓝斑切掉后,就没法排泄肽脑黄金,这就意味着人的精神也就再不会感到哀伤和欢愉。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的考验,简方宁很不情愿因为这个原因而丧失了她原本的初衷。对一般人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然而在吸毒者看来,幸福就是一种赖以生存的毒品。大家都懂得幸福是靠劳动辛辛苦苦耕耘而来,是靠人的智慧创新而来的。昙花一现,虽然它绽放的时间并不长久,可是它享受的是那种一步步争取,厚积薄发的短暂释放,这种幸福才是最宝贵的。而毒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幸福,它是人类用材料虚拟出来的,最终会导致人们一步步走向死亡。 “我爱我的生活,但当我无法用我挚爱的生活方式去享受的生命时,我不得不远行” 这是简方宁在留给挚友沈若鱼的遗书里面写的。 简方宁认为自己再也不能做自己最爱的事业,于是以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她虽然选择了死亡,但这并不代表着她向毒品屈服,而是一位戒毒战士的悲壮结局。
简方宁是一位被作者灌输着抱负与激情的人物形象,她不但有着婀娜多姿举止高雅的外表,而且有着超高的医术水平,对社会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奉献精神。简方宁以为“兴许别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对她自身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将事业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医务工作者形象,通过这个形象,表现出医务工作者不甘堕落,敬业奉献的品质。
《红处方》赞美了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简方宁,并指出了戒毒事业的艰巨与庄伟,也描写了形态各异的吸毒者的丑恶嘴脸,剖析其吸毒的原由,揭发了人性的短板以及因为吸毒而引起的社会惨剧,从而激励鼓舞着善良的人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2.2 找回春天的抗癌组长
《拯救乳房》是毕淑敏关于医务工作者的又一著作,主要描写留洋归来、学有所成的心理学博士程远青,一个不幸却不依不饶令人尊敬的人。当她丈夫学业有成时,却嫌弃她跟不上潮流,于是他们离婚了。她以不可思议的艰苦和魄力,乘风破浪,只是为了探寻自身悲催的宿命和洞悉他人思维的足迹。在巨贾吕克闸的帮助下程远青独自一人成立了抗癌小组并且成功当上了组长。作为癌症小组组长程远青不仅帮助小组成员找回春天,自己也找回了自己的春天。
毕淑敏是一位充满着生命关怀意识和浓厚人文情怀的女作家,她在文坛颇具影响力。毕淑敏的作品不仅有着对于生命的悲悯,同时又能够以温暖和爱感拯救他人,是真正具有力量的爱的文学。毕淑敏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形象,这些人物都被赋予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情怀。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毕淑敏的背景研究和医务工作者概念阐述;二是选取某些作品,重点分析其中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三是探究医生职业和心理咨询师职业背景对毕淑敏作品的影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毕淑敏,医务工作者,影响因素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和意义 2
2 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分析 2
2.1 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 2
2.2 找回春天的抗癌组长 4
2.3 自我救赎的女心理师 5
2.4 向死而在的临终关怀者 6
3 毕淑敏小说热衷于写医务工作者的原因 9
3.1 早期军医的人生经历 9
3.2 后期心理咨询师经历 11
4 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形象的审美作用 13
结 语 14
致 谢 15
注 释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毕淑敏是作家协会里的一员,有着一级女创作家的称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毕淑敏降生于新疆的一户普通家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投军,在西藏阿里高原军队从戎十多年。在1980年的时候她去了北京,然后又学习心理学。毕淑敏在医学界工作了二十年以后,开始了她的作家生涯,到现在为止其作品发表了两百万字左右。1986年,还不到35岁的她在一个礼拜内就创作成了处女作《昆仑殇》,1987年这部作品在《昆仑》杂志上面发表,一时间引发强烈反响,“昆仑文学奖”也被她收人囊中,她由此大踏步的走进了中国文坛,创作成果此后更是源源不断。到了2007年,毕淑敏的版税收入达到了三百多万元,从而荣膺“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一时间在全国引发了重重眷注。毕淑敏的创作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资料和宽广的人文关怀意识,这和她的从军、从医和心里咨询师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她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站在一个关爱生命、关爱社会的角度上阐释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管是处女作《昆仑殇》里面的肖玉莲、《阿里》里面的游星,还是《预约死亡》里面的齐大夫、《生生不已》里面的袁大夫,甚至是长篇小说《红处方》里面的简方宁、以及《拯救乳房》里面的程远青,毕淑敏都塑造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形象。
1.2 研究的目和意义
毕淑敏小说中刻画了众多令人念念不忘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如戒毒所的简方宁、抗癌组长程远青、女心理师贺顿和预约死亡中众多向死而在的医务工作者等,并且都被赋予了医生职业对生命的关爱情怀,这与毕淑敏多年的从医生涯是分不开的。目前对于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分析还相对较少,该论文从毕淑敏小说中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分析入手,着重表现毕淑敏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以求分析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形象和窥见毕淑敏小说医务工作者形象的的文学审美作用。
2 毕淑敏小说中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分析
毕淑敏小说中刻画了众多令人念念不忘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他们都被赋予了医生职业对生命的关爱情怀,这与毕淑敏多年的从医生涯是分不开的。毕淑敏小说中塑造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多是庄严的,文雅的,活泼的,善良的,如《红处方》中的戒毒战士简方宁“端庄高贵,有一种震慑人的优美气质” [1]。《预约死亡》的临终关怀者院长“身段较好,但是头发散乱好的女医生多半不修边幅”;齐大夫“很爽朗的脸形,突显贵相”。这些医务工作者都具有崇高的品质。读过毕淑敏著作的人一定能从她的字里行之间中了解到她曾在阿里当过兵、退役后做过救死扶伤的医生、再到心理咨询师,如今成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女作家。特殊的经历为其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艺术源于生活,由于选材的真实,她塑造了许多典型的医务工作者形象。
2.1 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
毕淑敏的代表作之一就是长篇小说《红处方》,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简方宁医务工作者形象。
毕淑敏写过一大批为了医生职业奉献自己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其中以《红处方》的主人公简方宁尤为突出。简方宁是一位东方美女的典范,婀娜多姿,端庄秀丽,浑身上下透露出一种吸引人的优美气质,漂亮历练、享受生活、充满活力、远大理想、事业有为。在事业的窘境中,她总是毋忝厥职,此时此刻却失去了本来属于自身家庭的时间,作为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简方宁因为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感叹世间的无可奈何。
作为一名戒毒院的院长,简方宁打理的医院并不是井然有序的,戒毒者的阴晴不定和常人不一样,因为他们的行为反复无常,端庄优雅的她看待病人却一心一意。在戒毒的同时,她还要严格监控病人的言语交流和日常起居,以防贩毒人员的乘机而入。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道中的善与恶的边缘的抉择通常只有一念之间。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言“人生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而已”[2]。个别医务人员的叛变,与病人暗地里买卖毒品,带走医院的病人资料,说走就走自立门户都是简方宁进取道路上的挫折。但面对着这一切,简方宁总是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简方宁被一个叫庄羽的吸毒病人策划构陷,不知不觉中也沉迷于吸毒成瘾。当她看到这个残忍的化验报告时,她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医生告诉她需要割掉大脑“蓝斑”。蓝斑是主管人感觉的神经中枢系统。蓝斑切掉后,就没法排泄肽脑黄金,这就意味着人的精神也就再不会感到哀伤和欢愉。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的考验,简方宁很不情愿因为这个原因而丧失了她原本的初衷。对一般人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然而在吸毒者看来,幸福就是一种赖以生存的毒品。大家都懂得幸福是靠劳动辛辛苦苦耕耘而来,是靠人的智慧创新而来的。昙花一现,虽然它绽放的时间并不长久,可是它享受的是那种一步步争取,厚积薄发的短暂释放,这种幸福才是最宝贵的。而毒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幸福,它是人类用材料虚拟出来的,最终会导致人们一步步走向死亡。 “我爱我的生活,但当我无法用我挚爱的生活方式去享受的生命时,我不得不远行” 这是简方宁在留给挚友沈若鱼的遗书里面写的。 简方宁认为自己再也不能做自己最爱的事业,于是以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她虽然选择了死亡,但这并不代表着她向毒品屈服,而是一位戒毒战士的悲壮结局。
简方宁是一位被作者灌输着抱负与激情的人物形象,她不但有着婀娜多姿举止高雅的外表,而且有着超高的医术水平,对社会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奉献精神。简方宁以为“兴许别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对她自身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将事业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医务工作者形象,通过这个形象,表现出医务工作者不甘堕落,敬业奉献的品质。
《红处方》赞美了以生命殉事业的戒毒战士简方宁,并指出了戒毒事业的艰巨与庄伟,也描写了形态各异的吸毒者的丑恶嘴脸,剖析其吸毒的原由,揭发了人性的短板以及因为吸毒而引起的社会惨剧,从而激励鼓舞着善良的人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2.2 找回春天的抗癌组长
《拯救乳房》是毕淑敏关于医务工作者的又一著作,主要描写留洋归来、学有所成的心理学博士程远青,一个不幸却不依不饶令人尊敬的人。当她丈夫学业有成时,却嫌弃她跟不上潮流,于是他们离婚了。她以不可思议的艰苦和魄力,乘风破浪,只是为了探寻自身悲催的宿命和洞悉他人思维的足迹。在巨贾吕克闸的帮助下程远青独自一人成立了抗癌小组并且成功当上了组长。作为癌症小组组长程远青不仅帮助小组成员找回春天,自己也找回了自己的春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