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以市区古村落为例
古村落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单元,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古村落当中蕴含着包括名人故居文化、商帮文化、望族宗祠文化、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等在内的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是亟待保护的多功能复合的“传统文化集合体”。目前,江苏省古村落在建筑格局、风貌外表方面保护状态较好,但也依然存在民俗家风等传统文化逐渐缺失的问题。怎样在文化传承视角下完善包括传统文化元素在内的古村落整体的保护工作,是做好中国古村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从而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路径之一。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吴中区古村落陆巷村的实地考察,以居民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提出以陆巷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建议,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的初步管理方案,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前言 2
一、陆巷村的基本概况 2
(一)陆巷村的历史 2
(二)陆巷村的传统文化 2
1. 陆巷村的名人故居文化 2
2. 陆巷村的商帮文化 3
3. 陆巷村的望族宗祠文化 3
4. 陆巷村的饮食文化与民风民俗 3
(三)问卷调查及游客访谈情况分析 4
1. 陆巷村居民调查及结果分析 4
2. 陆巷村游客访谈情况分析 5
二、陆巷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5
(一)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5
(二)陆巷村传统文化保护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6
1. 保护和发展关系的不平衡问题 6
2. 缺乏对传承人的培养,传统文化保护后继乏力现象 6
3. 新文化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亡的危机 6
三、针对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现状的分析与策略 6
(一)目的与意义 6
(二)古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操作策略 7
1. 保护古村传统文化的真实性 7
2. 保护古村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7
3. 维护古村传统文化遗产的连续性 7
4. 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留古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可读性 7
四、完善陆巷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则及管理建议 7
(一) 陆巷村整体保护的规划工作原则 7
1. 引入相关专家评审机制 7
2. 要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并及时反馈 7
3. 建立合理的可持续性保护框架 8
4. 重视对陆巷村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保护 8
5. 合理对陆巷村的传统街道进行系统性保护 8
6. 强调对陆巷村精神文化场所的保护 8
(二)政策及管理方案建议 8
1. 对土地使用相关政策的建议 8
2. 历史文化遗产法规的完善 8
3. 建议鼓励私人自主经营模式 9
4. 建议适当分包物业管理 9
5. 建议旅游管理外包 9
(三)资金保障建议 9
1. 保障根本、努力争取政府专项拨款 9
2. 多方吸纳、千方百计吸引民间资本 9
3. 善用乡情、发挥传统文化影响广聚财源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文化传承视角下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研究
————以苏州市吴中区古村落为例
公管141 李歌
引言
文化是人的社会成果,表现出民族性的特点。[1]文化传承是文化民族性的内在机制,是树立和坚持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础。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蕴涵着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做好古村落极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和前提。文化传承,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强大基因。社会文化、历史文化经由人作为媒介,并通过文字语言以及建筑、风俗、饮食等文化符号代代相传,不断延续,生生不息。[2]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已经大部分升华为传统美德,并一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指导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自信资源,[3]对传统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可以加深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本前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4]可以促进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仅是文化自信的有力体现,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内在支撑力量。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二者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的内涵,文化传承是保护传统文化并使之得以延续的一种重要手段。以文化传承的视角,从苏州市陆巷村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古村落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问题,再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从而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及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陆巷村的基本概况
(一)陆巷村的历史
陆巷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的嵩峰山麓、太湖岸边,景色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太湖第一村”的美誉。南宋时期渐成村落,到了明清时期名人辈出,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30多处。1986年被宣布为吴县文化保护单位,2007年入选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陆巷村被评为“苏州十大美丽乡村”。
陆巷村方圆一公里半径内有六条古车道,即康庄巷、文宁巷、姜家巷、韩家巷、旗杆巷、固西巷。主街紫石街为中心商业街,沿路铺有两米长的花岗岩石,古老斑驳、店铺林立,古色古香,遗风犹存。为旌表明代王鏊考试功名而建造的“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代牌楼呈丁字形伫立在东南北三面。陆巷村人才辈出,名人众多。历代出过五位宰相、五位将领、两位状元、一位探花、四十六位举人、十六位学者,当代出过两位共和国将军以及中科院的三位院士还有近百名教授和部军级干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前言 2
一、陆巷村的基本概况 2
(一)陆巷村的历史 2
(二)陆巷村的传统文化 2
1. 陆巷村的名人故居文化 2
2. 陆巷村的商帮文化 3
3. 陆巷村的望族宗祠文化 3
4. 陆巷村的饮食文化与民风民俗 3
(三)问卷调查及游客访谈情况分析 4
1. 陆巷村居民调查及结果分析 4
2. 陆巷村游客访谈情况分析 5
二、陆巷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5
(一)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5
(二)陆巷村传统文化保护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6
1. 保护和发展关系的不平衡问题 6
2. 缺乏对传承人的培养,传统文化保护后继乏力现象 6
3. 新文化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亡的危机 6
三、针对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现状的分析与策略 6
(一)目的与意义 6
(二)古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操作策略 7
1. 保护古村传统文化的真实性 7
2. 保护古村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7
3. 维护古村传统文化遗产的连续性 7
4. 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留古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可读性 7
四、完善陆巷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则及管理建议 7
(一) 陆巷村整体保护的规划工作原则 7
1. 引入相关专家评审机制 7
2. 要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并及时反馈 7
3. 建立合理的可持续性保护框架 8
4. 重视对陆巷村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保护 8
5. 合理对陆巷村的传统街道进行系统性保护 8
6. 强调对陆巷村精神文化场所的保护 8
(二)政策及管理方案建议 8
1. 对土地使用相关政策的建议 8
2. 历史文化遗产法规的完善 8
3. 建议鼓励私人自主经营模式 9
4. 建议适当分包物业管理 9
5. 建议旅游管理外包 9
(三)资金保障建议 9
1. 保障根本、努力争取政府专项拨款 9
2. 多方吸纳、千方百计吸引民间资本 9
3. 善用乡情、发挥传统文化影响广聚财源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文化传承视角下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研究
————以苏州市吴中区古村落为例
公管141 李歌
引言
文化是人的社会成果,表现出民族性的特点。[1]文化传承是文化民族性的内在机制,是树立和坚持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础。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蕴涵着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做好古村落极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和前提。文化传承,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强大基因。社会文化、历史文化经由人作为媒介,并通过文字语言以及建筑、风俗、饮食等文化符号代代相传,不断延续,生生不息。[2]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已经大部分升华为传统美德,并一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指导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自信资源,[3]对传统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可以加深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本前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4]可以促进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仅是文化自信的有力体现,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内在支撑力量。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二者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的内涵,文化传承是保护传统文化并使之得以延续的一种重要手段。以文化传承的视角,从苏州市陆巷村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古村落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问题,再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从而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及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陆巷村的基本概况
(一)陆巷村的历史
陆巷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的嵩峰山麓、太湖岸边,景色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太湖第一村”的美誉。南宋时期渐成村落,到了明清时期名人辈出,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30多处。1986年被宣布为吴县文化保护单位,2007年入选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陆巷村被评为“苏州十大美丽乡村”。
陆巷村方圆一公里半径内有六条古车道,即康庄巷、文宁巷、姜家巷、韩家巷、旗杆巷、固西巷。主街紫石街为中心商业街,沿路铺有两米长的花岗岩石,古老斑驳、店铺林立,古色古香,遗风犹存。为旌表明代王鏊考试功名而建造的“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代牌楼呈丁字形伫立在东南北三面。陆巷村人才辈出,名人众多。历代出过五位宰相、五位将领、两位状元、一位探花、四十六位举人、十六位学者,当代出过两位共和国将军以及中科院的三位院士还有近百名教授和部军级干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