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内部控制研究(附件)【字数:11850】

摘 要2015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2000万家(不含个体户登记的企业),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据我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贡献了我国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小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已经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中小企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其管理与发展的方法途径也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企业寿命周期短成为了一个限制中国国民经济、民生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够完善或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基于上述背景,作者查询了国内外内部控制相关的文献,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复杂,研究大多都处于理论阶段。为了就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作者对H公司进行了实地的调查。本文将使用个案研究与经验总结法,发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运行中的问题,并通过对H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的建议。
Key words: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Private companies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内部控制概述 1
1.1内部控制定义 1
1.2内部控制发挥的作用 1
第二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3
2.1中小企业的概念 3
2.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特点 3
2.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3
第三章 H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缺陷 5
3.1H公司简介 5
3.2控制环境 5
3.3风险评估 7
3.4控制活动 7
3.5信息与沟通 9
3.6监控 9
第四章 解决H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缺陷的对策 11
4.1完善控制环境 11
4.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加强控制活动 12
4.4增强信息与沟通 12
4.5强化监控 12
第五章 总结 13
5.1战略与文化 13
5.2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13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内部控制概述
1.1内部控制定义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Reporting),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专题报告:《内部控制一一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有: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1.2内部控制发挥的作用
1.2.1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公司的内部利益相关者是指在公司内部受到企业决策或经营活动影响的所有相关者,包括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的经营者。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企业需要选择聘请职业经理人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成为大的趋势,但同时出现的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之间的矛盾成为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矛盾里的主要矛盾。企业通过聘用职业经理人能够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企业服务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样的职业经理人处于职业道德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应当为企业的所有者全心全意地扩大财富。但由于企业的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监督不足等原因,我们在现实中依然能够看到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侵害所有者利益的情况。这些不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监督的力度不足,都是内部控制缺陷的体现。所以,为了减少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矛盾,企业应当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并强化内部控制保证相关措施能够贯彻实施。
1.2.2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银行、债权人、当地的居民等,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对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或者生活环境都有大小不同的影响。银行和债权人等与企业有直接经济利益有联系的利益相关者,需要通过企业公布的会计报表,来观察企业的运行状况,预计未来的盈利能力,以管理其投资的风险并考虑未来是继续加大投资还是减少投资或者维持原有的投资规模不变。而政府、居民等利益相关者,不但会关注企业在当地税收、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等经济方面,还会考虑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当代的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应该更上一层楼做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而由于大部分外部利益相关者很难进入企业,直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因此这些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问题就只能依靠经营者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觉遵守。然而,人很难拒绝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即使一个企业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纳入战略目标中,但也会在诱惑下将这些内容抛之脑后,例如现实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违法排放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或者在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不严格,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的显现,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这些现象都来源于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为企业内一些人员做出偏离企业经营目标的行为提供了漏洞,进而影响了相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立业,同时也是对企业利益的损害。
第二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2.1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在国内外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划分依据。2011年,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雇员人数、营业额和资产总额三个标准,将每个行业的企业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种。其中,工业企业满足雇员20人以上,营业额300万元以上,但小于4亿元条件的,被划分为中型和小型企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9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