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研究(附件)
毕业论文中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产生的上市公司也是越来越多,关联方交易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公司的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关联方交易的过程中,我们所产生的各类成本和费用相对于传统交易模式要少得多。但是如果采用非公允性关联方交易,则会损害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在关联方交易的过程中,就必须切实做好财务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五粮液关联方交易的基本现状,并从五粮液关联方交易的内外因素等方面来探讨五粮液关联方交易方面的问题,进而对五粮液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问题做深入探讨。最后正对这些问题给予切实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五粮液集团, 关联方交易,财务控制
目 录
1 引言1
2 理论基础1
2.1 关联方交易的定义1
2.2 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2
3 五粮液集团的关联方交易3
3.1 五粮液集团的简介3
3.2 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原因 4
3.2.1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内因4
3.2.2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外因4
3.3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的现状 5
3.3.1 五粮液关联方交易的基本情况5
3.4 关联方交易的问题6
3.4.1 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有问题6
3.4.2 五粮液集团的利润来源太过依赖于关联方交易7
3.4.3 关联购销的比重过大7
4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的现状和问题8
4.1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财务控制的现状8
4.2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的问题8
4.2.1 五粮液的利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分配不当9
4.2.2 盈余管理的不正当使用10
4.2.3 股权结构调整效果不佳10
4.3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财务内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10
5 提高五粮液关联方交易财务控制能力的方法 12
5.1 明确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模式,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12
5.2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内部风险控制12
5.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有据可循12
5.4 推进股权结构的调整,加强企业业务的重组13
5.5 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13
5.6 规范企业的利润分配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五粮液集团的关联方交易问题曾经闹得很大,人人皆知,就是因为它在关联方交易中不能合理合法的进行财务控制,才会出现操纵股价、借用他人账户炒股、大规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导致上市公司流动资金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使它从一开始上市时的绩优股不断贬值,最终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不断受人诟病的非公允性关联方交易也最终换来了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本文将以五粮液几天关联方交易中的一系列不恰当的关联方交易为出发点,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我国企业在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控制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2 理论基础
2.1 关联方交易的定义
关于关联方交易的定义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1]中对关联方交易是这样描述的:所谓关联方交易就是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者对另一方施加重大的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共同受同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者施加重大影响的,就能构成关联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1]表明,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只要有关联方之间直接进行资源、劳务等方面的转移就是关联方交易。风险和利益总是随着资源和义务的转移而转移。关联方交易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合理的关联方交易可以给关联双方都带来益处,可以减少双方的各项成本,合理的调配利润,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成本可得到显著的节约,所以如果一家公司要将利润最大化扩大,就可以采用关联方交易进行交易;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关联方交易的本质。关联方交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羊皮之下,却有着事实并不平等的内在实质,在丰厚利益的诱惑之下,很多管理者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往往把自己的对公司的控制管理的权利当作是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使关联方交易违背了公允价值导致关联方交易不再公平公正,进而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在我国,由于市场环境的不同,很多企业是国有控股或者行政管理的成分,所以在关联方交易方面很容易为了固定的某一方的利益而刻意的进行关联方交易而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以成本和市场作为关联方交易的前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非公允的关联方交易。在我国,股票市场是因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而设立,在国企改革之后才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的关联方交易就会有着很浓重的计划和控制的影子,而不是完全遵循市场的需要来进行。这就导致原有企业关联方交易的目的只是单纯为了上市融资而实行股份制,随意的调整利润分配,关联方交易也是流于表面和形式,造成了大量的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的产生。
关联方之间的各项转移的实现关联方交易的重点。如果是公平公正的关联方交易能够使关联双方都从中受益,事半功倍。但在很多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公允很难能够做到,它往往是为了某一方的最大化利润而故意存在的。例如,某一公司可能故意以低于市场价格很多的价格把产品销售给它的关联方企业,从而在其中谋取利润。另外,有时候为了逃避或者减少其他国家对于税收方面的费用企业也会故意设计关联方交易来进行操作。
2.2 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控制
关联方之间的各项转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关联双方的利益和发展。在关联方交易中关联双方很难去判定他们的关联方交易是否是公平公正的。在关联方交易进行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某一特定的目的往往不会以市场的真正的需求为基础来进行关联方交易,而往往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就是一些人为的财务调整,人为的进行价格转移。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正的做到良好的财务控制,可能并不符合市场真正的发展需求。但是企业却会使用它来为自己赚取额外的利润。这些额外的利润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去企业中,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增加某一方的能力,人为的影响某一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也就是决定了关联方交易的复杂之处。这些复杂之处就要求我们能对当下的市场坏境有着公正良好的分析和认识,做出合理的财务控制的措施,将关联方交易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真正做到有效的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
同时,由于财务控制的不合理,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国有控股的影响日益壮大。同时,国有股是一种固定化的股份,并不能流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增加了国有控股的力量。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国有股会有绝对化的优势,难以做到同股同权,公平合理。股东想要行使自己的股权,有内外两种方法。从内部我们可以直接介入公司的运作;而外部参与的方式则是在股票市场中出售自己的股票,来影响公司的决策和发展。但是虽然有两种形式可以参与股权行使,但是在国有股份不能流通的时候,控股股东的利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阻碍。所以,这些控股股东就会选择第一种方式,通过介入公司的运作来行使自己的股权,进而通过不公平的非公允的关联方交易获取额外的收益。
3.3.1 五粮液关联方交易的基本情况
五粮液集团和其他外部上市公司主要关联交易的基本状况可查看表2:
1 引言1
2 理论基础1
2.1 关联方交易的定义1
2.2 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2
3 五粮液集团的关联方交易3
3.1 五粮液集团的简介3
3.2 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原因 4
3.2.1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内因4
3.2.2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外因4
3.3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的现状 5
3.3.1 五粮液关联方交易的基本情况5
3.4 关联方交易的问题6
3.4.1 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有问题6
3.4.2 五粮液集团的利润来源太过依赖于关联方交易7
3.4.3 关联购销的比重过大7
4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的现状和问题8
4.1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财务控制的现状8
4.2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的问题8
4.2.1 五粮液的利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分配不当9
4.2.2 盈余管理的不正当使用10
4.2.3 股权结构调整效果不佳10
4.3 五粮液集团关联方交易财务内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10
5 提高五粮液关联方交易财务控制能力的方法 12
5.1 明确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模式,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12
5.2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内部风险控制12
5.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有据可循12
5.4 推进股权结构的调整,加强企业业务的重组13
5.5 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13
5.6 规范企业的利润分配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五粮液集团的关联方交易问题曾经闹得很大,人人皆知,就是因为它在关联方交易中不能合理合法的进行财务控制,才会出现操纵股价、借用他人账户炒股、大规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导致上市公司流动资金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使它从一开始上市时的绩优股不断贬值,最终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不断受人诟病的非公允性关联方交易也最终换来了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本文将以五粮液几天关联方交易中的一系列不恰当的关联方交易为出发点,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我国企业在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控制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2 理论基础
2.1 关联方交易的定义
关于关联方交易的定义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1]中对关联方交易是这样描述的:所谓关联方交易就是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者对另一方施加重大的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共同受同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者施加重大影响的,就能构成关联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1]表明,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只要有关联方之间直接进行资源、劳务等方面的转移就是关联方交易。风险和利益总是随着资源和义务的转移而转移。关联方交易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合理的关联方交易可以给关联双方都带来益处,可以减少双方的各项成本,合理的调配利润,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成本可得到显著的节约,所以如果一家公司要将利润最大化扩大,就可以采用关联方交易进行交易;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关联方交易的本质。关联方交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羊皮之下,却有着事实并不平等的内在实质,在丰厚利益的诱惑之下,很多管理者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往往把自己的对公司的控制管理的权利当作是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使关联方交易违背了公允价值导致关联方交易不再公平公正,进而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在我国,由于市场环境的不同,很多企业是国有控股或者行政管理的成分,所以在关联方交易方面很容易为了固定的某一方的利益而刻意的进行关联方交易而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以成本和市场作为关联方交易的前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非公允的关联方交易。在我国,股票市场是因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而设立,在国企改革之后才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的关联方交易就会有着很浓重的计划和控制的影子,而不是完全遵循市场的需要来进行。这就导致原有企业关联方交易的目的只是单纯为了上市融资而实行股份制,随意的调整利润分配,关联方交易也是流于表面和形式,造成了大量的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的产生。
关联方之间的各项转移的实现关联方交易的重点。如果是公平公正的关联方交易能够使关联双方都从中受益,事半功倍。但在很多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公允很难能够做到,它往往是为了某一方的最大化利润而故意存在的。例如,某一公司可能故意以低于市场价格很多的价格把产品销售给它的关联方企业,从而在其中谋取利润。另外,有时候为了逃避或者减少其他国家对于税收方面的费用企业也会故意设计关联方交易来进行操作。
2.2 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控制
关联方之间的各项转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关联双方的利益和发展。在关联方交易中关联双方很难去判定他们的关联方交易是否是公平公正的。在关联方交易进行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某一特定的目的往往不会以市场的真正的需求为基础来进行关联方交易,而往往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就是一些人为的财务调整,人为的进行价格转移。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正的做到良好的财务控制,可能并不符合市场真正的发展需求。但是企业却会使用它来为自己赚取额外的利润。这些额外的利润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去企业中,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增加某一方的能力,人为的影响某一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也就是决定了关联方交易的复杂之处。这些复杂之处就要求我们能对当下的市场坏境有着公正良好的分析和认识,做出合理的财务控制的措施,将关联方交易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真正做到有效的关联方交易的财务控制。
同时,由于财务控制的不合理,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国有控股的影响日益壮大。同时,国有股是一种固定化的股份,并不能流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增加了国有控股的力量。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国有股会有绝对化的优势,难以做到同股同权,公平合理。股东想要行使自己的股权,有内外两种方法。从内部我们可以直接介入公司的运作;而外部参与的方式则是在股票市场中出售自己的股票,来影响公司的决策和发展。但是虽然有两种形式可以参与股权行使,但是在国有股份不能流通的时候,控股股东的利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阻碍。所以,这些控股股东就会选择第一种方式,通过介入公司的运作来行使自己的股权,进而通过不公平的非公允的关联方交易获取额外的收益。
3.3.1 五粮液关联方交易的基本情况
五粮液集团和其他外部上市公司主要关联交易的基本状况可查看表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