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集团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分析【字数:13073】

摘 要在当下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策略与制度有利于现金流量的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可以让企业避免企业应收账款过多占用现金流的问题。企业资金成本、现金流量占用、财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公司的日常经营和企业效益。应以企业相关应收账款制度为依据,适时对应收账款状况进行相关分析评估,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对提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完善相关策略具有重大价值。本文将以南京钢钢集团为例,通过对其应收账款管理情况及相关制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有助于更好的完善国内对应收账款的相关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1
2.1理论基础 1
2.2文献综述 4
第三章 南京钢铁集团应收账款及其管理现状 6
3.1南钢集团概况 6
3.1.1钢铁行业概况及市场情况 6
3.1.2南钢集团概况及经营项目构成 6
3.2南钢集团应收账款现状 7
3.2.1南钢集团应收账款总体情况 7
3.2.2南钢集团应收账款管理结构及流程 7
3.2.3南钢集团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7
3.2.4南钢集团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8
第四章 南京钢铁集团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分析 9
4.1南钢集团应收账款管理策略优势分析 9
4.1.1南钢集团应收账款融资优势 9
4.1.2南钢集团应收账款内控制度优势 9
4.2南钢集团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劣势分析 10
4.2.1南钢集团应收账款事中管理的不完善 10
4.2.2南钢集团应收账款事后控制的不足 10
4.2.3南钢集团应收债权考核机制的缺乏 11
第五章 南京钢铁集团应收账款管理建议 12
5.1完善南钢集团应收账款事后管理体制的建议 12
5.2建立南钢集团应收账款逾期催收责任制度 12
结束语 13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赊销作为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加强客户之间的关系而在销售中常用的手段,增加了企业营业收入与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一些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拉拢重要客户,对应收账款不断延长其赊销期限,给予极为宽松的信用条件,从而导致呆账与坏账在应收账款的比例也不断提升。在当下信用交易成为主流与买方主导市场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应收账款管理,让其不再拖累企业的现金流变得尤为重要。在国内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难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如何建立建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并根据其相应资信程度制定出具体的应收账款收账政策与催收制度加以落实。一套完善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提高其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钢铁集团是一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在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充分的市场占有率与稳定的营业收入对南钢集团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自2016年初中国开始实施的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剧了钢铁行业的竞争。南钢集团的主要客户是项目期较长的建筑工程与房地产企业,随着相关政府部门对建筑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相关开发商、建筑方的资金链进一步紧张,偿债能力随之下降。南京钢铁集团近年来的信用销售带来销售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隐患。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为公司提供真实可靠的现金流入,成为考验财务人员的重大挑战。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应收账款能否如数收回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有着重大影响。在当前国内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关收账政策、催收制度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相关企业的资金成本逐渐上升,财务风险显著加大,最终影响企业乃至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南钢集团作为一家1958年成立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有着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作为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成立大型钢铁企业,其应收账管理管理制度更具有代表性与国情性,分析其应收账款相关管理制度与策略并指出其优势与不足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能够更好的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并对南钢集团相关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理论基础
《企业会计制度》中指出: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它是由于企业采用信用销售而形成债权性资产,是企业流动性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度的计划性,由国家行政机构统一分配与调拨,货款也是由国家统一拨划,因此很少产生应收账款。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面临市场竞争,利用应收账款业务进行促销逐渐形成一种商业惯例。这种在日常交易中产生的债权,实际上是向购货方提供商业信用融资来吸引客户。此外,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与企业取得获取货款的权利往往不在同一期间,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在商品流通企业也十分普遍。例如根据货款结算所采用的手段不同,应收账款偿付期限也有所不同。以上为应收账款产生的两个常见因素。针对上述两种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国内企业往往采用账龄分析法或余额法,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并根据应收账款的具体账龄或金额数将应收账款划分不同的等级,进行分别管理。对于账龄数较长或金额数较大的应收账款予以重点关注,并以自身制定的相关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为依据,其账龄数一旦超过规定期限,就委派相关财务人员通过电话、函证形式进行催收,乃至付诸法律程序。由于中国引入市场经济时间较短,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往往并不十分完善,有些企业甚至流于形式,企业的应收账款持续走高,坏账率、呆账率显著增加。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的数据,2018年初,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达 4.23万亿元,是2010年底的1.26万亿的三倍多。其中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达 2.09万亿元,占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49.41%,其次是建筑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达0.931万亿元,占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22.01%。作为制造业与建筑业的上游企业,钢铁行业应收账款面临着催收难的严峻形式。还有采矿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均在1000 亿元以上。因此系统性评价应收账款质量,积极改进应收账款管控摸式已迫在眉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