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直科技公司盈利能力分析(附件)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所遇到的竞争压力也日益激烈。每个企业参与者都会面临竞争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怎样很好的解决能使企业盈利提高持续发展是参与者应该认真做到的。本文以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报表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从而找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达到改善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获利并维持企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进而为企业债权人、投资者、管理者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做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目 录
1绪 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2盈利能力相关理论 3
2.1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分析 3
2.2营业能力指标分析 3
2.2.1毛利率 3
2.2.2营业利润率 3
2.2.3营业净利率 3
2.2.4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
2.3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指标分析 3
2.4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分析 4
2.5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4
2.5.3收入利润率 4
2.5.4成本利润率 4
3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分析 5
3.1公司简介 5
3.2总资产报酬率对方直科技盈利的影响 5
3.3收入利润率对方直科技盈利的影响 5
3.3.1营业毛利率 5
3.3.2营业利润率 6
3.3.3营业净利率 6
3.3.4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7
3.4成本利润率对方直科技盈利的影响 8
3.4.1营业毛利润率 8
3.4.2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8
3.4.3成本费用利润率 9
4提高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几点建议 11
4.1针对性建议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1.1提高总资产报酬率 11
4.1.2提高收入利润率 11
4.2其他建议 11
4.2.1市场环境 11
4.2.2宏观政策 12
4.2.3科学技术 12
4.2.4成本管理 12
4.2.5创造产品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12
4.2.6关注改革动态,把握发展方向 13
4.2.7确保产品质量,进行产品创新 13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绪 论
1.1研究目的
每个企业都是以取得利益为最终目的,也是企业投资人投资的基本目的。企业取得的利益决定了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以及企业以后的发展空间。企业只有获利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作为一个企业的投资人,最主要关注的是投资之后的利润最大化。而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关注的是可以在投资企业获得的盈利,以及红利的发放问题,投资者在企业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上的占有率,促进企业的效益持续,稳定的增长。这就需要对企业进行盈利分析,通过对方直科级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才能进一步促进方直科技的发展,获取更大的利润。
1.2研究意义
通俗一点来讲,企业的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每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来推断和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出经验与教训,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获取利润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加强盈利能力分析,才能够准确找到制约企业盈利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更持久和稳定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该企业近年来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业务变动。而且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管理模式与财务管理模式在我国国内民营上市公司中具备较强代表性。在此情况下,对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盈利能力的分析,有利于提高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
1.3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托马斯乌都洛(1900)最先出了《铁道财务报表分析》 这本书,在本书中这样写道,在西方国家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时候,在资本主要经济的发展的前提下,银行家为确保其债权权益,想办法避免放贷的风险,于是要求贷款企业提交相应的盈利能力分析报表,从企业的盈利以及以后的发展空间来分析其财务状况,以鉴定企业以后是否能偿还贷款金额。盈利能力分析就是在这种实践和呼唤中产生的。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911)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通过这本书,“差异分析”、“标志成本”等技术方法才开始进入到了盈利能力分析,对财务分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维瓦塔纳唐(1999)研究了224家上市公司结构组成的决定因素,得出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负债比率成正相关关系。
Qian Sun和Wilson H.S Tong( 2003)对中国深沪股市1994年2000年634家公司进行研究,发现杠杆比率与每股净收益。资产报酬率等均呈负相关关系。
1.3.2国内研究现状
在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方面,冯根福、吴林江和刘世彦(2000)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得出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的短期负债率是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运用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相结合证明了企业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成正比的结论。
在盈利能力指标方面,李萍和肖慧民(2003)通过研究企业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与盈利确认两者的关系,得出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入能力相关指标的重要性,包括经营现金流量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占营业利润的比率和经营现金净流量占净利润的比率等。
在盈利能力的分析方面,其中李晓荣和王宪良(2002)进行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防止权重选择和指标排序的两者出现主观性的问题。而且还发现资产的盈利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不同。
2盈利能力相关理论
2.1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分析
总资产报酬率从各方面地展现了在不考虑资产的来源的前提下,各融资平等使用可以得到的平均收益率。该指标反映了一个企业资产的利用率,是一个企业资产经营成果最直接的展现,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其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1)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100% (2.2)
2.2营业能力指标分析
2.2.1毛利率
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商品销售初始的获取利润的能力,只有一定大的毛利率才能形成较大的净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6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