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分析与路径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分析与路径研究[20200105124149]
在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国企产权改革,MBO的热潮正席卷而来。MBO可以有效的把公司发展和管理层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起到激励内部管理者积极性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MBO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来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以及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接着写伊利股份MBO财务问题的启示。最后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路径,主要包括五条路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市场化定价模式、促进相关立法,完善MBO操作流程、开辟多重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MBO信息披露制度及时、高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收购路径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2 MBO的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3
2.1 MBO的概念和特点 3
2.2 MBO方式和一般程序 3
2.3 从法律制度角度出发的管理层收购文献综述 4
2.4 从绩效角度出发的管理层收购文献综述 5
3 我国上市公司的MBO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 6
3.1 伊利股份MBO 6
3.2 伊利集团MBO财务问题分析 7
3.3 伊利集团MBO财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8
4 基于伊利股份MBO财务问题的重要启示 9
4.1 信托MBO还需不断完善 9
4.2 股权分置增大了上市公司MBO暗箱操作的可能 10
4.3 收购主体的制度障碍 10
4.4 信用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10
5 解决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措施 10
5.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10
5.2 引入市场化定价模式 11
5.3 促进相关立法,完善MBO操作流程 11
5.4 开辟多重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11
5.5 MBO信息披露制度及时、高效 12
6 结论 13
7 致谢 14
8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MBO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在上市公司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实施MBO能够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中的资金难题及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等。同时将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建立长期激励机制,能够促进管理层自觉地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作出决策。本文将以伊利股份为例来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与路径。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管理层收购(Manage-meat Buy-Out,简称MBO)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英国。当时的英国公司为了集中精力经营主营业务,需要卖掉一些业绩不佳的辅助业务或子公司。公司总部通常更愿意将下属公司卖给原来经营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实施MBO以后,一方面,管理层同时也成为了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其经营业绩与其报酬直接挂钩,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励管理者;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拥有绝对比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促使管理者强化自我约束,实现对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统一,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代理成本。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随着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国退民进”成为国有资产改革的大趋势。管理层收购作为“国退民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逐渐升温。从理论上说,实施MBO对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相关立法,开辟融资渠道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认识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1.1.2 研究的意义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在理论和实践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融资环境等尚不成熟。尽管管理层收购在国外二十年的发展己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但是在我国,作为新生事物的管理层收购备受非议,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实施绩效如何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束缚着管理层收购推进的步伐。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更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至今仍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矛盾。所以,我国的管理层收购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总结和完善。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先行者,也是MBO的主要实践者。研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问题,科学全面地总结上市公司的MBO实践,对于完善MBO理论,指导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的产权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
实施MBO 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刻了解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上市公司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管理层收购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20世纪80年代发展得比较稳定,也是这个点开始在我国发展的。管理层收购以其特殊的魅力和强大的包容性深受我国上市公司的喜爱。管理层收购可以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改善治理结构,发挥公司潜在管理效率,使管理层获得超常收益,同时也使其他投资者获得相应回报。 但是管理层收购在上市公司实施过程中也不是万能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有问题出现,比如治理结构不完善、收购价格不公正、信息披露不透明等等问题。而笔者将采用案例分析法来分析伊利股份MBO,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此也想给予上市公司一个警示,希望他们能从伊利股份这个案例中有所启示并加以改进,真正促进他们又好又快发展。最后,在四年大学对财务管理的学习后,笔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想把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这篇论文。
1.2.2 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以伊利股份为例,首先研究了伊利股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财务问题,主要包括:融资成为束缚MBO发展的瓶颈障碍、MBO过程中政府角色不当、收购价格显失公正、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是实施MBO的最大阻力;其次分析伊利股份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研究三个影响动因:采取管理层持股、内部股权结构矛盾、缺少资本的支持。接着总结了伊利股份MBO财务问题的启示 ,主要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启示:信托MBO还需不断完善、股权分置增大了上市公司MBO暗箱操作的可能、收购主体的制度障碍、信用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最后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路径,主要包括五条路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市场化定价模式、促进相关立法,完善MBO操作流程、开辟多重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MBO信息披露制度及时、高效。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主要釆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认识,了解管理层收购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际中的解决措施。二是调查法。对伊利股份的状况进行调查与了解,并对其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三是案例分析法。对伊利集团管理层收购以及公司治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针对该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MBO的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MBO的概念和特点
杜媛媛[1](2014)认为,管理层收购定义上指的是,公司高层领导者通过自己出资购买公司部分或者大部分的股份,从而获得在该公司的控制权。国外一些研究人员对MBO进行详细研究发现。MBO采用企业经营方式,可以短时间内提升绩效,为股东创造出大量的经济收益,而且这样的收益方式时间连续性非常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产权改革环境越来越大,公司高层领导者使用收购这一方式已经变成我国企业资金重组以及资金重新配置有效突进之一,这个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国企产权改革,MBO的热潮正席卷而来。MBO可以有效的把公司发展和管理层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起到激励内部管理者积极性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MBO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来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以及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接着写伊利股份MBO财务问题的启示。最后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路径,主要包括五条路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市场化定价模式、促进相关立法,完善MBO操作流程、开辟多重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MBO信息披露制度及时、高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收购路径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2 MBO的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3
2.1 MBO的概念和特点 3
2.2 MBO方式和一般程序 3
2.3 从法律制度角度出发的管理层收购文献综述 4
2.4 从绩效角度出发的管理层收购文献综述 5
3 我国上市公司的MBO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 6
3.1 伊利股份MBO 6
3.2 伊利集团MBO财务问题分析 7
3.3 伊利集团MBO财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8
4 基于伊利股份MBO财务问题的重要启示 9
4.1 信托MBO还需不断完善 9
4.2 股权分置增大了上市公司MBO暗箱操作的可能 10
4.3 收购主体的制度障碍 10
4.4 信用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10
5 解决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措施 10
5.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10
5.2 引入市场化定价模式 11
5.3 促进相关立法,完善MBO操作流程 11
5.4 开辟多重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11
5.5 MBO信息披露制度及时、高效 12
6 结论 13
7 致谢 14
8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MBO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在上市公司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实施MBO能够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中的资金难题及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等。同时将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建立长期激励机制,能够促进管理层自觉地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作出决策。本文将以伊利股份为例来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与路径。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管理层收购(Manage-meat Buy-Out,简称MBO)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英国。当时的英国公司为了集中精力经营主营业务,需要卖掉一些业绩不佳的辅助业务或子公司。公司总部通常更愿意将下属公司卖给原来经营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实施MBO以后,一方面,管理层同时也成为了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其经营业绩与其报酬直接挂钩,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励管理者;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拥有绝对比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促使管理者强化自我约束,实现对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统一,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代理成本。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随着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国退民进”成为国有资产改革的大趋势。管理层收购作为“国退民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逐渐升温。从理论上说,实施MBO对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相关立法,开辟融资渠道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认识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1.1.2 研究的意义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在理论和实践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融资环境等尚不成熟。尽管管理层收购在国外二十年的发展己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但是在我国,作为新生事物的管理层收购备受非议,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实施绩效如何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束缚着管理层收购推进的步伐。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更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至今仍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矛盾。所以,我国的管理层收购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总结和完善。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先行者,也是MBO的主要实践者。研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问题,科学全面地总结上市公司的MBO实践,对于完善MBO理论,指导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的产权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
实施MBO 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刻了解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上市公司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管理层收购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20世纪80年代发展得比较稳定,也是这个点开始在我国发展的。管理层收购以其特殊的魅力和强大的包容性深受我国上市公司的喜爱。管理层收购可以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改善治理结构,发挥公司潜在管理效率,使管理层获得超常收益,同时也使其他投资者获得相应回报。 但是管理层收购在上市公司实施过程中也不是万能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有问题出现,比如治理结构不完善、收购价格不公正、信息披露不透明等等问题。而笔者将采用案例分析法来分析伊利股份MBO,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此也想给予上市公司一个警示,希望他们能从伊利股份这个案例中有所启示并加以改进,真正促进他们又好又快发展。最后,在四年大学对财务管理的学习后,笔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想把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这篇论文。
1.2.2 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以伊利股份为例,首先研究了伊利股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财务问题,主要包括:融资成为束缚MBO发展的瓶颈障碍、MBO过程中政府角色不当、收购价格显失公正、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是实施MBO的最大阻力;其次分析伊利股份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研究三个影响动因:采取管理层持股、内部股权结构矛盾、缺少资本的支持。接着总结了伊利股份MBO财务问题的启示 ,主要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启示:信托MBO还需不断完善、股权分置增大了上市公司MBO暗箱操作的可能、收购主体的制度障碍、信用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最后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路径,主要包括五条路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市场化定价模式、促进相关立法,完善MBO操作流程、开辟多重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MBO信息披露制度及时、高效。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主要釆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管理层收购财务问题的认识,了解管理层收购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际中的解决措施。二是调查法。对伊利股份的状况进行调查与了解,并对其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三是案例分析法。对伊利集团管理层收购以及公司治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针对该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MBO的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MBO的概念和特点
杜媛媛[1](2014)认为,管理层收购定义上指的是,公司高层领导者通过自己出资购买公司部分或者大部分的股份,从而获得在该公司的控制权。国外一些研究人员对MBO进行详细研究发现。MBO采用企业经营方式,可以短时间内提升绩效,为股东创造出大量的经济收益,而且这样的收益方式时间连续性非常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产权改革环境越来越大,公司高层领导者使用收购这一方式已经变成我国企业资金重组以及资金重新配置有效突进之一,这个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