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的信贷风险及防范措施以延安分行为例(附件)

摘 要陕西信合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我国农村中82%的农户生产经营活动和63%的乡镇企业是陕西信合提供资金支持的,在欠发达地区这一比例更高。然而,在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当今,陕西信合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陕西信合延安分行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作为经营货币的银行,其信贷风险控制一直是该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陕西信合延安分行存在着贷款风险识别模式不准确、对客户信用内部评级相对落后、信贷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信贷风险管理避重就轻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大了陕西信合延安分行的经营风险,限制了陕西信合延安分行的发展,削弱了陕西信合延安分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本文依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对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以及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构建陕西信合延安分行风险控制体系及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不仅能为陕西信合延安分行在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提供参考,以便其提高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而且对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信贷风险的深度剖析对陕西信合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4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5
2.1 风险管理的含义 5
2.2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5
2.3风险控制体系 6
3 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7
3.1 陕西信合延安分行基本现状 7
3.2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__ 8
3.2.1 信贷资产管理现状 8
3.2.2 贷款结构现状 8
3.2.3 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现状 9
3.2.4 风险过于集中 9
4 陕西信合延安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0
4.1存在的问题 10
4.1.1农村信用社识别贷款风险的能力不足,方法不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10
4.1.2对借款人授信评级不准确 10
4.1.3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 10
4.1.4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 11
4.1.5信贷风险管理避重就轻 11
4.2原因分析 12
4.2.1信贷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管理者仅凭经验从事 12
4.2.2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12
4.2.3资源配比效率不高 12
4.2.4注重短期业绩指标 13
5 加强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14
4.1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创新技术手段 14
4.2提高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4
4.3细化信用风险评级预警信息 15
4.4抓好风险管理的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 15
4.5健立信贷风险控制的动态跟踪评估机制 15
4.6再造信贷管理流程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在陕西、江苏、重庆等8省市进行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2004年8月份,国务院决定在总结8省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工作在全国21个省市推开。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单位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这几年的改革成效是明显的,改革后存贷款余额以及农业贷款都较改革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但是,一些突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所有权缺位问题,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不良贷款数额还是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着陕西信合延安分行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特别是做好改革期间风险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
“十三五”规划期间,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支持陕西省“三农”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金融主力军作用的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也正置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对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正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结合自身专业和实习实际而进行研究的。在当今改革如火如茶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借助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从陕西信合延安分行本身做起,加大对贷款风险防范的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分析陕西信合的信贷风险成因,提出陕西信合信贷风险系统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对陕西信合信贷风险方法的制度框架和操作流程进行了理论探讨,对陕西信合信用风险防范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实践意义。本文以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为分析对象,就陕西信合延安分行信用风险防范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策略、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助于加强对陕西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现状及问题的认识,也能够为类似金融单位防范信贷风险、构建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提供实战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布鲁克斯等学者(2003)认为,抵押品的匮乏是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的信贷风险的根源。但是,在金融机构看来,实际上有一些小企业虽然有效抵押品较少,但是这些小企业却有安全系数相当高的投资渠道。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抵押品的替代品中,比较好的是信用评级和联保贷款”。[2]
麦克等学者(2005)对拉丁美洲农村金融机构调查信贷风险是痛多美洲发展银行进行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政府变更信贷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下降等是拉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主要来源。只有通过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齐心协力,才能在拉美把一些金融风险转移工具做好,例如做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等等金融风险转移工具,从而才能实现信贷风险的真正控制。[3]
斯科特(2010)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创新性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以及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运用这些创新管理的不同之处,其中包括一些保险,例如新兴指数化保险和传统谷物保险,发现发展中国家要运用这些保险,一般需要政府作出很大的投入对于逆向选择问题,同类型的借款者在集团贷款下聚集起来如何解决,等学者通过构建模型进行了分析解释。此外,歧视性的利率价格是不可能通过个人单独借款实现的,但是可以通过贷款合约实现。[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3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