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天船舶有限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与防范(附件)
摘 要财务造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可以说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财务造假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际,对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的造假手段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治理财务造假行为,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内容 1
1.3研究方法 1
1.4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4.1国外文献综述 2
1.4.2国内文献综述 2
1.4.3研究现状评述 3
2 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 4
2.1公司基本情况 4
2.2公司造假事件介绍 4
2.3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 4
3 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及原因 6
3.1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 6
3.1.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6
3.1.2内部控制能力不足? 6
3.1.3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6
3.1.4会计信息监管不力 6
3.2会计造假的危害 7
3.2.1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7
3.2.2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7
3.2.3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 7
3.2.4助长了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7
4企业财务造假的防范 9
4.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9
4.2完善公司的内部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控制制度 9
4.3加强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9
4.4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 9
4.5加强独立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10
4.6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 10
4.6.1提高投资者的个人素质 10
4.6.2大力进行投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构的培育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希望可以从法律层上加强建设会计信息的管理【1】。近年来,由于企业的逃税漏税现象的增加以及会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为了获得非法的利益,会计信息出现造假的现象。不准确的会计信息会使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失去控制,更有甚者还会造成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扰乱市场经济机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正常运行以及长久发展的保障。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于财务造假事件的打击。本文通过研究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件,对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警钟长鸣,以此为戒。
1.1.2研究意义
国内外企业会计舞弊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但收效甚微,是因为没有抓住舞弊的利益来源,无用的抑制和治理会计欺诈的问题【2】。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会计造假的现状,找出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为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在先前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仔细梳理,防止虚假会计信息来探索新的研究理念。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出现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企业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有效的制止会计造假,使企业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
1.2研究内容
本文用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详细介绍了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的造假手段分析了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以及由其带来的危害,并进一步提出诸如公司制度改革、会计法律完善、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职业道德、加强独立审计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效的遏制企业造假事件的发生,使企业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
1.3研究方法
本文将运用以下研究方法,围绕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文献研究法: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的知识进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对会计造假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进行介绍和分析,总结其会计造假的原因,从其造假手段中获得启示,总结教训。
3.经验总结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经验总结,归纳汇总,把前人经验与自己的想法对会计造假进行详细的分析。
1.4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国外文献综述
Asare,S.K.,& Wright,A.M.发现在企业风险评估和规划方案时更容易产生会计造假或者被造假者所蒙蔽,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者有缺陷的规划,他们致力于找到在这种情况下更加有效的方案来减少造假的可能或被造假所影响的可能【21】。
萨默斯和斯威尼(1998)针对存在财务造假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存在内部交易,内部交易是造成企业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
Beneish(1999)指出企业的负责人或者经营者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要求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造假,这是目前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贝尔和Carcello(2000)指出大多数的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漏洞以及过分的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Piotroski,J.D.研究重点是财务报表,但是侧重重点是对比,把同一公司历年财务报表进行对比,也把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进而来判断企业的运行状况和竞争情况,特别提到了不同程度的会计造假对企业运行的影响【22】。
1.4.2国内文献综述
董薇(2011)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探讨了会计造假和信用缺失的问题,先简明阐述了资本市场信用缺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然后从各方面总结了信用为何缺失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3】。
李万超(2006)主要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质量方面入手,运用层次法把图表和矩阵结合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波动规律,详细分析会计造假现状【8】。
郭建伟、朱丽英(2013)以中小民营企业为研究入口,详细展示了中小民营企业五花八门的造假手段,并分析了民企造假的复杂原因并对症下药【9】。
刑精平、翟刚(2013)着重研究会计诚信的外部治理机制,从利益驱动这一方面分析虚假信息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10】。
张国建(2013)立足于新世纪,找出了一些新型的会计造假手段,突出强调了从需求主体上打击会计造假的行为【11】。
刘美丽(2016)的研究对象也是上市公司,但是他们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公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为依据,深入研究处罚公告的详细内容,并从中获取目前中国会计造假现状【18】。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内容 1
1.3研究方法 1
1.4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4.1国外文献综述 2
1.4.2国内文献综述 2
1.4.3研究现状评述 3
2 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 4
2.1公司基本情况 4
2.2公司造假事件介绍 4
2.3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 4
3 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及原因 6
3.1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 6
3.1.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6
3.1.2内部控制能力不足? 6
3.1.3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6
3.1.4会计信息监管不力 6
3.2会计造假的危害 7
3.2.1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7
3.2.2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7
3.2.3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 7
3.2.4助长了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7
4企业财务造假的防范 9
4.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9
4.2完善公司的内部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控制制度 9
4.3加强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9
4.4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 9
4.5加强独立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10
4.6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 10
4.6.1提高投资者的个人素质 10
4.6.2大力进行投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构的培育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希望可以从法律层上加强建设会计信息的管理【1】。近年来,由于企业的逃税漏税现象的增加以及会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为了获得非法的利益,会计信息出现造假的现象。不准确的会计信息会使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失去控制,更有甚者还会造成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扰乱市场经济机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正常运行以及长久发展的保障。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于财务造假事件的打击。本文通过研究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件,对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警钟长鸣,以此为戒。
1.1.2研究意义
国内外企业会计舞弊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但收效甚微,是因为没有抓住舞弊的利益来源,无用的抑制和治理会计欺诈的问题【2】。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会计造假的现状,找出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为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在先前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仔细梳理,防止虚假会计信息来探索新的研究理念。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出现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企业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有效的制止会计造假,使企业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
1.2研究内容
本文用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详细介绍了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的造假手段分析了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以及由其带来的危害,并进一步提出诸如公司制度改革、会计法律完善、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职业道德、加强独立审计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效的遏制企业造假事件的发生,使企业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
1.3研究方法
本文将运用以下研究方法,围绕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文献研究法: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的知识进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对会计造假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江苏舜天船舶有限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进行介绍和分析,总结其会计造假的原因,从其造假手段中获得启示,总结教训。
3.经验总结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经验总结,归纳汇总,把前人经验与自己的想法对会计造假进行详细的分析。
1.4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国外文献综述
Asare,S.K.,& Wright,A.M.发现在企业风险评估和规划方案时更容易产生会计造假或者被造假者所蒙蔽,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者有缺陷的规划,他们致力于找到在这种情况下更加有效的方案来减少造假的可能或被造假所影响的可能【21】。
萨默斯和斯威尼(1998)针对存在财务造假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存在内部交易,内部交易是造成企业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
Beneish(1999)指出企业的负责人或者经营者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要求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造假,这是目前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贝尔和Carcello(2000)指出大多数的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漏洞以及过分的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Piotroski,J.D.研究重点是财务报表,但是侧重重点是对比,把同一公司历年财务报表进行对比,也把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进而来判断企业的运行状况和竞争情况,特别提到了不同程度的会计造假对企业运行的影响【22】。
1.4.2国内文献综述
董薇(2011)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探讨了会计造假和信用缺失的问题,先简明阐述了资本市场信用缺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然后从各方面总结了信用为何缺失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3】。
李万超(2006)主要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质量方面入手,运用层次法把图表和矩阵结合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波动规律,详细分析会计造假现状【8】。
郭建伟、朱丽英(2013)以中小民营企业为研究入口,详细展示了中小民营企业五花八门的造假手段,并分析了民企造假的复杂原因并对症下药【9】。
刑精平、翟刚(2013)着重研究会计诚信的外部治理机制,从利益驱动这一方面分析虚假信息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10】。
张国建(2013)立足于新世纪,找出了一些新型的会计造假手段,突出强调了从需求主体上打击会计造假的行为【11】。
刘美丽(2016)的研究对象也是上市公司,但是他们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公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为依据,深入研究处罚公告的详细内容,并从中获取目前中国会计造假现状【1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