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司收购拳头游戏公司的企业财务效应分析

摘 要 近几年我国企业海外收购数量比较多,2013年当年就发生了99起海外收购。收购会引起财务效应。不对财务效应进行分析会无法衡量收购绩效及风险,导致收购失败。腾讯公司收购拳头游戏公司是跨国收购,且影响力较大,且属于新兴的互联网行业收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研究其收购财务效应有着发展收购理论的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影响力较大的腾讯收购拳头游戏公司作为案例,在整理相关文献和案例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腾讯跨国收购案产生的财务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腾讯公司收购拳头游戏公司存在着收购后价值创造的潜力有限、收购后经营绩效下降的负效应;也存在着股票预期效应提升、投资效应提升的正效应,并针对腾讯公司收购拳头游戏公司的财务负效应,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的目的 1
1.2.2研究的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3
2 企业收购财务效应相关理论概述 4
2.1 收购及收购财务效应的概念 4
2.2 收购财务效应的表现形式 4
2.3 收购的财务效应评价方法 5
3腾讯控股公司收购拳头游戏公司收购简介 7
3.1腾讯控股公司及拳头游戏公司简介 7
3.2 腾讯控股公司收购拳头游戏公司简介 7
4 腾讯控股公司收购拳头游戏公司的财务效应分析 8
4.1 负效应 8
4.1.1 收购后价值创造的潜力有限 8
4.1.2 收购后经营绩效下降 9
4.2 正效应 9
4.2.1 股票预期效应提升 9
4.2.2投资效应提升 10
5 腾讯控股收购拳头游戏财务效应评价及建议 12
5.1 收购财务效应的评价 12
5.2 应对收购财务负效应的建议 12
5.2.1 实施资金管理精细化以提高偿债能力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2 加强整合提高盈利能力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微观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增强微观经济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收购成为了很多微观经济体实现迅速扩张的方式。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微观经济体收购不一定都能够成功,相关数据显示,有50%左右的收购案例都没有达到设想的效果,甚至是以失败告终。在微观经济体收购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收购效应,如市场效应、规模效应等,其中财务效应最为突出,这就需要收购双方微观经济体对收购财务效应有正确的认知,并积极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来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收购的安全性和成功率[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研究收购单位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于收购单位收购的主要意义在于保证收购单位收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制定收购单位收购战略方案,保证收购战略顺利实施,开展财务风险防范活动还有利于分析收购财务风险的性质与来源,科学预测风险的发生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面制定收购单位收购总体战略。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对具体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是整体收购战略成功实行,保证收购成功的重要途径[2]。
财务风险贯穿收购单位收购活动的全过程,其对收购单位收购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造成收购单位财务状况恶化;导致收购单位财务成果的损失不确定。采取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有利于控制收购单位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收购引起的财务风险损失,从而提高收购单位收购的收益[3]。
1.2.2研究的意义
分析了腾讯在实施跨国收购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案例的后续财务风险管理建议,并总结跨国收购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可行措施,为日后我国微观经济体开展跨国收购活动提供一定的启示。本文研究有着丰富我国互联网微观经济体跨国收购研究的理论意义,也有着分析总结腾讯收购拳头游戏公司财务效应的经验,以为其他互联网微观经济体跨国收购提供经验借鉴的实践意义[4]。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H. Igor Ansoff)将协同的理念引入微观经济体单位管理领域,协同效应理论成为微观经济体单位采取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
安德鲁坎贝尔等(2012)认为当微观经济体资源通过横向关联且无成本地应用于其他业务时的增值能力,就是协同效应。
蒂姆欣德尔(2013)指出可以通过共享技能、资源、协调战略、等方式实现协同效应。
伊戈尔安索夫(H. Igor Ansoff)(2014)将协同的理念引入微观经济体管理领域,认为其是采取多元化战略的基础。并提出了协同理念的战略。
1.3.2国内研究现状
(1)案例研究
高一星(2015)分析微观经济体收购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类型(如: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并深入剖析了微观经济体收购财务风险及其应对方法。作者眼中的微观经济体收购是一场“联姻”,利益与风险并存,而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可以增加获利、降低风险。
李春帆(2016)认为微观经济体收购是提升微观经济体综合实力与竞争能力的一种捷径。作者以TCL收购汤姆逊的案例为出发点进行微观经济体收购财务风险分析研究,较为直观明了。
吴娟(2015)以M公司为例,浅析微观经济体各个发展时期与阶段的潜在财务风险及其累积到一定程度所爆发的灾害。有针对性的对微观经济体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2)收购财务风险研究
白建华(2014)从定价着手,延伸到融资、支付手段,全面具体的描述了微观经济体收购的存货风险并追根溯源,谋求规避策略。
丛晓鑫、童文杰(2014)提出微观经济体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微观经济体迅速壮大与发展。文章以收购动机、中国微观经济体收购现状为依据对微观经济体收购的存货风险进行研究,得出降低收购失败率提升微观经济体效益的方法手段。
车莹(2015)指出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局,财务风险是其表现形式。收购是为整合资源、壮大微观经济体,作者同样针对收购问题提出建议与意见。
王会林(2014)分析由政府干预所引起的收购财务风险造成的收购失败。并提出完善“三公经费”统计工作建议与研究。角度较为新颖,独具创意。
黄国明(2014)指出收购是微观经济体发展的“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是收购的最终目的,在竞争中谋求微观经济体更好地发展。并将自己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了解写到了研究当中。
杨建卓、张元贞(2015)提出收购是微观经济体自我调整与改变的方法战略,作者较为创新的观点是增加了对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收购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并提出能够为微观经济体实现成功收购、带来利益的实用对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0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