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险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附件)
摘 要摘 要理论上认为,风险管理理念于20世纪中期在美国成形和发展。现如今,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大多数国家已经普及,而我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风险都由国家管理,使得企业家们高枕无忧,风险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财务的稳步增长,使得企业家、股东、证券投资者等相关人士人人自危。文章将企业的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并研究报告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我国所需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运用数理知识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定量的会计核算和度量,并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定出行而有效的管理策略。关键词风险观念;财务管理;企业风险管理
目 录
0 引言 1
1 风险理论 1
1.1 风险的概念 1
1.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3
1.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3
2 企业风险管理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2.1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基本现状 5
2.2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
2.3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7
2.4 民企巨头庄吉集团案例分析 8
3 规范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10
3.1 风险的会计核算 10
3.2 完善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11
3.3 如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十步法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论风险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0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财务风险问题波及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许许多多的大型企业面临着沉重的财务危机,不堪财务风险的重负而不幸破产的企业更是屡见不鲜,而这不仅仅是对企业的考验和威胁,更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一旦开始经营,就必然面临着风险的威胁,而风险使企业面临着未知的财务损失。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行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对财务的分析稍有差池、对风险的管理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不可确定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风险观念在企业财务管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 录
0 引言 1
1 风险理论 1
1.1 风险的概念 1
1.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3
1.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3
2 企业风险管理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2.1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基本现状 5
2.2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
2.3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7
2.4 民企巨头庄吉集团案例分析 8
3 规范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10
3.1 风险的会计核算 10
3.2 完善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11
3.3 如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十步法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论风险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0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财务风险问题波及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许许多多的大型企业面临着沉重的财务危机,不堪财务风险的重负而不幸破产的企业更是屡见不鲜,而这不仅仅是对企业的考验和威胁,更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一旦开始经营,就必然面临着风险的威胁,而风险使企业面临着未知的财务损失。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行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对财务的分析稍有差池、对风险的管理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不可确定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风险观念在企业财务管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在市场中稳健发展的关键。人们期待风险收益,规避风险损失。企业必须根据行业和自身需求,树立合理的风险观念,并将风险观念有效地融入到企业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当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和控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财务风险,是当代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当今社会亟待研究的至关重要的课题。
1 风险理论
1.1 风险的概念
1930年,风险管理观念在美国被首次提出。从那以后,风险管理理论就迅速在全世界普及并被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不断地尝试将风险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相结合,将风险观念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随着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人们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有了客观的科学依据。此后,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趋向于专门化、系统化,并由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逐步延伸到了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是目前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将根据前人的几种观点来阐述风险理论,并用我自己的理解对财务风险的范畴进行归纳,分析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财务风险的概念,提出财务风险的几个主要特征,加深对财务风险的理解。
1978年,日本学者武金勋认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期间内客观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1],并将客观性、可测算性和不确定性作为风险的三个基本因素
1985年,美国海尼斯出版《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专著,书名翻译成中文为《风险——一项经济因素》。作者在书中以经济学的眼光对风险进行了定义。他认为风险即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一项行为有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那么这项行为就存在风险。
台湾学者宋明哲在对风险定义时提出“主观说”。他认为,事故造成的损失是确定的,而不确定的是实际发生的损失与人们主观估量的偏差[2],是人们主观上的不确定。例如人们不确定事件是否发生,也不确定事件将会在何时发生,也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将会带来何种程度上的影响和损失。
另一种相反的定义被称为“客观说”,由美国学者佩弗尔提出。他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不确定的,所以人们面临的后果也是各种各样的,这就是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存在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臆断之中。
上述观点都将风险与不确定性相联系。他们认为,风险是在主观或客观上发生或不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也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能够用概率来度量。本文也将不确定性作为风险研究的出发点,研究企业运行环节中存在的将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的不确定性。
在欧美国家,学者们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筹资、投资和结算环节。在本文中我们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标注上可能性的风险。我们讨论的风险是如前文所述中的客观存在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时,风险是如形相随的。
基于这一点,现对本文所研究的风险范畴进行归纳。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财务活动是指涉及资金筹集、运行、分配等的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等。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例如购买商品、销售商品、劳务输出、接受劳务、支付税款、经营租赁等。虽然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有着不同的范畴,但是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这两者却不是完全独立的。例如,企业的销售活动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现,毫无疑问这将产生经营风险。同时,商品的滞销也会导致资金无法正常运转,这就带来了财务风险。因此在这里我认为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二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并不能够完全进行区分。因此,本文研究的风险,不仅仅只是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带来的风险,它还包括企业供产销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带来的风险。
1.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对前文描述的风险概念进行理解和提炼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一下几点特征:
(1)客观性。如前文所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必然存在于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不因人的主观意志而变化或消失。
(2)综合性。财务的综合性使得财务中的风险具有同样的综合性。它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综合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运转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然而风险何时发生、带来的损害程度等都是不确定的,风险带来损害也不是必然的,风险的结果可能是收益,也能是损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