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杜仲盐炙工艺研究

摘 要本文旨在优化杜仲药材的炮制工艺,并为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数;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盐炙工艺,以炮制品中乙醇浸出物量、炮制品外观性状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食盐浓度、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三因素对炮制工艺的影响,再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优化设计,对杜仲药材的盐炙工艺优选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炮制工艺为食盐浓度2%、炮制时间6min、炮制温度130℃,此炮制品的综合评分最高,以期为杜仲盐炙工艺研究及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目的及依据 1
1.2 杜仲研究的进展 1
1.2.1 杜仲外貌及形态 1
1.2.2 杜仲分布情况 1
1.2.3 杜仲栽培与采收加工 2
1.2.4 杜仲炮制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2
1.2.5 杜仲炮制前后的归经 3
1.3 杜仲化学成分的研究 3
1.3.1 木脂素类化合物 3
1.3.2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3
1.3.3 苯丙素类化合物 3
1.3.4 黄酮类化合物 4
1.3.5 多糖类化合物 4
1.3.6 杜仲胶... 4
1.3.7 抗真菌蛋白 4
1.4杜仲药理作用的研究 4
1.4.1主要化学成分与作用 4
1.4.2降血压的作用 5
1.4.3降血脂的作用 5
1.4.4降血糖的作用 5
1.4.5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5
1.4.6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功能 6
2 实验方法 7
2.1 材料和仪器 ... 7
2.1.1 植物材料. 7
2.1.2 试剂..... 7
2.1.3 仪器... .7
2.2 杜仲盐炙法的工艺优选 7
2.2.1 炮制的方法 7
2.2.2 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8
2.2.3 考察指标选择依据及评分标准 8
2.3 单因素考察..... 8
2.3.1 食盐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的选择 8
2.3.2 炮制时间的选择 9
2.3.3 炮制温度的选择 9
2.4 正交实验设计... 9
3 实验结果 11
3.1影响因素的确定. 11
3.1.1食盐浓度的确定 11
3.1.2炮制时间的确定 11
3.1.3炮制温度的确定 12
3.2正交实验及结果. 12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21
1 绪论
论文目的及依据
杜仲来源于植物杜仲的树皮,作为中药被研究至今已有两千年,现今已有的多数权威性药典中,均有关于杜仲的记载,因其药效良好,被众多人称为良药。杜仲有很多药效,主要有安胎[1]、降血压[2]、强筋骨[3]等。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肾虚型高血压及妇科崩漏下血、胎动不安等[4]。
近些年,杜仲由于杜仲胶丝的特性所致,趁其热断丝,在晾干后常常又恢复胶丝。因其显著的生理功能得到了众多的学者广泛关注,因而,有人为了达到断丝的目的使炮制的火候越来越猛,从而药材的损耗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文火炒至断丝需要炒制的时间过长,并对药物的有效成分破坏很大[5]。因为产地和生长环境各有不同,药材加工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因而市面上杜仲质量参差不齐,从而达到的药效各异。根据史书记载,炮制杜仲通常用盐水,当炮制品炮制至断丝时,说明该炮制品达到要求。但是古法较为粗糙,难以符合现今人们对药材的质量要求,因此在古法的炮制基础上加以完善,来寻找更为优良的炮制方法是有必要的,损耗大,炮制品受热不均匀,化学成分损失严重以及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以及炮制标准难以掌握、劳动强度大等缺点[6]。
本文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杜仲盐炙工艺研究,希望本药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为药材的资源合理利用奠定相应的基础。
杜仲研究的进展
杜仲外貌及形态
杜仲属于落叶乔木,树冠高达10~12 米。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具片状髓。枝、叶、皮、果肉中均含有杜仲胶,折断后有很多白色细丝。花期4~5月。果期9月。生与山地林中或栽培。
杜仲原植物为喜阳性物种且耐严寒,多生长于海拔700—2500m的山地和高山,但以谷底和低山坡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最宜[7]。它不仅在平原生长良好,而且还可以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杜仲分布情况
杜仲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经济性的树种,因其资源稀缺被列入国家濒危二类保护型植物,在我国植物保护文献中记载。史书有记,杜仲的分布较为广泛,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踪迹。比如在我国的西南山区就有分布,具有光照充足、气候适宜的条件,适合杜仲的生长。在欧亚、北美等地区本也有分布,后因地球遭遇冰川袭击,因地势的原因,未能抵挡该次袭击,导致其灭绝。众所周知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形样貌多样化。这样的地形在此次袭击中,保护了杜仲等植物,使其幸存下来,这成为杜仲是我国特有物种的原因,因此人们将我国的杜仲称为“活化石植物”[8]。且杜仲能耐44℃的高温,也能耐40℃的严寒,在我国有较丰富的资源。其分布中心在秦岭以南山地,在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均有分布 [9]。
杜仲栽培与采收加工
杜仲药材的栽培,需注意选地整地、幼苗管理、日常管理、病虫防治这四个过程。
(1)杜仲药材喜肥,因此要将药材种植在土质疏松而且比较肥沃的土地,并且要具有良好的排灌能力的土地。
(2)等栽培的杜仲长出幼苗时,要加强田间的管理,做好通氧和除杂的工作,从而保证其良好的生长条件。
(3)适当的剪除过长或过密的枝条,观察土壤的含肥量,酌情加肥。
(4)病虫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为阻止该现象的发生,应做到及时清理落叶落果,剪除病残枝,集中在园外烧毁[10]。
杜仲采收和加工处理,杜仲药材的药用部位为树皮,采收时要在4至6月份,可以被选用作为药材的树皮是有要求的,首先是要求生长年限不低于十年,其次及时处理粗皮,将其层层叠放,令它紧紧压住,最后埋在稻草里,让它“发汗”,直到内部表面变成紫褐色,然后将其取出晒干。晒干后该药材饮片的形状一般显示片状或两边微微蜷缩[7],形状相似,大小各异。药材外观呈淡褐色或灰白色,表面有明显的犁沟或纵裂沟,有的树皮较薄,不能去厚皮,细看有皮孔,药材内表面呈深紫色,表面光滑。质地脆,易断,折断时可观察到中间相连的银白色弹性橡胶丝[11,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