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纪录片后期剪辑的重要作用戏魂创作体会(附件)【字数:8751】

摘 要《戏魂》这部纪录片是以地方戏剧淮剧的历史起源与发展以及对淮剧演员的访谈为全片主题,主要通过淮剧的历史,当下的发展和专业淮剧演员对于淮剧的看法以及自身台下刻苦练功的成长体验,转而表现整部片子。在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我们利用淮剧的现场表演和解释它的成长历史来描述淮剧自身独特的魅力,但由于考虑到,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淮剧并不了解和喜爱,于是在片子的后半部分,我们选择了一位年轻的淮剧演员,想借着对专业的演员对淮剧所表达谈论的想法,获得一些我们台前看不到的另类感受,不仅如此,因为我们当下青少年缺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所以也希望能借着同龄淮剧演员之口,表现她的生活琐事和成长经历,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我们也想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到淮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品尝到淮剧带给我们与现代网络电视不一样的美感,能够从有毅力的淮剧表演演员中体会并且学习少见却又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
目 录
前言6
第一章 《戏魂》的创作思想
选题原因7
表现内容7
美学特征8
《戏魂》的艺术风格
2.1题材认识9
2.2表现手段10
《戏魂》的表现手法
3.1叙事特点11
3.2镜头语言11
《戏魂》的特征追求
4.1剪辑节奏12
4.2音乐作用13
总结13
结束语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7
前 言
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忽视了这些真正需要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保护这些非遗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能给大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的独特魅力,从另类的方式,让青少年知道成功不易,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其实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剧院听一场淮剧,感受以前的人物和故事,也是很不错的解压方式,因为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流传下来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尝和学习,也值得我们去深思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生活是一场大戏,人生便是舞台。淮剧已走过百年的历史,有荣辱,有卑微,有风光,有辛酸,也有给予苏北人民的温暖、快乐和力量,也因有了这么多孜孜不倦,为淮剧艺术出谋划策,身体力行的前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和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的继承者们。在现代,淮剧必定可以向京剧、昆曲一样可以走出江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第一章 《戏魂》的创作思想
1.1 选题原因
纪录片的选题无非就是一些关于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而太有难度的拍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暂时有些不可能,但是我们又不想选一个老套常规的主题,考虑到纪录片的内容不仅要有趣味性,跟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与我们生活很贴近,就环绕在我们生活地方周边的地方戏曲——淮剧。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清代江苏省盐城市和阜宁县,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1]。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忽视了这些真正需要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些非遗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2]。我们觉得淮剧作为地方戏剧,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那些观赏性的景、物,它自身的魅力是几句话说不清道不明的。我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能给大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的独特魅力。
1.2 表现内容
我们准备以拍摄纪录片的形式来介绍淮剧,先借一台经典之作的戏剧作为纪录片的开场,同时配有解说词,介绍有关淮剧的资料,为接下来拍摄的内容做铺垫,同时利用剪辑穿插演员在后台的准备工作,从台前台后两方面内容表现,这是第一部分。接着,选择一名合适的淮剧演员,对他进行采访,并通过记录淮剧演员一天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对淮剧和淮剧演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是第二部分。
在这部纪录片的第二部分,我们准备以采访为主,这也是传统纪录片的一种方式。我们准备把采访着重放在青年演员上面,我们准备拍他们的青春版淮剧《白蛇传》,这一出戏皆是青年淮剧演员,武戏、舞台调度来源于京剧和昆曲,有些唱段也直接用昆曲曲牌配上苏北方言,融合比较生硬,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这些年轻稚嫩的淮剧演员赋予这些家喻户晓的传统人物以青春气息和新时代的形象。
[1]《粉墨春秋》,中国戏剧出版社
[2] 关于淮剧现状与发展的一点思考[J] ,杨蓉,剧影月报
1.3 美学特征
1.3.1 个人所认为的美
有句俗话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与当下的电影,电视剧比较,戏曲拥有着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仅是凭借电视剧里人物演员的几句对话,就能说清道明的,而是通过表演者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又也许是唱戏的一个转音才能诠释。其实戏曲一直环绕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总是忽视它。以前看《霸王别姬》的时候,就对戏曲有好感,觉得戏曲的服装以及妆容,就能直观的表达出一个人物的性格,而之所以选择淮剧,是因为淮剧来源于江苏,也流行于江苏。那些故事像是在我们眼前发生过,那些人物,都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那些淮剧语言的唱调,给了我很多熟悉感和亲切感。这种具有特色的民族艺术,是我们应该大力宣扬并且保护的文化。
1.3.2他人所认为的美
除此之外,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3],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事实上,由于中国戏曲艺术产生和成熟都最晚,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4]。淮剧是一个由情感的节奏和韵律构成的空间,[5]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空间,也是一个充满了音乐情趣的艺术空间,在这里,空间方位和时间节奏都对应着情感的律动,变成回肠荡气的唱腔和优美精彩的身段,展现在观众面前,[6]这就形成了淮剧的另一个美学特征:虚实和写意。总体来说,淮剧具有写意化、歌舞化、程式化的美学特征,这种表现的美,真实的讨人喜欢[7]。
[3]《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4]《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
[5]《美学十五讲》,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6]《中国美学史范畴》,王振复,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