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吕剧李二嫂改嫁的艺术特点

摘要:《李二嫂改嫁》是吕剧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剧以质朴的措辞描绘了李二嫂的内心世界,感情真挚,语言简洁,在观看者心中引起激荡。笔者通过前期对吕剧《李二嫂改嫁》故事内容、表演形式、创作背景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完成了吕剧《李二嫂改嫁》的唱腔及曲调、唱词与道白以及艺术形象等方面艺术特点的总结,使读者对吕剧《李二嫂改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使更多的观众可以喜爱这部吕剧,并清楚地了解到其艺术特点,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吕剧《李二嫂改嫁》的人物形象特点2
(一)人物形象的历史传承特点2
(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2
二、吕剧《李二嫂改嫁》唱腔及曲调特点2
(一)以“情”代声的唱腔特点3
(二)四平和二板的曲式特点3
三、吕剧《李二嫂改嫁》唱词与道白的语言特点4
(一)语言通俗易懂5
(二)唱词念白符合角色特点5
结语6
致谢6
参考文献7
论吕剧《李二嫂改嫁》的艺术特点
引言
吕剧是一种在艺术符合时代背景的乡农文化结合而成的的艺术,承载了山东百姓多年的情感,是山东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吕剧作为中国的八大戏剧,由山东独特的文化黄河三角洲艺术演变而成的年轻剧种。《李二嫂改嫁》是独具山东特色的吕剧之一。李二嫂孤独疲惫的农村丧偶的生活和新的社会唤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刻揭示了传统女性伦理观在当时带来无尽的黑暗。该剧以简单的语言描述了李二嫂的精神世界。在“打场”这一幕戏中李二嫂感叹自己的悲苦身世,在“定情”这一幕戏中李二嫂对张小六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两幕戏都反映了这个年轻寡妇沉重而强烈的情感。语言简洁,感情真诚,在观看者的心灵中引起了激荡。
一、吕剧《李二嫂改嫁》的人物形象特点
“七分真实,三分虚构”。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虚构的,是作品编剧根据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运用一些艺术技巧塑造出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而虚构的人物形象是艺术想象的产物。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物形象的历史传承特点
作品编剧在创作的过程中,依据生活逻辑,通过对想象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而又在情理之中必然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人物形象。虚构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凭空杜撰和编造,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提炼和集中加工从而创造而成的人物艺术形象。[1]只有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才具有真实性。虚构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完整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创造出更加真实、更加经典的人物形象。
吕剧的剧目大多是日常生活题材,人物形象贴近现实生活。这些剧种人物如同生活在我们身边,而其故事也如通刚刚发生的一样。吕剧《李二嫂改嫁》与新《婚姻法》的颁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剧本的创作者为了更好地宣传新《婚姻法》,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认可新《婚姻法》,鼓励人民群众冲破封建陈旧观念的束缚,迈向全新的社会,进入更好地生活,因此创作了这部吕剧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作。
该剧的主角“李二嫂”的形象就是为了迎合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普遍农村妇女所存在的问题而创造的一个角色。1947年间,中华民族正处在新旧中国交替的关键时刻,当时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人自己的婚姻自己不能做主,人民渴望得到解放,妇女得到解放、寡妇改嫁,这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敏感话题。大家都知道,通常在社会中越是敏感的话题,越容易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该作品的编剧也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才顺应时代潮流,创造了“李二嫂”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李二嫂改嫁》这部吕剧也因此一炮而红。
(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吕剧《李二嫂改嫁》剧本的主要特点就是每一个人物形象的设置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个性鲜明。整个故事的描写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语言生动,且说的是山东方言。为了剧情同一,剧中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都设置十分明显,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使观众更加感同身受。该剧共设置的角色九名,其中男性角色三名、年青女性三名、老年角色三名,这九个角色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每一个都个性鲜明。
三个年轻女性中其中一个就是李二嫂,刚开始诚实受气,在婆婆面前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女性的形象,性格温顺,对婆婆唯命是从。后来在当地领导的帮助下,终于争取到了自由的婚姻,冲破了封建观念的枷锁,和心爱的张小六结为夫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李二嫂的这一个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另外一个年轻女性就是充满生机与活力、敢说敢做,代表新时代自由恋爱的小青。她这个人物性格设置和李二嫂完全不同,她崇尚自由恋爱,与其他演员一起说说笑笑的上场,性格泼辣,是当时那个时代中存在于极少数的女性中间的形象。最后一个年青女性便是该村的专管妇女工作的刘主任,刘主任是典型的农村领导形象,但她基层领导干部形象明眼人一看就是自己家大嫂的形象,从言行举止、说话的语气表情,到最后挽劝李二嫂坚持改嫁他人,都全无领导的官架。仔细想想,那个时候的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其实都是这个样子的。这三位年青女性,每人一种形象,无论是她们的语言措辞、还是舞台形象的塑造表演,都非常的独特,性格鲜明。
二、吕剧《李二嫂改嫁》唱腔及曲调特点
吕剧可以说是山东文化的一个代表,曾在齐鲁大地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称为“栓老婆橛子”,其唱腔唱词风格独特,可称之为是梨园之精华。音乐方面比较舒展、抒情、口语化,唱起来朗朗上口,好听、好学、好唱。
(一)以“情”代声的唱腔特点
吕剧的唱法属于相同的腔调,男腔女腔唱法相同。它的唱法,主要以男生的真声为主,女生用真声与假声结合的方法来演唱,男生比女生低五度,演唱腔调的特点为唱中带说,说中带唱,听起来天然流畅。[2]唱腔讲究的主要是是字中设腔,以情带唱,吐字分明、念白浑然天成。润腔经常各种技巧的修饰音,非常重视咬字和唱腔,歌唱与坠琴等乐器也常是很多种修饰音相融合,相当完美。在男性、女性、老人、孩子、忠诚的、奸诈的、丑陋的、刁蛮的等不同人物的表现方面,虽然没有行当的区分,但演员在不同的发声方式、不同的运行腔和润腔技巧方面,能够构建出明显不同的演唱特点。吕剧的唱腔主要使用的是板腔体,它是非常容易被观众接受的一种演唱方式。第一次听的时候就给人一种很舒畅,很优美的感觉。虽然没有传统的硬功夫,但也不受传统戏曲程式的约束,一些初出茅庐的新人在表演上更为生活化,更加注重内心戏的表达,因此也更被观众所喜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