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医疗制度改革下医院运营思路和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面临着如何管理和经营的双重压力.要想适应新医改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唯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运营思路和发展方向,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找自身内部经济管理的突破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字:新医改;新机遇和挑战;经济管理;一.引言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断深入,医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客观上要求医院既要破除传统的以药养医机制,也要深化绩效制度改革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等各项配套改革制度.如何在当前医疗保障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握医改新形势,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增强经济管理能力,挖掘内部潜力,降低医疗成本,从经济管理中求效益,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医院亟待研究的问题.二.医改新政对医院经济管理带来的挑战(一)收入难以有效弥补医疗成本在医改新政实施前,药品销售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重较高,一般达到40%以上,药品销售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医改新政后,取消了药品加成,对医院的收入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但与之相反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成本却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医护人员收入提高较快,造成医院支出大幅增加.医院在收入减少的同时,支出却大幅增加,从而增加了医院的生存压力.如何有效弥补医院成本,就需要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途径支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二)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需要医改新政实施前,医院普遍存在以药养医的情况,经济压力不是特别大,造成长期以来医院经营管理意识淡薄.在重业务.轻管理的指导思想下,医院只注重提升医疗水平和加大医疗设备投资,却忽视了经营管理,造成管理模式落后和管理水平低下,进而不能对各项经济行为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管理,无法在管理中提升效益,甚至出现浪费.腐败等现象.医改新政后,医院收入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医院的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改变过去效率低下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以及更加严格的成本管控体系,努力实现节支增收.(三)传统财务管理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传统的财务管理在医院整体的管理体系中相对处于从属地位,主要是为医疗业务提供支撑保障服务.医改新政下,医院需要提升经济管理水平,而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财务管理除了需要为医院业务提供支撑保障服务外,还要加强资金管控和成本控制,做好投融资管理,为医院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提供基础数据等.因此,医改新政后,各个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更需要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为医院转变经济管理模式奠定良好基础.三.积极适应新医改的对策(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直接反映医疗服务效率的指标,同时也是间接反映及衡量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对业务收入的增长将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如何缩短平均住院日,这需要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加强各环节管理,如完善门.急诊管理,加强住院流程和环节管理,高效完成医疗工作,及时检查与治疗,加速床位运转等,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实行医疗服务责任制.实行医疗服务责任制是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和按劳分配原则设计的,以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积级性,更好地完成医疗及各项任务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为了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医疗保健服务,医院需要对内部相关科室下达各项业务技术及质量指标,并将责任夯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严格进行考核和奖惩.(二)强化开源节流理念,实现增收节支1.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增加固定资产的收益.医院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经过充分论证,尽量使各种医疗设备达到基本齐全,但即使设备齐全,如果使用率不高,也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医院实际规模做好投融资规划,科学配备医疗设备,提升医疗设备使用率,切实使设备收益最大化,使得设备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2.加强耗材.试剂及材料等采购领域的管理,堵塞漏洞.首先,完善采购.出入库.日常保管及盘点制度,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并严格落实;其次,加强监管,定期对耗材等采购价格进行院内公示,并由医院监审部门对耗材从申请.采购.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三是逐步实现收费耗材和非收费耗材的分开管理,对各科室收费耗材的收支配比情况.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占比情况.医技科室耗材试剂占比情况等进行统计并公示.实现医院节流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医疗消耗,主要是对高值耗材的一对一控制以及完善院内物流管控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减少能源消耗,主要是医院水电暖气费用的分析与积极有效管控.三是减少各种维修费用,这是医院管理目前容易忽视且最为重要的节流环节.四是合理库存并减少占用.五是减少工作疏忽损失和管理费用.加强责任分工与责任追究,采用比较分析法进一步降低医院管理费用.3.强化财务.药品及物资管理,努力增收节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各项经费预算,在严控资金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支持.服务医疗业务工作的需要.要特别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和个人,搞好维修保养,切实提高医疗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三)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1.进一步培养医疗和经济管理人才,发展全新的管理模式.人才是推动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首先需要通过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人才来提高医疗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形成推动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次新医改政策的陆续出台,迫使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向经济管理转变.但多年来形成的固有模式是,医院领导一般都是由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员提拔上来的,他们拥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与骄人业绩,但经济管理非他们专长,造成管理水平低下,因此优先提拔使用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优化医院领导班子势在必行.要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必须坚持医疗专业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共同培养的原则,坚持不断优化管理人才队伍结构和科学管人.用人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推动医院良性可持续发展.2.提高医院医保管理水平,加强医保部门核算力度和工作责任心.首先,主动落实.适应医改政策,积极执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和诊疗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和人均住院费用,强化病例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健全医保考核监控系统,最终建立科学合理.群众满意的医保管理体系.其次,加强医保部门与各医疗保险机构沟通,每月按时报送医保报表,协助医保机构审核,提高审核效率,缩短审核时间,促成及时回款.应收医保款的种类繁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医保返款账目不清,应当每月对医院应收医保款分类登记台账,做到当月各类返款数目清晰.对无正当返款的,年终医院应当积极主动地与相关医疗保险机构核对,抓紧催收.同时,还应对内做好医保政策宣传,及时与临床.财务.信息部门沟通.充分利用信息化和财务软件对医院应收医保款回款.未收款.对账.账龄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和完善医保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对账机制,从而消除医院医保经费往来账中的问题.3.建立公平.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管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并且每个医院的运营方式不同,造成绩效管理模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提升绩效管理成效,二甲医院首先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各个科室精细化核算意识,对科室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其次增加每个医疗人员的绩效意识,通过薪资奖金等形式,使各医疗人员意识到进行足够的努力能够获得相应水平的绩效收入.如果个人自我要求不高.行为懒散,其获得的绩效收入则会下降.最后为了医院的长久发展,应该合理配置医院的人力资源,加大知识型人才的比例,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4.做好成本核算,建立成本管控体系.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必然转向对自身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是控制成本的最佳途径,也是医院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医院发生的成本90%反映在医疗科室,控制医疗科室的成本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加强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强化全成本核算管理,将医疗过程中的人.财.物耗费,全面纳入成本核算监控管理体制之中,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良好局面,从而将成本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以积极应对医改新政带来的挑战.5.建立大数据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形成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方式.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高水平的大数据信息网络平台,并通过对医疗大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会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得到改进,还能保证各项医疗行为有据可循,科学规范.同时,也能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另外,高效的信息化平台还有助于医院管理者对医疗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更有效的内部控制,以降低成本.因此,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和效益,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原动力.综上所述,在新的医改政策之下,公立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要在新形势下维持并获得生存之机,医院应当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增收节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途径,将当前面临的挑战转化为机遇,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在平衡医院的公益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基础上,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饶柳珍,陈亚光.新医改背景下某公立医院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2):184-187.[2]陈秀弟,温建明.浅析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56-57+89.[3]刘继雄.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账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5(10):128-129.[4]张岩,张进生,李东霞.医院运营管理体系的绩效分配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8,32(09):44-46.
断深入,医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客观上要求医院既要破除传统的以药养医机制,也要深化绩效制度改革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等各项配套改革制度.如何在当前医疗保障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握医改新形势,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增强经济管理能力,挖掘内部潜力,降低医疗成本,从经济管理中求效益,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医院亟待研究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