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技术的运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诊断及监测主要依靠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但其只能反映即刻血糖水平,与患者的饮食.运动及采血时间等因素相关,不能较好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不可逆反应,且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保持时间120d左右[1,2],相当于红细胞的存活时间.HbA1c监测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检测中[3],提高了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效率.笔者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bA1c.空腹血糖的检测并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43岁~76岁,平均年龄(56.4±3.4)岁.选择同期我院正常体检人员4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42岁~77岁,平均年龄(57.3±3.6)岁.2组观察对象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重度高血压患者.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仪器与方法FPG测定:使用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上海汇丰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HK)试剂盒(单)(已糖激酶法).进行测定前禁食12h,清晨抽取静脉血2mL,2h内进行血清分离.HbA1c测定:使用日本AKL8180型分析仪检测,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清晨应用EDTA抗凝管抽取患者静脉血2mL,离心处理后进行血清样本分离,2h内进行检测.HbA1c以6.5%作为临界点,HbA1c<6.5%为正常,≥6.5%为异常[4,5].1.3观察指标[6]记录2组观察对象HbA1c和FPG的检测数据,并作对比分析.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观察对象HbA1c异常率比较对照组HbA1c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观察对象HbA1c和FPG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HbA1c及FPG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以代谢紊乱及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高血糖十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糖尿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直至病情严重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现,此时病情已难以控制[7].目前临床上没有根治糖尿病的特效药物,故糖尿病的预防及早期发现.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HbA1c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其能反映出检测前8周~12周内血糖水平,无特定时间抽血,不需要空腹检测,且不受胰岛素应用的影响,不受患者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8].如糖尿病患者在2周前出现血糖升高,其HbA1c水平就会升高,通过治疗,患者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2个月后其体内含有糖化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就会逐渐被正常红细胞取代,HbA1c水平也会降低[9].故国际糖尿病联盟明确规定HbA1c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患者血糖的常规自我检测结果对照比较,有助于临床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HbA1c只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均值,如患者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HbA1c值完全可能在正常范围内,其次,HbA1c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此时的HbA1c值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HbA1c生成增多,氧合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加之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微血管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血浆内皮素增加,肾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下降,引起肾小球及肾小球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故临床常用HbA1c监测患者近段时间血糖情况,以评估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情况[10].本研究表明,对照组HbA1c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HbA1c和FPG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bA1c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总之,FPG受药物.饮食等因素影响,故波动较大,且只能反映即刻血糖,HbA1c可反映检测前8周~12周内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刘超,陈立立.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和筛查的指标[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39(4):231.[2]王丽娟,纪立农.国际专家委员会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的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563-568.[3]刘志军,谭东云,饶荣.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鉴别高血糖性质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67-68.[4]纪立农.从ADA2010新指南看HbA1c在糖尿病诊断和筛查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3):161-163.[5]刘金兰.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筛查.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34):3650-3651.[6]徐丽玲,韦文合,梁慧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BG)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35(12):130-131.[7]马云芳.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对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2016,36(3):107-108.[8]陈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5,21(24):24-25.[9]张震,李军,李思源.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和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590-1592.[10]张闽红.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赣南医学报,2014,34(1):97-98
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不可逆反应,且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保持时间120d左右[1,2],相当于红细胞的存活时间.HbA1c监测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检测中[3],提高了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效率.笔者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bA1c.空腹血糖的检测并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43岁~76岁,平均年龄(56.4±3.4)岁.选择同期我院正常体检人员4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42岁~77岁,平均年龄(57.3±3.6)岁.2组观察对象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重度高血压患者.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仪器与方法FPG测定:使用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上海汇丰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HK)试剂盒(单)(已糖激酶法).进行测定前禁食12h,清晨抽取静脉血2mL,2h内进行血清分离.HbA1c测定:使用日本AKL8180型分析仪检测,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清晨应用EDTA抗凝管抽取患者静脉血2mL,离心处理后进行血清样本分离,2h内进行检测.HbA1c以6.5%作为临界点,HbA1c<6.5%为正常,≥6.5%为异常[4,5].1.3观察指标[6]记录2组观察对象HbA1c和FPG的检测数据,并作对比分析.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观察对象HbA1c异常率比较对照组HbA1c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