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应用HDF及HPHD治疗的临床效果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严重的损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且慢性肾衰患者多会发生贫血.高血压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还常有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1].本文研究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的疗效,现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5例,女15例,年龄20~70岁,透析持续6个月~4年;其中高血压肾损伤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间质性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5例,慢性梗阻性肾病6例.将急性肾衰竭.药物中毒.血透时间在6个月以下以及在近3个月内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予以排除[2,3].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对铁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加以补充,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将其分成血液透析组(HD)15例.血液透析滤过组(HDF)15例以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P+HD)10例.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三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HD组每周透析3次,4h/次,血流量220~250mL/min.对碳酸氢盐透析液加以使用,透析液流量500mL/min.抗凝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HDF组:使用高通量一次性血滤器,透析滤过每周1次,血液透析每周2次,4h/次,血流量220~250mL/min.HP+HD组:HP选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Al30型一次性血液灌流器,在透析器之前串联灌流器,灌流与透析先进行2h,饱和后将灌流器取下,再透析2h,每2周进行1次.6个月后对三组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iPTH).血尿素氮.肌酐.血磷以及皮肤瘙痒情况等进行比较[4].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三组患者肌酐和尿素氮清除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患者的β2-MG.iPTH水平和皮肤瘙痒程度好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D组患者的β2-MG.iPTH.血压稳定和皮肤瘙痒情况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3种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影响(x±s)3.讨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血液净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临床中的血液净化方法也逐渐增多.血液透析滤过这项血液净化技术采用了弥散与对流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高通透性透析器,在对流条件下不仅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肌酐及尿素有效清除,还可以把一些中.大分子物质清除,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血液灌流指的是血液在流经灌流器的过程中,通过吸附剂产生相应的作用来将内.外源性毒物清除,不仅能将尿酸.肌酐等小分子毒物有效清除,还可将中分子毒素有效清除,从而取得更好的血液净化疗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指利用弥散与吸附的相关作用原理,经吸附剂产生的相关作用[5],既可将患者体内小分子物质及多余水分有效清除,又可将其体内的中分子代谢产物有效清除.能够对患者的代谢废物.毒物以及致病因子等进行全面清除,从而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6,7].本文分别采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HDF及HP+HD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单纯进行血液透的治疗疗效要好,值得推广应用[8].参考文献[1]黄璋璋,李若福,王永业,等.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瘙痒的疗效观察[J].温州医学报,2010,40(4):415-416.[2]王海云,李丽萌,李雪梅,等.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获得性免疫缺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4):189-193.[3]邹贵勉,车文体,睦维国,等.中药熏蒸治疗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瘙痒[J].中国血液净化,2006,5(1):56.[4]李杰,张启蒙.可复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作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3):152-155.[5]宋韩明,蔡砺,吕继成,等.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透析对β2微球蛋白清除疗效的比较[J].中国血液净化,2010,9(1):19-24.[6]林媚,劳美珍,区景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3):48-49.[7]史应进,王彩丽,董玉红,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功能哀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的影响[J].包头医学报,2011,27(2):44-47.[8]叶晓燕,姜萍,董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心血管疾病相关大中分子物质清除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03(4):78-8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2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