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影像学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肺癌影像学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的应用.方法:择选于我院行早期肺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9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于对照组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于观察组应用.结果:在影像图像质量.结节数量.平均大小.最大直径指标上,两组组间对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比差异不显着(P>0.05);在有效放射剂量.DLP.肺癌检出率.结节细节情况及其肺癌结节最小直径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稍差,但是,患者在接受剂量上却显更低,且可以满足临床检查诊断所需.关键字:螺旋CT;早期肺癌;影像学;剂量;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low-dosespiralCTandconventionaldosespiralCTinearlyimagingdiagnosisoflungcancer.Methods97patientswithearlylungcancer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n=49)andcontrolgroup(n=49).ConventionalspiralCTscanwasusedinthecontrolgroup,andlowdosespiralCTscanwasusedintheobservationgroup.Results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imagequality,numberofnodules,averagesizeandmaximumdiameterbetweenthetwogroups(P>0.05).Noduledetailsandminimaldiameteroflungcancernodule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indexes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imagequalityobtainedbylowdosespiralCTisalittlepoor,butitismuchlowerinreceivingdose,andcanmeettheneedsofclinicalexaminationanddiagnosis.Keyword:HelicalCT;Earlylungcancer;Imaging;Dose;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每年大概有120万新发肺癌病例.约7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己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其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现阶段,尚无特异性方法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1].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水平的进步,有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将影像学检查手段—螺旋CT于肺癌早期患者的诊断鉴别中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而言,价值显着[2].但是,不同剂量的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探究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影像学检查诊断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本文特就2016年1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影像学检查的早期肺癌患者97例,就早期肺癌影像学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展开探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选2016年1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早期肺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97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男39例.女1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64±2.38)岁,其中具有4年或4年以上吸烟史的患者32例,具有家族患病历史5例;观察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55.63±2.36)岁,其中具有4年或4年以上吸烟史的患者31例,具有家族患病历史6例;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基本数据资料的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不明显(P>0.05),符合实验分组的比较标准.该试验研究在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进行.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区间18~75岁;(2)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2)合并患有严重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3)对检查方式不耐受;(4)意识不清楚,无法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5)不符合纳入标准者.1.2.方法1.2.1.检查方法参与此实验研究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均应将胸前佩戴的饰品摘下,实施操作者,应将正确的呼吸方式向患者讲解.该检查操作中,所使用的扫描仪为16排螺旋CT.常规机量螺旋CT于对照组使用.扫描预设值:扫描电压120kV,电流100mA,层厚10mm,螺距1.0,重建层厚5mm,层间距5mm.由胸口向肺底部进行扫描[3];低剂量螺旋CT于观察组使用.所谓的低剂量,主要是指扫描预设值在80mA左右的CT扫描.扫描预设值:扫描电压120kV,电流80mA,螺距1.5,重建层厚度为3mm,层间距离为3mm,扫描范围及其其他检查操作方式均与对照组相同[4].1.2.2.图像分析表两组肺癌结节检出情况比对在未将准确的CT扫描参数告知的前提下,选取我院资深的CT诊断医师2名,对检查所获得的图像进行独立阅片.若择选的两名医师对诊断结果存在异样判断,则应该由第3名医师介入,对片子进行分析,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5].阅片过程中,所提取的有效信息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1)病灶的部分.大小.密度及其边缘;(2)影像中所展现的肺部血管状况,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应格外关注:伪影现象.血管构造清晰度.最扫描时剂量长度(DLP).1.3.观察指标对两组影像学检查的肺癌结节检出情况.肺癌检出率以及一般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其中,一般情况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有效放射剂量.DLP以及图像质量;肺癌结节检出情况主要涵盖以下几项指标:结节大小.直径.数量等.肺癌的诊断均按照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评定,全部经手术切除或活检病理证实.1.4.评价标准图像质量评判依据:优:图像中不存在伪影现象;良:存在伪影现象但是对诊断结果无影响;差:存在伪影现象,且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有效放射剂量:采用通用公式计算,E=K.DLP;其中K为转换参数,K为0.017mGY.cm.1.5.统计学处理借助SPSS21.0完成纳入实验研究数据的比对,计数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检验方式为χ2;计量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为t;设定P<0.05,为统计学差异成立的必要条件.2.结果2.1.肺癌检出率以及一般情况对照组检出肺癌12例,肺癌检出率25%,观察组检出肺癌14例,肺癌检出率28.57%,组间对比差异显着(χ2=4.014,P=0.037);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9.80%,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7.5%,组间对比差异不显着(χ2=2.140,P=0.097);观察组DLP为(40.37±2.56)mGY.cm,对照组DLP为(52.57±3.80)mGY.cm,组间对比差异显着(t=11.038,P=0.001);观察组有效放射剂量为(0.67±0.02)mGY.cm,对照组有效放射剂量为(0.86±0.04)mGY.cm,组间对比差异显着(t=10.021,P=0.001).2.2.肺癌结节检出情况两组在结节数量.最大直径以及平均大小指标上,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但是在肺癌结节最小直径指标上,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详细数据资料见表.3.讨论近些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以及家属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肺癌的发病早期并不存在明显的征兆和临床症状表现,这也是导致肺癌患者早期诊断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导致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被不断的向后延迟,因此,大部分患者一旦发现患病已是晚期,错过了接受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选择适宜的方法对肺癌早期进行科学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而言,尤为急迫和重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CT诊断方式也在逐渐的趋于完善.CT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放射诊断方式,相比较那些具有侵入性的诊断方式而言,对患者不会产生任何创伤,安全系数较高,同时,CT诊断能够利用专业设备,将患者的肺部状况清晰地显示出来,包括肿块.壁斑.周围组织病变等,医生只需查通过对所得图像进行仔细查看,便可以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因此,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所以现阶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在笔者的此次试验探究中,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后可知,在影像图像质量.结节数量.平均大小.最大直径指标上,两组组间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但是,在有效放射剂量.DLP.肺癌检出率.结节细节情况及其肺癌结节最小直径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分析上文中笔者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针对行肺癌早期诊断患者,虽然低剂量螺旋CT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稍差,但是,患者在接受剂量上却明显更低,同时,一样可以满足患者临床检查诊断所需,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着.参考文献:[1]徐智勇.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影像学检查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7):89-89.[2]陈亮.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诊断早期肺癌方面的临床价值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50-51.[3]闫忠,王云俊,许海英,等.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筛查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108-109.[4]程安水.低剂量螺旋CT扫描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95-96.[5]方永雄.肺癌患者早期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血清p53抗体检测联合诊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5,36(5):891-892.
比差异不显着(P>0.05);在有效放射剂量.DLP.肺癌检出率.结节细节情况及其肺癌结节最小直径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稍差,但是,患者在接受剂量上却显更低,且可以满足临床检查诊断所需.关键字:螺旋CT;早期肺癌;影像学;剂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