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比索洛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降脂.利尿.吸氧.扩血管,严重者给予止咳平喘.抗感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明显提高,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肺动脉压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缓解心力衰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比索洛尔;临床疗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类型,其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动脉血管.胸廓.肺组织等发生慢性病变进而影响肺功能,增加肺动脉压力,使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1].心力衰竭则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心肺功能日益衰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使用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比索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其对β1受体选择性远高于用于心脏病治疗的药物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2].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比索洛尔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58岁~78岁,平均年龄(62.82±4.01)岁;病程2年~9年,平均(6.02±1.41)年;心功能分级Ⅱ级33例.Ⅲ级19例.Ⅳ级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60岁~79岁,平均年龄(63.08±4.61)岁;病程2年~8年,平均(6.12±1.05)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9例.Ⅲ级21例.Ⅳ级6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具体包括利尿.降脂.吸氧.扩张血管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等,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祛痰.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1.25mg/次,1~2次/d,持续用药1周观察患者病情,若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耐受性加大剂量至5mg/次,1次/d,连续用药4周~5周.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肺动脉压等心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肺部炎症.啰音完全消失,无水肿.紫绀.颈静脉怒张等症状,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患者肺部炎症.啰音基本消失,水肿.紫绀.颈静脉怒张等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现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HR.EF.LVEDd及肺动脉压等指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EF明显提高,HR.LVEDd.肺动脉压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2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s)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t1.P1为2组治疗前比较检验值,t2.P2为2组治疗后比较检验值.2.2.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3.讨论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最终阶段,患者生存质量随着病情发展明显下降,且预后效果差.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呼吸衰竭等症状,患者肺动脉压升高,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加;同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进而又加速肺动脉压的升高,造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加剧.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改善心室重构,进而增加内源性抗肾上腺素的效应;使心肌β受体密度增加,发挥延缓及逆转心肌重构的效果.同时β受体阻滞剂可以拮抗交感神经系统和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因子,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有文献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化有着密切关联,而β1受体是参与心力衰竭的多种肾上腺素能受体之一,其在心力衰竭进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便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标准药物.比索洛尔是一种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药效长,具有较好的细胞膜稳定性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4].其对血管.支气管平滑肌β1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力;而对β2受体亲和力很低,因此该药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会对呼吸道产生阻力,也不会影响β2受体调节的代谢平衡;同时,比索洛尔能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作用,在心血管疾病恶性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阻断效果,进而有效改善心室重构,增加射血分数,降低肺动脉压.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患者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比索洛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孙婷,袁连红,余伟杰.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9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5):2158-2159.[2]余勋.富马酸比索洛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脑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9):2158-2159.[3]李莉,卫曼曼,卢志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55-57.[4]何小君,罗贵全,邓学军,等.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96-98.
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明显提高,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肺动脉压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缓解心力衰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比索洛尔;临床疗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