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急诊科中比较常见,起病快.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脑血管破裂后出血或者形成血栓往往是其致病因素[1-2].如果患者延误治疗病情危重时,会引起意识障碍或者肢体瘫痪,对患者的生存健康极为不利.因此,探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2年9月~2015年4月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38~77岁,平均年龄(48.4±2.6)岁,基底节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干出血5例,小脑出血4例,脑室出血4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为37~78岁,平均年龄(48.1±1.3)岁,基底节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干出血9例,小脑出血5例,脑室出血3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无特别禁忌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颅内压血压骤升,起病急,同时伴有肢体瘫痪和昏迷的迹象;(2)患者具有感觉性障碍或交叉性瘫痪或脑神经周围性损害等,但不存在昏迷现象[3];(3)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潮式呼吸.叹息样.吹气等呼吸紊乱;(4)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瞳孔缩小.若患者符合上诉标准,即诊断为脑出血.1.3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患者血压.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给药:胞磷胆碱0.5g.一天1次,甘露醇20g.甘油果糖250ml,一天2次,以避免脑组织损害,同时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至平衡,也可进行脱水以降低颅内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依达拉奉30mg+盐水100ml,以适当速度在30min内静滴完,一天2次,持续治疗14d.1.4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标准:(1)治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幅度在91%~100%,且CT结果显示血肿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失.(2)显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幅度在46%~90%,且CT结果显示血肿消失,临床症状消失.(3)有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幅度在18%~45%,且CT结果显示积血低于5ml,患者仍存在意识及肢体障碍.(4)无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幅度低于18%,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在患者治疗后的第10天.第20天分别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估.1.5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分析处理选择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36.67%(11/30),显效率33.33%(10/30),有效率23.33%(7/30),无效率6.67%(2/30),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治愈率13.33%(4/30),显效率23.33%(7/30),有效率26.67%(8/30),无效率36.67%(11/30),总有效率为73.33%(19/30).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4.7±4.2)分.(35.1±5.2)分;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观察组为(19.6±6.3)分.(14.7±5.9)分,对照组为(24.9±5.7)分.(21.5±5.3)分;两组治疗前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由于其治愈困难,困扰着很多人的生活,而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为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患者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面临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快速,可靠,高效[4].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诱发因素比较多,如过度劳累.高血压.过度吸烟,发病急,因此需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5].依达拉奉在临床上目前多用于脑出血.脑水肿.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其分子量比较小,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能够发挥比较强烈的效果,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降低自由基量,为氧及脂性自由基供输氢原子,并可由尿液将形成的产物带出体外,最终促进神经细胞膜稳定,延迟神经细胞死亡,从而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6].此外,在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这是由于依达拉奉参与肝脏代谢所导致的.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3.33%,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可见,常规治疗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1]陈锋,王玉芬,程坤.5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2):92.[2]李星.5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3):62-63.[3]刘书芳,闫丙川.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因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6):50-51.[4]任丽云.78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27):104.[5]丘玥,陈宁.急性脑血管病发病诱因228例临床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8):35-36.[6]赵富兰.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200-20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3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