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原因,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1].目前,心脏骤停患者多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其治疗的目的不仅是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微循环,还能帮助患者完成脑复苏.常规方法以心肺复苏集束化方案治疗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对机体免疫水平影响较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2-3].近年来,乌司他丁注射液在部分心肺复苏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为了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50例进行比较治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心肺复苏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2~66岁,平均(41.24±3.26)岁,其中车祸12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肺栓塞6例.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2.09±3.29)岁,其中车祸10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肺栓塞4例.纳入标准:符合心肺复苏临床诊断标准;入院患者中途不转院,能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为其他生理或病理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传染性疾病及意识不清或存在精神障碍者.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心肺复苏集束化方案进行治疗.方法为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心肺复苏抢救,在其恢复自主循环后采取维持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做好继发性感染预防措施,给予患者脑复苏.脱水.降颅压等综合治疗[4].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方法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疾病类型等将10万U乌司他丁注射液(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05)混合在20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推注,每天3次,连续使用7d(1个疗程)[5].3.观察指标:(1)复苏有效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2)免疫功能.分别在入院第2天和治疗结束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10ml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美国BectonDickinson)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6].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珋±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1.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x±s)2.两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CD4+T.CD8+T和CD4+/CD8+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两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比较(x±s)讨论心跳骤停(CA)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有较高的病死率.成功的心肺复苏(CPR)后可以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并且能维持24h以上[7].但是,患者复苏后肾功能损伤危害仅次于心.脑损伤,其发生率高达30.0%,将会进一步加重心脑等器官损伤,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常规方法以心肺复苏集束化方案治疗,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8].近年来,乌司他丁注射液在心肺复苏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该药物属于是一种光谱水解酶抑制剂,患者用药后药物能对胰蛋白酶产生相应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对糜蛋白酶等水解酶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9].同时,乌司他丁注射液还对炎症介质的释放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因子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能提高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存率,对脏器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能提高机体免疫,促进患者早期恢复[10].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CD4+T.CD8+T和CD4+/CD8+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4+T.CD8+T和CD4+/CD8+T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乌司他丁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患者免疫功能.综上所述,心肺复苏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曹英俊,查贵智.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心肌功能障患者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12):2374.[2]闵怀臻.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202-01203.[3]赵云腾.对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再认识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8(3):297.[4]王斌,周建华,曹武.乌司他丁量效关系对心肌保护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19(2):191.[5]张汝新,朱杰,王斯闻.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J].中国新药杂志,2013,26(1):263-264.
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对机体免疫水平影响较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2-3].近年来,乌司他丁注射液在部分心肺复苏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为了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50例进行比较治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心肺复苏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2~66岁,平均(41.24±3.26)岁,其中车祸12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肺栓塞6例.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2.09±3.29)岁,其中车祸10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肺栓塞4例.纳入标准:符合心肺复苏临床诊断标准;入院患者中途不转院,能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为其他生理或病理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传染性疾病及意识不清或存在精神障碍者.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心肺复苏集束化方案进行治疗.方法为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心肺复苏抢救,在其恢复自主循环后采取维持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做好继发性感染预防措施,给予患者脑复苏.脱水.降颅压等综合治疗[4].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方法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疾病类型等将10万U乌司他丁注射液(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05)混合在20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推注,每天3次,连续使用7d(1个疗程)[5].3.观察指标:(1)复苏有效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2)免疫功能.分别在入院第2天和治疗结束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10ml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美国BectonDickinson)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6].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珋±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1.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