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先锋戏剧思凡研究

孟京辉是中国先锋戏剧史上的领军人物。孟京辉以“反叛、前卫、时尚”等标签为其创作理念,其戏剧以表现反抗现实社会压迫,追求内心自由最为经典。笔者将着重研究《思凡》这一作品,以其角色塑造为出发点,详细介绍其舞台呈现中的剧情、群体形象、语言、舞美设计,全面剖析这一作品。通过研究可以使喜爱本作品的观众更加深入的理解先锋戏剧及《思凡》这一作品,对先锋戏剧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为先锋戏剧在舞台上的呈现提供更好的依据和标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思凡》的诞生1
(一)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2
(二)由昆曲到先锋戏剧2
二、《思凡》的主要角色分析3
(一)赵色空的角色分析3
(二)本无的角色分析4
(三)马夫的角色分析4
三、《思凡》的舞台呈现4
(一)蒙太奇式的拼贴剧情4
(二)群体形象在舞台中的运用5
(三)轰炸机式的爆炸语言6
(四)反叛常规的舞美设计6
结语7
致谢8
参考文献9
孟京辉先锋戏剧《思凡》作品研究
引言
先锋戏剧《思凡》1993年第一次在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中国先锋戏剧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并活跃在中国各地的舞台之上。本部作品不论是对戏剧的理论家还是戏剧表演者来说都是乐于去研究和塑造的对象。《思凡》这部经典之作成为中国各地戏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且多次运用于多个电影版本中,至今一直受到先锋戏剧爱好者的好评。笔者通过对《思凡》这一作品历史背景的研究、角色分析以及先锋戏剧在舞台上的呈现为研究方向,以此来更深层次的探析这一经典作品。帮助孟京辉的先锋戏剧爱好者更加深刻理性的认识理解《思凡》这部作品。
一、《思凡》的诞生
(一)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
《思凡》是孟京辉的一部典型的先锋戏剧作品。建国以后,中国的政局仍旧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处境。中国文艺界一直处在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之中,那时的戏剧作品被官方所控制,沦为了政府宣扬“红色思想”的工具。[3]导致形成了当时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们只能看八个样板戏的局面,整个国家戏剧创作的健康发展受到了阻碍,也大大影响了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文艺界渐渐复苏,戏剧界也慢慢了恢复活力,逐渐从万马齐喑的氛围里跳脱出来。艺术家们对西方艺术新鲜血液的不断吸取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审视,使中国的文艺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大潮。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被点燃,艺术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其中一些极具反叛传统精神的先锋戏剧也破茧而出。孟京辉就是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跃入国民的眼帘。[4]
生于六十年代的孟京辉,经历了社会的大变革,体验了其中的苦味与辉煌,对改革开放有着最深的感触。当时正处于二十多岁的青葱年华,孟京辉身上有着当代年轻人的满腔热情和一身的叛逆精神。在校期间,孟京辉对西方荒诞派戏剧产生了兴趣,并不断地模仿与创作荒诞派戏剧,且为此深深着迷,还创办了自己的剧团。先锋戏剧作品《思凡》就在“穿帮剧团”的襁褓下诞生了。此剧一经上演,就在当时的戏剧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此后,孟京辉以一种桀骜不驯的反叛姿态,大张旗鼓的在摸索中国先锋戏剧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孟京辉的《思凡》是由中国传统折子戏和西方名著小故事嫁接构成的。[5]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尼姑和尚耐不住佛门寂寞,双双逃下山去。第二个故事描述了一个意大利青年为幽会情人,夜里潜入女孩家受到女孩父亲的百般阻挠,却还是如愿以偿。而父亲却弄巧成拙,不仅没看住女儿,还让自己的妻子跟青年的同伴温存了一夜。第三个故事讲述了国王的马夫对国王的妻子起了爱慕之心,设法与王后幽会,被国王发现后追杀,又想尽办法脱身。表面上,这三个故事无论从时空,空间上都没有交集,但孟京辉却用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让这三个故事融合在一起,叙述对爱情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抗。
(二)由昆曲到先锋戏剧
先锋戏剧《思凡》是由中国著名的昆曲《思凡双下山》为主线,意大利作品《十日谈》里的两篇故事为辅线,再运用蒙太奇式的手法拼接而来的。其中主线是由为人所熟知的昆曲《思凡双下山》改编而来的。该剧目是明清时期创作的《孽海记》中的一折,深受当时佛教教义的影响。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被统治者作为治世的工具。其所信奉的教义也已经深入人们的骨血当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着深远的影响。佛教推崇人们心地清净,克己寡欲。但在《孽海记》创作之时,正值经济繁荣发展的盛世,百姓的思想也逐渐开放,开始正视人的欲望。《孽海记》中小尼姑与小和尚双双下山追寻内心的渴望的这种反抗精神,正是当时新旧思想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在昆曲的舞台上被人广为流传。
梅兰芳先生第一次学昆曲时的曲目便是《思凡》,他形容昆曲是大雅之物,曲文晦涩难懂,也不容易学。但《思凡》却和其他的曲文有所不同,整篇戏文通俗易懂,没有一个废字,不多一句口舌。[1]这样简洁精炼的剧本深深吸引了梅兰芳先生。面对充满反叛精神的故事,梅兰芳表示这并不是一场滑稽的闹剧,而是一部言之成理,反映社会现状的好戏。《思凡》不仅获得梅兰芳先生的美赞,还广为群众喜爱,是百年间最受国内百姓欢迎的一出折子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孟京辉把这样一个广为人所传唱的折子戏,打着“先锋”的旗号,搬上了先锋戏剧的舞台。[2]此剧目一经演出,在当时的戏剧界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部作品也成了孟京辉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从此,孟京辉也以这部作品为基石,在戏剧创作中充分挥洒他的独特风格。
二、《思凡》的主要角色分析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句俗语在文艺界广为流传。[6]无论是昆曲还是戏剧,《思凡》这一作品被人经久不衰的传唱以及被孟京辉相中后搬上先锋戏剧的舞台,都要归功于作者对其中的主人公,尤其是女主角赵色空的精细打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