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以在宁高校为例

普通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以在宁高校为例[20200505144146]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它印记着民族发展与生存的轨迹,体现着民族精神。在普通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高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意义。研究以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大学为对象进行调查。通过对不同类型高校文化工作者、普通学生和艺术团体成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知、态度,分析高校文化建设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需求,思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校园人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在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可行性办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民族民间舞;普通高校;传统文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一、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的必要性2
(一)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
(二)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2
二、调研结果的分析与问题3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3 (二)认知态度情况3
(三)高校现行推广民族民间舞蹈的情况4
(四)民族民间舞蹈推广活动意向情况6
(五)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
三、对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的建议7
(一)师资方面7
(二)招生方面8
(三)民族民间舞蹈推广载体建设方面8
(四)民族民间舞蹈公共选修课方面9
(五)硬件设施方面9
结语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普通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
——以在宁高校为例
引言
一、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的必要性
(一)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正渐渐流失。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字,艺术等各方面都让我们后人惊叹。而在这当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在中华这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一脉相承,并不断传承,发展。[2]但千百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从出现到被传承一步一步地被淡化、没落,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正慢慢地被一些自娱性舞蹈所替代,西方传播过来的街舞文化逐步发展,逐步替代中国人自己传统的舞蹈。我们自己的民族民间舞蹈正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渐地被淡忘在历史长河中,其文化底蕴也随着更新的时代也逐渐流失。
另一方面,在“人才摇篮”——高校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是未来的趋势。现如今,本科教育在整个社会都已经是普遍现象,拥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已然成为当代社会中的一个大群体,毫无疑问,普通高校也正是输出现代社会人才的摇篮,任何社会形态的形成,都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正以一种精神洗礼的方式教育着国家今天、明天的国家栋梁。要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扎根在当代民众心中,必须从根抓起,将西方不入流的文化扼杀在人才的摇篮里,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才有希望。通过在普通高校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方式在未来将是业界学者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趋势。
所以,在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推广,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途径,在国家未来的希望——高校大学生当中进行已经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当大学生们踏出高校,迈入社会时,还能时刻不忘在校园里感受到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氛围,时刻牢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和义务,
(二)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现如今,高校毫无疑问是国家人才的摇篮,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温馨的摇篮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大和复旦大学先后的几起投毒案令人心痛,云南大学马加爵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事件引人深思。[3]这类事件频发在重点大学的高才生身上,反应出当代大学生普遍责任心贫乏,心理承受能力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过差,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因为高校素质教育不到位?显然不是,如今理论的素质教育已经是各高校教学中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4]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高校还缺少将素质教育付诸到实践当中,缺少将课堂搬到课余的活动中。
而在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
第一,在普通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能够促进大学生美育与德育共同发展。在普通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能够使大学生在高校当中感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气氛,[5]感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带来的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并能在逐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过程中树立了一种对“美”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民族民间舞蹈的推广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形式,大学生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也会逐渐培养爱国、爱民族的主义情感;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团体的成员,在集体舞,双人舞排练中还能提高集体凝聚力,在舞蹈练习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情感的学习方式,以此锻造出他们积极进取的优良品德。[6]
第二,在普通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能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部分舞蹈特长生来说,在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的这种环境中,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发挥自己所长,这样能给这一部分人群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从部分喜好课外学习,却对自己兴趣非常茫然的大学生的角度看,在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实现让他们逐步了解民族民间舞,热爱民族民间舞,学习民族民间舞到最后发扬民族民间舞精神的转变,充实他们的大学课余时间;而对那部分不热爱学习,在大学生活中是在通宵夜店或者沉浸网吧的大学生来说,在高校推广民族民间舞蹈无疑可以让他们在无形当中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精神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活充满朝气。[7]
第三,在普通高校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能够激发大学生个人素养与身体素质协调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美的姿态的表现,是一种优美的传统运动,它讲究的是形态美、流动美以及造型美,在学习它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一种识别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的能力,同时提升了个人的艺术素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练习过程中还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处理动作的协调性,对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能在高校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将素质教育付诸实践。对社会及高校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8]
二、在宁高校调研结果的分析
笔者通过设计问卷(可见附件一),并进行发放调查研究,收回161个有效样本,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在高校中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从高校和学生的需求层面探讨在高校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可行之路。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性别方面,在调查的161个有效样本中,男性64个,占样本量的39.8%;女性97个,占样本量的60.2%。
就读年级方面,在调查的161个有效样本中,大一56个,占样本量的34.8%;大二59个,占样本量的36.6%,大三46个,占样本量的28.6%,大四0个,占样本量的0%。
由此可以看,在本次调查中,呈现女性、低年级学生、文科生的比例较大,而男性、高年级学生以及理科和工科学生所占比例较小的情况。而据笔者调查中了解到的三所高校各项综合比例与此次调查的样本比例对比,无太大差异,因此此次调查具有代表性。
(二)认知态度情况
根据收回的161份有效问卷第04题的数据,笔者做过统计后,发现三所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了解程度大部分停留在不太了解和的层次上,但对民族民间舞蹈完全不了解的比例不大,对民族民间舞蹈很了解、比较了解、了解的大学生微乎其微。
图1是三所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了解程度的条形统计图。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有 28 52.83% 36 64.29% 36 69.23% 100 62.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6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