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念感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排练大戏现代城有感

摘 要本文通过毕业大戏《现代城》中我所饰演的“雪白”这一人物的塑造来探究信念感这一表演元素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角色,年龄层次和生活经历都与我本身有很大的出入。在排练《现代城》的过程中,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观众相信我所塑造的角色是真实的,也就是对于舞台信念感的一大考验。为此我必须让自己充分的了解角色和融入角色,从外部造型着手到设身处地的去感受角色内心的心理活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成为角色成功与否的重要元素。结合信念感和真实感的种种联系,我再磨练角色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感受着信念感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对于一名演员来说,如何去培养信念感,如何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信念感是需要一生学习的事情。
目 录
什么是信念感1
1.1 什么是信念1
1.2 什么是表演中的信念感1
信念感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2
如何在舞台上建立信念感3
3.1 从外部上建立信念感3
3.2 从内部上建立信念感4
信念感与真实感的异同6
4.1 什么是真实感6
4.2 信念感与真实感是统一存在的6
结束语7
致谢7
参考文献8
什么是信念感
1.1什么是信念?
信念,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事物持有一种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相信与坚决执行的态度。从字面上解释,信念就是相信并且怀着确定的意念。
1.2什么是表演中的信念感?
著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这样说过:“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演员只有在达到这一步以后,他才能接近他所演的角色,开始和角色同样地去感觉。”[1]
上述所说的这种演员所要达到的状态,就是信念感。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术语,是一种表演元素。它的概念是说一个演员对所要表演的剧情中虚构的一切有真情实感,并真诚相信。信念感是一门技术。就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表演的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让观众感受到你所塑造角色的生活化和真实化。作为一个演员来说,如果能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让自己所塑造的角色鲜活而真实的去存在于舞台所规定的情境之中,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如此才能为自己将要塑造的人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信念感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
“在舞台上产生‘第三者’的自我状态,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置身戏外,过于理智的对待表演。于是乎他呈现在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便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躯壳。塑造的角色僵硬,刻板,无法活起来。”[7]吴斯珩所提到的这种类型的表演创作显然是失败的,不成功的。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第三者”式的表演状态呢?
我的表演老师曾经这样告诉我,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你的表演失去了“生活感”,也自然就不会有人去相信你所塑造的角色是真实的。
举个例子来说,在我扮演“雪白”这个角色的时候,有一个规定情境是我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手中的“孩子”只是一个道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婴儿。如果我只是把这个“孩子”当做是一个道具,只是呆板的抱着他,只会让观众觉得我的表演是做作的,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刚生下孩子的母亲。而当我把手里的道具就当作一个真实存在的婴儿,温柔的望着他,慈爱的抚摸他,通过一系列的充满信念的表演直接就给观众传达了一种真实而又亲切的感觉。
所以说在舞台上,有些规定情境都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如果表演中缺失了信念感,也就无法使得舞台上出现的一切令人信服。因此对于演员表演的创作过程里,强烈的信念感是支撑起演员创作成功角色的最大动力。
如何在舞台上建立信念感
在舞台上,“演员的任务就在于能够‘以假当真’,‘弄假成真’,把这种艺术虚构创造成为让观众相信的艺术真实。”[2]由此,我就需要开始探究如何在舞台上去建立起信念感。
3.1从外部上建立信念感
3.1.1从人物造型上
在舞台上,除去舞美等一系列的外部特效以外,演员的外部造型塑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成功的造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的信念感得到增强和体现。
在我饰演“雪白”这个角色的时候,首先我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孕妇,我也没有过任何类似的经历,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令人相信的真正的孕妇呢?由此我开始观察生活中的孕妇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们挎包的姿势等等。当我换上戏服,在孕妇裙里塞上准备好的道具假孕肚站上舞台时,首先让观众一目了然,相信了我确实是一个孕妇。于是借助着服装造型上的感官刺激,我的信念感开始渐渐增强,我慢慢的开始相信自己就是一个孕妇,可以说在人物塑造上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3.1.2从人物动作上
熊磊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在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是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创造出舞台行动的过程来完成的。”[5]
我所饰演“雪白”这个角色是一个怀有身孕的30岁女人,孕妇和普通人除了外形上的不同,还有就是走路姿势和神态的不同。由此我开始观察生活中的孕妇走路的姿势以及他们下蹲的习惯等等。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孕妇走路时有扶腰的习惯,走路时步履稍显沉重,身体会自然向后微微倾。我的戏中其中有个情境是我在怀孕的状态下去捡起地上的一个东西。对于孕妇来说,下蹲这个动作是不容易去做的,更别说像正常人那样麻利迅速的蹲下再站起,掌握了这点之后,我开始反复的练习和调整,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个孕妇,我的一举一动都慢慢的像真实生活中的孕妇开始靠拢,最终成功的把握了下蹲时扶腰弯腰的尺度,使自己的表演变得更加真实。
3.2从内部上建立信念感
3.2.1发挥并运用想象力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在他的作品中这样说过:“舞台动作必须在内在意义上来理解,舞台上的外部动作固然能娱人心目或使人激动,而内部动作则能感染抓住并支配我们的心灵。”[1]
想象力对演员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项天赋,正如闫泽民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表演创作过程中的信念感和想象力是一对相辅相成又互相影响的重要元素。”[8]因此在对待我们所不了解的角色经历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想象,也就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去进行一次模拟的虚构。而所谓的想象,“就是根据自己对生活上的感受去进行虚构的一种能力。”[10]
因此我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开始想象自己就是“雪白”,我想象着“我”离开农村初来城市时的懵懂和憧憬,直到现实把我的理想击个粉碎,我开始一步步带着越发崩溃的情绪走向绝望的边缘。其实我并不是个如假包换的农村女青年,也从来没有经历过怀孕这件事,也并不能在被丈夫抛弃后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悲怆和绝望的情绪。通过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我慢慢地感觉到自己离角色越来越近了,可以说再一步一步的和角色合为一体,当我站在舞台上,所表达和流露出的感情也就慢慢变得鲜活而又真实起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