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梅派艺术”是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旦行京剧表演艺术形式,他是基于前辈艺人对京剧表现形式的创造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发展,但它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遭遇了许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调查法具体区别了梅派艺术和传统京剧,指出了梅派艺术在发展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希望对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从而使之能更好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一枚高贵靓丽的戏剧艺术瑰宝。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梅派艺术的开创以及与传统京剧的区别1
(一)梅派艺术的开创1
(二)梅派艺术与传统京剧的区别2
1.在唱功方面2
2.在念白方面2
3.在做工方面2
4.在武打方面3
(三)国内对梅派艺术的研究和评价3
二、梅派艺术传承与发展状况及问题3
(一)梅派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状况3
(二)梅派艺术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4
(三)梅派艺术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4
1.观众趋于老龄化4
2.流派的传承不被重视4
3.停步于经典剧目,令人乏味4
三、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方案5
(一)扩大受众面5
(二)提高政府以及群众对于流派传承的重视度,培养杰出人才5
(三)题材不断创新6
结语6
致谢6
参考文献7
论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引言
中国戏曲艺术从它本身的构成形式而言,有着独特的系统艺术符号体系,这让它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任何戏剧类别区分开来。由于科技发展的迅速使得传统戏曲艺术越来越不受到重视,戏曲爱好者群体日渐减少,在国内外的戏曲研究群体当中中国戏曲所占的研究比重不断降低。因而形成了“传承群体减少”“传承形式单一”“发展模式受限”“发展途径被阻”的严峻形势。梅派艺术作为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传统戏曲文化当中的瑰宝而存在,它的地位弥足珍贵,因此梅派艺术的传承、推广、发展等问题尤为重要。
一、梅派艺术的开创以及与传统京剧的区别
(一)梅派艺术的开创
梅兰芳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梅派”艺术,其特点是从没有特点中来体现的。他所创造的“梅派”道路,也和其他流派创造者一样,先是走承师之道,而后在承师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道路。就以承师来说,他从吴菱仙所学的戏,基本都是京剧青衣应工的开蒙戏,从陈德霖、王瑶卿等学的也都是规规矩矩的传统老戏。后来又经过自己加工入了化境,不险不怪,如浑金璞玉而无圭角,其实骨子里处处和别人两样,另有风标特色。他结合了观众的反馈以及对自己表演方式的理解,推陈出新改进原有的表演核心,最终糅合出了名震世界的“梅派艺术”。
(二)梅派艺术与传统京剧的区别
相较于传统京剧的表现形式,梅派艺术的特点是以“不强调特点”来体现的。[7]它区别与“程派”对于女性那份忧愁和悲伤的跌宕起伏,“梅派”往往更多的是在于体现剧本人物的英武和卓然,以其荡气回肠的气势征服观众。[2]
梅兰芳先生创立的梅派艺术有着种种引人入胜的特质,主要是在“唱、念、做、打”这四个方面上均开辟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河,较之传统京剧做了许多细节上的创新:
在唱功方面
梅兰芳先生多年苦练,在唱功上形成了高亢清冽、圆润甜美两种风格迥异的唱腔。可以说梅兰芳对于唱功的理解达到了当代京剧艺术家的巅峰,他在唱功上追求完美,以音色饱满,绝不气馁懈音而著称。[3]梅派唱腔的变革独特之处,便是揉化无痕,融合进人物自身的心绪情感,进行具体的细腻处理。他以人物感情和剧情需求为首要目的,设计出悦耳动听清理舒畅的唱腔,不论是婉转靡靡之音或是激烈昂扬之曲都句句发自肺腑、感人至深。梅派唱腔的革新之处便是在于揉化无痕,结合剧本任务的思想感情给予不同处理。梅派艺术为不断涌入的新晋后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源。它第一次创立了和谐美妙的二黄和西皮的慢板、原板、二六、快板及二黄的曲调,使得旦行声腔领域有了更大的延伸扩展以及内涵的丰富。
在念白方面
在念白上,梅兰芳先生考虑到传统念白和京白并不能使观众深刻理解剧情意义,开创了以适度自然为核心,抑扬顿挫句读分明为韵律主体的艺术化生活语言。念白与身、手、步法和面部表情融为一体,更加准确且平和地诠释了剧中角色的悲喜与哀乐。念白通过梅兰芳的创新,情感更加饱满,演员表演更加立体化真实化。在部分戏中运用的韵白让生活语言艺术化,一切变得自然而和谐,湖广韵、尖团字的使用化于无形,丝毫没有矫揉做作的痕迹。而于其他部分戏中运用京白,依据人物身份恰如其分的处理其身、手、步法、面部表情,让人感觉宛如自然,如沐春风。梅兰芳研究出诸多缓慢唱腔。尤其实在时装戏的表演中,白话语调变得通俗寻常,使其同传统剧的念法唱腔区别开来。
3.在做工方面
在做工上,梅兰芳经过多年表演,自己悟出了一套以“融圆”为核心的程式动作。这些程式动作起初只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表演,尔后渐渐融合了生活内容,脱离了原本的僵硬,使程式动作本身进行了艺术上的升华。[4]梅兰芳演戏时的身段无其不美便是因为他将舞蹈动作及生活动作均圆融地加入到了程式动作之中,绝不生搬硬套,给观众以美的感受。?梅兰芳早期的表演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表演方式,而这样的程序表演方式源自于历代舞台艺术的继承及时代发展所限。如今梅派的精彩绝伦的表演方式,源自于梅兰芳先生后期对表演动作数年的诸多艰辛摸索,为舞台表演注入了更多的创新多彩的生活内容。立足于人物身份和剧情,对身段的变化发展给予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就连人物出场、性格、心情等都要进行百般斟酌,从而确定最适合的舞台表演动作,以更准确完美地展现剧情中人物。
4.在武打方面
花衫以干净、精准、漂亮为主要打法,这让它同武旦、刀马旦区别开来。梅兰芳在打法上追求利落,从不拖泥带水。采用美学上的画面对称,结合昆曲当中的舞蹈,以婀娜的身子体现出人物的矫健。所以说梅派的打法是以舞蹈和武行结合所创造出的独特打法来迎合观众的审美趋向。脱离了传统打法的生硬、滞涩感。梅的武打戏,尽管以“率”、"美”为轴,但在《抗金兵》中“起霸”、“水战”的场面中,他精准掌控表演分寸,将舞舞蹈、打身段、熔昆、京、舞、武于一体,因剧中人物的心绪情感、身份地位不同而不同。花木兰虽与梁红玉等同为女儿身,但其特征是替父从军女扮男装,从开打方式就已区别开来,并非武小生的“勇猛”,而是英勇”。所以说,梅派的武打是以舞、武结合,是在“王派”的基础上,又发展为舞多武少的打法。所以说,梅派的武打是以舞、武结合,是在“王派”的基础上,又发展为舞多武少的打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