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大戏创作中形体的重要性(附件)

摘 要 形体是戏剧的根基。对演员来说,形体动作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形体动作是进行表演的基石。形体学习的目的是让演员利用肢体动作去刻画人物形象。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必须要达到灵活可控和良好的表现情感的基本要求。形体动作在实际学习中包含形训、表演、创作三者。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培养演员借用形体动作演绎出剧情。本文通过准确、深刻、科学地分析舞台形体的定义、特点,以及探讨形体与规定情境的关系,进而系统地探索更符合表演创作规律的舞台人物形象创作方式。
Key words: stage form; context; character 目 录
第一章 舞台形体的特点 1
1.1什么是舞台形体 1
1.2舞台形体的特征 1
1.3舞台动作的三要素 1
第二章 组织动作的外化手段——强调体现 3
2.1看得见的形体动作 3
2.2组织动作要遵循生活逻辑 3
第三章 组织动作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 4
3.1人物形象的创造在组织动作的过程中完成 4
3.2组织动作不是个体行为的我行我素——交流与适应 4
3.3组织动作要实现性格化 4
结束语 5
致 谢 6
参考文献 7
第一章 舞台形体的特点
1.1什么是舞台形体
形体动作:指的是在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通过利用其外部肢体(五官、躯体、四肢)力量中可以看得见的形体动作。演员的形体表演不是靠简单的机械动作来表现,而是利用有机的并且具有其目的性的表演,这些动作必须要有着一定的顺序、能够生动反映所饰演角色的性格。人的形体动作都会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连,形体动作一般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演员的形体动作必须要符合人物的思维特点和性格特征,动作的表演一定要在剧本所限制情境里。演员要想把剧本上的角色变成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让其具有自己的特点。演员要想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除了要有比较形象和美观的形体动作,还必须具备较为正确、美观的形体姿态外,演员还必须对人物进行深入理解。此外,演员所表演的动作要符合剧情的发展,体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舞台形体的特征
形体动作表演包括:简单的生活化形体表演和夸张化的动作表演。演员的表演应该做到让观众看不出在表演,演员的表演应该与日常生活中人物活动一样生动逼真,表现得比较自然。例如,话剧<<民生巷11号>>中老马,老于,老肖三位演员在话剧的表演上体现了较高水平,其表演给观众感觉比较真实。此外,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丰富人物形象的夸张表演风格也是表演常用的手段之一。这种表演风格的特点是利用灵活形象的形体动作,以夸张的漫画式动作来进行表演。这种表演风格对人物的夸张是以细致的观察生活并进行科学细致的提炼为基础的。表演要符合人物心理的发展,此外演员必须细致对待夸张的表演,让自己的动作真实可信。例如,香港喜剧演员的代表周星驰的一系列无厘头表演风格,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极大震撼。
1.3舞台动作的三要素
在舞台上,演员必须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至于设计创造出怎么做。构成舞台动作三要素分别是:做什么即任务;为什么是目的;怎么做是适应。做什么:指完成任务的动作,意思是眼前要做什么?人们的所有动作总会是在有一定任务的前提下才会完成的。任务是动作的主要目的,所以动作又是完成所有任务的主要体现。演员为了达到任务的目的就必须准确地把握行动的精髓,任务是调动演员积极行动的根本所在,完成各种目的不同的任务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动作。一定要准确而敢于积极大胆的想象地抓住剧作中所提供的任务,才是正确表演、正确行动的前提。为什么:是指动作的目的如何完成。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目的需要。动作的目的不同,其具体的表达内容方式也会完全不同。演员在处理动作时必须要弄清楚任务和目的的关系。目的不同,动作也就会不同,动作时的心情及其心理状态和动作的节奏,以及进行方式的处理也就不一样。怎么做:指要以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完成动作。为了要达到任务的需求(做什么),就必须采取出其具体的动作与方式,而这又必须根据动作的目的(为什么)。怎么做就是依据不同的情境:而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人物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动作内容和方式。怎么做必须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人物完成相同的任务将出现不同的结果。具备以上两点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最具体的“怎么做”方案。动作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是构成完整动作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二章 组织动作的外化手段——强调体现
2.1看得见的形体动作
演员在进行心理行动时所依靠两大支柱为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形体动作包括神态、动作、表情等等。在表演中,演员应该充分运用自己多元的形体动作去发挥,去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要善于从生活中观察,同时在表演中努力去寻找与探索出能够十分鲜明地展现出人物心理行动的形体动作。
2.2组织动作要遵循生活逻辑
演员在舞台上应该是生活里活生生的人,也就是说,必须遵守生活中的逻辑和天然的合理的规律,在角色所处特定的情境中真实地感觉、思考、动作。角色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逻辑;而生活逻辑就是:导演和每一个人物还有各艺术部门之间的相互动作逻辑,目的把人物的艺术规律展现出来。演员如何把握好人物的动作,就必须学习和掌握舞台角色动作的核心和技巧。演员在创造角色时,不仅要遵循人的逻辑,还必须遵循剧作、导演以及一切艺术创作所需要的逻辑,并将这一切逻辑有机地组织到角色的艺术逻辑中去。这就是组织人物动作所要遵循的生活逻辑。
第三章 组织动作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
3.1人物形象的创造在组织动作的过程中完成
演员的职责就是塑造鲜活而生动的形象。演员的完整动作,发挥出动作的艺术内涵,不仅仅靠掌握好动作的三要素,而是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即动作的限定情境;动作与思想情感;动作与矛盾冲突;动作与性格魅力等等。表演艺术是用行动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是以人物的动作为基础的,而动作永远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它即有占有空间的一面,又非常具有直观性;它又在时间上具有持续过程的一方面,所以具有可持续过程性。
3.2组织动作不是个体行为的我行我素——交流与适应
交流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发生的思想情感、动作意志而产生的相互碰撞、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包括演员的自我交流和观众的交流,以及电影创作中的无对象交流等。适应则表现演员在完成动作时与对手之间发生的各种不同反应,从而影响对手表演的一种技能。交流与适应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帮助演员在完成人物动作过程中,真实准确地体现形体动作的表演技巧。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内外部创作素质,特别是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信念感以及形体与语言上的表现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