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演员表演艺术中的信念感(附件)【字数:4888】

信念感是演员表演创作中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对表演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立足于此,首先概述了信念感的内涵及重要地位,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信念感在演员表演中的作用,包括增加真实性、划分层次性、增强感染性,最后就信念感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诸如想象力、感受力以及对动作的把握。
目 录
第一章 信念总述 1
第二章 信念感概述 2
2.1信念感的概念 2
2.2信念感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2
第三章 信念感对表演的重要性 3
3.1增加真实性 3
3.2划分层次性 3
3.3增加感染性 4
第四章 演员信念感的培养 5
4.1想象力 5
4.2感受力 5
4.3动作的把握 5
结束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 信念总述
表演创作是演员根据剧本要求,在整理、总结、提炼、升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演绎活动,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演员需要借助各种表现形式以及表演手段将原本不存在的角色真实地呈现出来,从而使观众产生认同与共鸣,也就是说,真实性是演员表演创作的核心目标。表演创作虽然以演绎真实为目标,其本质却是虚拟的,演员与角色之间缺乏天然的联系,如何在虚拟的前提下去创造出真实的人物,是表演中的难点所在,也是衡量演员表演效果的主要标准,信念感则是演员表演创作中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它能够让演员暂时性地淡忘本我,将镜头或舞台前的生活视作真实生活,从而将角色细微的感受、情绪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换言之,信念感是演员在虚拟中建构现实的催化剂。文章立足于此,就演员信念感在表演创作中积极作用做了相应的探究。
第二章 信念感概述
2.1信念感的概念
信念感是前苏联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体系中的术语之一,它源于演员内心,服务于剧本需求与角色创造。信念感的字面意思指“相信、信念”,作为一种表演技术,它指演员真诚地相信剧本中所虚构出来的环境、事件、人物关系,并力图真情实意地表现角色言行举止、情绪反应等内容的技术。就演员的表演而言,他首先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须在心理上“相信”外界虚拟的环境、事物、角色为真实的或确定的,摆脱“表演”的想法,然后,自然自然地将自我从身体、思想中剥离出来,植入到所扮演的角色当中,从而使自己与角色成为舞台或镜头前的结合体,最终实现表演艺术的真实性,感染观众。换言之,信念感是演员真实表演的内心信念。换言之,没有这种信念感,也就失去了舞台上的真实,难以成为真正的表演艺术。
2.2信念感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无论何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一定的艺术虚构,表演艺术更是如此。信念感作为表演技术之一,它在演员的表演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演员表演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基石,也是提升演员表演层次的核心要素。首先,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反应时,往往是由于外部事件的刺激,比如多年未见的老友突然相遇,必然会产生高兴的情绪,又如钱包或其他物品丢了,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等,舞台上或镜头前的刺激都是虚构的,它难以对演员产生真正的刺激,因此,演员在表演中会经常出现“游离”的状态,而信念感则是将这种虚构的刺激转变为真实的刺激的媒介,同时也是演员表演的基础;其次,就表演艺术而言,它分为形似、神似两个层次,其中形似较为容易,演员仅仅需要按照剧本要求完成仪式性的表演流程则可,而神似则较为困难,它需要演员在动作、神态等细微处流露出角色心理状况、情绪起伏等要素,从而使其更具真实感、可信度。以《大闹天宫》这出戏为例,饰演孙悟空的演员,无论金箍棒是用铁做的,还是用纸糊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演员自身相信这样一场打斗真实存在,并且在打斗中表现出真实的态度和情感,这对于演员表演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章 信念感对表演的作用
信念感之于表演而言,是灵魂与灯塔,它不仅能够使演员真实地表演下去,也是提升演员表演技艺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信念感对于表演的作用有以下三点:
3.1增加真实性
表演创作指演员借助动作、表情或演唱等形式来传递情感、塑造角色,进而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当前,关于表演创作的界定有很多,简言之便是“假戏真做”四个字。“假戏”指的是表演创作的虚构本质,而“真做”则强调的是表演创作的艺术追求。信念感对于“真做”目标的实现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首先,信念感能够促进表演真实。表演真实是演员表演创作的基石,也是引导观众快速入戏的前提因素。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话剧舞台的很多场景都是虚拟物替代的,诸如门窗、食物等,演员在表演中必须将之视作真实存在,并以对待真正事物、场景的态度来对待它们,这样演员的表演才显得真实不做作,而观众也能够很快的进入戏中来。以《今生今世》这出戏为例,饰演蔺小鱼的演员,无论置身于的海浪是用绸缎做的,还是其他演员扮演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演员自身相信海浪是真正的存在的,并且在与海浪对抗时的表现的态度和情感;其次,信念感能够促进故事真实。演员的表演创作不仅仅服从于角色创作,它同时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虚假拙劣的表演不仅无助于角色形象的塑造,还会使故事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从而制约了表演创作的根本目的,也大大影响了观众的观看心理;最后,信念感能够促进逻辑真实。并不是所有舞台上的故事都真实发生过,观众对此也心知肚明,但真实的表演会让观众相信,舞台上的情境在历史或生活中的真实的存在过,比如改编自老舍小说的话剧《骆驼祥子》,演员细腻真实的表演会让观众对那个特殊年代有所认知,并相信祥子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个案,作为一种典型,它普遍的存在于中国各地。
3.2划分层次性
现实生活中的人,情绪是非常丰富的,在很多时候都不止具有一种情绪,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情绪,如高兴与悲伤、兴奋与惊恐等。镜头前或舞台上的角色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总结,在性格、情绪、思想等诸多要素也必然会具备矛盾性、复杂性。而这种矛盾、复杂正是塑造有血有肉角色形象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此,演员在表演中必须具有层次感,层次感既是提升角色真实性的客观需求,也是提升演员表演质量的主动追求。信念感作为演员表演的基石所在,它需要演员暂时性地淡忘本我,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所处的人物关系、社会环境之中,从而尽可能地拉近自身与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而在舞台上实现“我就是角色”的目标。这种表演方式不仅能够让演员感受到剧本中所描绘到的角色的情绪与思想,还能让演员在表演中主动去体会剧本中所未曾名言或隐藏在故事深处的情绪,从而使演员在表演中能够多方位立体式的展现人物,使表演更具层次性。就以《雷雨》中的周朴园为例,雷雨中周朴园与侍萍对话的一幕戏是展现周朴园复杂形象的契机,周朴园三十年年并未忘记侍萍,并保留了不少侍萍的习惯,这一方面是周朴园对侍萍却有感情的明证,另一方面也是周朴园内心赎罪的举动,但是当他突然意识到侍萍其实并没有死时,却严厉地喝问对方:“你来干什么?”这能很好的证明信念感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处理这些情绪及期间的变动,让角色表现的更有层次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