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意义及影像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9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诊断,给予观察组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对照组患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31例,诊断正确率为65.95%,无明显变化的患儿为16例,诊断失误率为34.04%;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47例,诊断正确率为100%,诊断失误率为0%.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应用在小儿急性肠套叠中具有很大意义,其诊断正确率较高,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准确掌握患儿病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儿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实践.关键字: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影像特征;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阶段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大部分发病人群是5~11个月的婴幼儿,且男婴数量多与女婴数量,主要发病时间为春季[1].肠套叠的临床症状与肠胃炎十分相似,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诊现象,耽误治疗最佳时期,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超声诊断可以及时准确帮助医生掌握病情实际状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效率[2].所以,超声诊断被逐渐应用于医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误诊现象发生.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9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意义及影像特征进行研究,做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9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患者为28例,女患者为19例,年龄112d~8岁,平均年龄(5.18±1.03)岁;观察组男患者为26例,女患者为21例,年龄98d~9岁,平均年龄(5.34±1.85)岁.两组患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诊断.给予观察组超声诊断:采取ACCUVIXA30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探头频率为3.5MHz[3].首先,引导患儿进行仰卧,使用凸探头对患儿腹部进行扫描检查,优先排除其他疾病.其次,对患儿进行镇静后探查,重点观察出现异常的图像,更换高频探头对病灶现形态.内部回声.肠管状态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确定患儿腹部是否存在积液,肠壁发生水肿等,观察血流速度等,掌握肠套叠内血液分配具体情况,及时与病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4].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相关诊断数据.1.4.效果判定观察两组患儿相关诊断数据,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后,如果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则诊断正确,如果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则诊断错误.1.5.统计学原理本实验通过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相关诊断数据等资料开展χ2检验,并以(%)表示,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2.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31例,诊断正确率为65.95%,无明显变化的患儿为16例,诊断失误率为34.04%;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47例,诊断正确率为100%,诊断失误率为0%.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P<0.05).3.讨论大部分急性肠套叠患者是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肠胃运动比较活跃,在进行喂食过程中,肠胃活动活跃很容易出现肠套叠,其发病区域是婴幼儿的胃肠道,包括空肠套空肠.套回肠.回肠套回肠.套盲肠.套结肠等等.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分为腹部阵痛和持续疼痛等许多类型.急诊肠套叠发病速度快,病情发展速度也十分快,及时就诊确定病症类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治疗成功关键[5].超声诊断对患儿身体不会造成损伤,并且成像清晰,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可以帮助医生准确掌握患儿的实际病情状况,为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具有很多优势,在医学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同时,超声诊断的使用方式简单便捷,医护人员可以大大减少诊断时间,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把握最佳治疗时间.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9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诊断,给予观察组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31例,诊断正确率为65.95%,无明显变化的患儿为16例,诊断失误率为34.04%;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47例,诊断正确率为100%,诊断失误率为0%.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超声诊断技术应用在小儿急性肠套叠中具有很大意义,其诊断正确率较高,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准确掌握患儿病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儿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实践.参考文献:[1]韦天军,胡国兵,朱向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价值[J].皖南医学报,2016,35(3):267-268.[2]武静,朱向明,张霞.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分析[J].皖南医学报,2017,36(6):595-597.[3]赵蓓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6.[4]孟小慧,鞠丽娟,周芝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性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J].肿瘤影像学,2015(1):77-78.[5]岁湘苏,许秀凤,蔡妙玲.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8例小儿肠套叠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81-8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3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