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资料与研究方法本篇文章目录导航:[]急性脑出血后心脏异常患者临床分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5篇临床医学硕士论文)[第一章]急性脑出血对心脏异常" />

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症状研究方法

2.资料与研究方法本篇文章目录导航:[]急性脑出血后心脏异常患者临床分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5篇临床医学硕士论文)[第一章]急性脑出血对心脏异常的影响研究前言[第二章]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症状研究方法[第三章]脑出血部位与出血量对心脏的影响结果[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第四章]脑出血症状与心脏变化的关系讨论[第五章-参考文献]心脑综合征发生原因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综述]脑心综合征研究进展2.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西安医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条件85例患者资料,去除病例资料不全者11例,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50-70岁之间.将74例患者入院后按照头颅CT或核磁结果进行脑出血部位分组及脑出血血量分组.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既往史及近期服用药物等情况.同时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立即行格拉斯哥(GCS)昏迷指数评分及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评分结果及心电图情况.并于当日抽取静脉血,待结果回报并记录患者心肌酶谱数值.在统计心电图改变时,若心电图同时出现多种异常,则按八版内科学定义异常类型分别计数.将心电图异常分为以下类型:(1)起源异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等;(2)传导异常,包括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3)复极异常,包括ST-T段改变.QT间期延长.T波改变等.2.2.研究分组(1)将符合纳入条件74例患者按照脑出血部位分为脑干组6例,基底节组20例,丘脑组23例,小脑组10例,脑叶组15例.分别讨论各部位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异常率的比较,及各部位心脏改变组与未改变组病情严重程度的比较.(2)将74例患者以出血量的不同分为4组,即出血量<10ml组24例.出血量10-19ml组15例.出血量20-30ml组17例.出血量>30ml组18例.分别讨论不同出血部位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异常率的比较,及不同出血量组心脏改变组与未改变组病情严重程度的比较.2.3.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头颅MRI或者CT扫描确诊③符合全国第六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④发病24h内入住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⑤患者委托代理人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4.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者,房颤,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自身心功能不正常者.②排除合并感染.水电解质紊乱.肿瘤.肝肾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骨骼肌肉疾病.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可影响心功能疾病患者③近期服用可影响心功能的药物④入院24小时死亡,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者⑤年龄<18岁⑥拒绝签署研究同意书者2.5.伦理学要求本研究经西安医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严格遵循知情同意及信息保密原则.2.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将上述信息录入数据库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0.05,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3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