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影音乐的作用
摘要: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步电影《定军山》正式诞生。我国电影艺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与冲击力,也创造了许多成就。这些成就与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从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梳理,对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进行思考,重点讨论当下音乐创作中的不足,并针对问题由表及里的提出了坚持创新、增强民族因素等相应建议,以此来达到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 2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 2
(二)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 2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3
(四)21世纪初至今 3
二、中国电影音乐的作用 3
(一)营造气氛 4
(二)抒发感情 4
(三)贯穿全片 4
(四)人物塑造 5
三、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思考 5
(一)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存在的问题 5
1.气氛营造不足 5
2.情感抒发不足 5
3.全片缺乏音乐的魂 6
4.人物性格情境化欠缺 6
(二)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存在问题的建议 6
1.坚持创新,增强气氛感染力 6
2.增加民族因素,表达民族情感 6
3.建立品牌音乐意识,营造音乐的魂 7
4.强化人物性格情境化 7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浅析中国电影音乐的作用
引言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电影,其电影音乐都在其中占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些电影的音乐已经可以脱离电影而存在,对乐迷们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比如美国好莱坞电影《碟中谍》,其带有迷幻色彩的配乐十分经典,经常被各大广告或者是电视剧所引用,那熟悉的旋律一想起,便会给人们一种紧张之感。再比如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中的配乐,每一段配乐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人们只要听到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中的音乐,马上就能够被吸引,并且回到电影的场景中。这样的电影音乐不但对于电影的剧情以及氛围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其音乐本身就有着较大的感染力。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电影中,还鲜有影响如此之大的音乐出现。虽然有些音乐已经与电影融为了一体,与电影一道成为了经典,可是其音乐却必须以电影为依托而不能够独立于电影而存在。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包括了“文学、美学、灯光及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法都会在音乐中得到体现”[1]。中国的电影音乐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发展的过程。中国最开始电影音乐,主要是从戏剧中吸取了许多元素,这就使得整部电影带上了十分浓厚的“中国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电影也一直在探索和学习,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中国风”似乎已经不再流行,西方电影音乐中的一些流行元素开始被中国的电影人所借鉴并且使用到电影中来。而在二十世纪末期,随着《卧虎藏龙》的热映,中国元素又开始被中国的电影人重视起来,许多电影人又纷纷在自己的电影制作中使用起中国元素。应该看到,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然是和中国电影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元素的使用,也是和中国的民族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有着较大关系的[2]。
一、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拍摄于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泰拍摄,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这是一部无声的电影,而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则拍摄于1931年3月,是由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3]。从有声到无声,经历了二十六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看上去太长了,实际上,对于电影的发展,这就是质的飞跃。作为世界电影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中国电影目前的发展虽然还比不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独特之处,而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更是和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虽然比不上西方的电影音乐,并且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可是还是有其可取之处,比如中国民族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就有着极大的特点。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
在建国之前,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的电影基本都是爱国题材为主,以激励人们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外来的侵略者让中华儿女对于自己民族的存亡产生了极大的忧虑,因此电影及电影音乐也开始显示出十分强烈的民族色彩。
很多爱国的音乐家们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爱国歌曲,由于当时的传播手段十分有限,电影就成了爱国歌曲最好的载体。这些电影主要是对抗日战士进行颂扬,同时也体现出了老百姓希望翻身做主,过上安稳生活的心愿。正是因为这些电影都是以民族主义为体裁,因此给了以聂耳为代表的爱国音乐家们丰富的创作灵感。为了激励战士们的斗志,也是为了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儿女以信心,他们将很多的歌曲“作为抗战力量的释放口,并且将这些歌曲融入电影之中”[4]。比如《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都是那个时期涌现出来的优质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激励着处于艰难困苦中的中国人民,就算在现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在创作之初是《英雄儿女》的主题曲,而建国之后则被定为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一方面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电影音乐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中华儿女不忘初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二)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
在建国之后,尤其是1949年至1966年期间,中国的电影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当时人民刚刚翻身做主人,因此对于新中国充满着感激与热爱。同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之后,无论是经济还是身体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重创。正因为这个,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也是在不断的使用。一方面,通过民族元素的使用可以讴歌奋斗不息的中华儿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抚慰受到战争伤害的普通百姓。虽然这段时期的电影很多以抗战为主题,主题曲也与战争有一定关系,但是已经不再如以前那样一味的走激励与昂扬的路线,而是加入了许多舒缓的元素[5]。这样也是为了让这些电影音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正因为这样,乐器也由原来的使用管弦乐为主变为使用一些民族乐器。
比如《洪湖赤卫队》的中的音乐,就是使用了许多民族元素,体现出一种乡土气息,其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则显示显得更加舒缓与悠长。再比如电影《林则徐》中的配乐,巧妙的将戏曲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结合,这样可以增强戏曲效果,并且给观众以新鲜感。再比如《红星闪闪》,其配乐激昂而奋进,体现出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情怀。
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中国进入了十年内乱的时期,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因此电影多以样板戏为主,其电影配乐主要是以交响乐以及民族音乐的“混搭”为主,总的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中国电影音乐的转折点主要是在1979年左右,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的电影创作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电影虽然还多是主旋律影片,但是其内容却开始了多样化。比如《小花》,虽然还是以战争为背景,但是却主要内容却是讲述兄妹之间的感情。受电影情节的影响,其电影的音乐开始变得更加清新与柔美,多了几份儿女情长。尔后所拍摄的电影《小街》,讲述的是特殊年代的普通人。其电影音乐的基调也不再只是追求与情节“同步”,而是开始尝试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对比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比如在男主人公为女主人公偷假辫子的时候,这原本是一个十分紧张的场景,观众的注意力全在情节的发展之上,但是所配的音乐却是十分优美的。这将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更体现出了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再比如1980年所拍摄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可以说,这部电影的音乐已经有了好莱坞的风格,雄壮而大气,并且结构完整,首尾呼应[6]。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 2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 2
(二)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 2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3
(四)21世纪初至今 3
二、中国电影音乐的作用 3
(一)营造气氛 4
(二)抒发感情 4
(三)贯穿全片 4
(四)人物塑造 5
三、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思考 5
(一)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存在的问题 5
1.气氛营造不足 5
2.情感抒发不足 5
3.全片缺乏音乐的魂 6
4.人物性格情境化欠缺 6
(二)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存在问题的建议 6
1.坚持创新,增强气氛感染力 6
2.增加民族因素,表达民族情感 6
3.建立品牌音乐意识,营造音乐的魂 7
4.强化人物性格情境化 7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浅析中国电影音乐的作用
引言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电影,其电影音乐都在其中占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些电影的音乐已经可以脱离电影而存在,对乐迷们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比如美国好莱坞电影《碟中谍》,其带有迷幻色彩的配乐十分经典,经常被各大广告或者是电视剧所引用,那熟悉的旋律一想起,便会给人们一种紧张之感。再比如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中的配乐,每一段配乐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人们只要听到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中的音乐,马上就能够被吸引,并且回到电影的场景中。这样的电影音乐不但对于电影的剧情以及氛围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其音乐本身就有着较大的感染力。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电影中,还鲜有影响如此之大的音乐出现。虽然有些音乐已经与电影融为了一体,与电影一道成为了经典,可是其音乐却必须以电影为依托而不能够独立于电影而存在。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包括了“文学、美学、灯光及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法都会在音乐中得到体现”[1]。中国的电影音乐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发展的过程。中国最开始电影音乐,主要是从戏剧中吸取了许多元素,这就使得整部电影带上了十分浓厚的“中国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电影也一直在探索和学习,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中国风”似乎已经不再流行,西方电影音乐中的一些流行元素开始被中国的电影人所借鉴并且使用到电影中来。而在二十世纪末期,随着《卧虎藏龙》的热映,中国元素又开始被中国的电影人重视起来,许多电影人又纷纷在自己的电影制作中使用起中国元素。应该看到,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然是和中国电影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元素的使用,也是和中国的民族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有着较大关系的[2]。
一、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拍摄于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泰拍摄,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这是一部无声的电影,而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则拍摄于1931年3月,是由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3]。从有声到无声,经历了二十六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看上去太长了,实际上,对于电影的发展,这就是质的飞跃。作为世界电影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中国电影目前的发展虽然还比不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独特之处,而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更是和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虽然比不上西方的电影音乐,并且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可是还是有其可取之处,比如中国民族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就有着极大的特点。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
在建国之前,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的电影基本都是爱国题材为主,以激励人们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外来的侵略者让中华儿女对于自己民族的存亡产生了极大的忧虑,因此电影及电影音乐也开始显示出十分强烈的民族色彩。
很多爱国的音乐家们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爱国歌曲,由于当时的传播手段十分有限,电影就成了爱国歌曲最好的载体。这些电影主要是对抗日战士进行颂扬,同时也体现出了老百姓希望翻身做主,过上安稳生活的心愿。正是因为这些电影都是以民族主义为体裁,因此给了以聂耳为代表的爱国音乐家们丰富的创作灵感。为了激励战士们的斗志,也是为了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儿女以信心,他们将很多的歌曲“作为抗战力量的释放口,并且将这些歌曲融入电影之中”[4]。比如《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都是那个时期涌现出来的优质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激励着处于艰难困苦中的中国人民,就算在现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在创作之初是《英雄儿女》的主题曲,而建国之后则被定为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一方面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电影音乐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中华儿女不忘初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二)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
在建国之后,尤其是1949年至1966年期间,中国的电影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当时人民刚刚翻身做主人,因此对于新中国充满着感激与热爱。同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之后,无论是经济还是身体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重创。正因为这个,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也是在不断的使用。一方面,通过民族元素的使用可以讴歌奋斗不息的中华儿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抚慰受到战争伤害的普通百姓。虽然这段时期的电影很多以抗战为主题,主题曲也与战争有一定关系,但是已经不再如以前那样一味的走激励与昂扬的路线,而是加入了许多舒缓的元素[5]。这样也是为了让这些电影音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正因为这样,乐器也由原来的使用管弦乐为主变为使用一些民族乐器。
比如《洪湖赤卫队》的中的音乐,就是使用了许多民族元素,体现出一种乡土气息,其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则显示显得更加舒缓与悠长。再比如电影《林则徐》中的配乐,巧妙的将戏曲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结合,这样可以增强戏曲效果,并且给观众以新鲜感。再比如《红星闪闪》,其配乐激昂而奋进,体现出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情怀。
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中国进入了十年内乱的时期,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因此电影多以样板戏为主,其电影配乐主要是以交响乐以及民族音乐的“混搭”为主,总的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中国电影音乐的转折点主要是在1979年左右,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的电影创作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电影虽然还多是主旋律影片,但是其内容却开始了多样化。比如《小花》,虽然还是以战争为背景,但是却主要内容却是讲述兄妹之间的感情。受电影情节的影响,其电影的音乐开始变得更加清新与柔美,多了几份儿女情长。尔后所拍摄的电影《小街》,讲述的是特殊年代的普通人。其电影音乐的基调也不再只是追求与情节“同步”,而是开始尝试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对比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比如在男主人公为女主人公偷假辫子的时候,这原本是一个十分紧张的场景,观众的注意力全在情节的发展之上,但是所配的音乐却是十分优美的。这将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更体现出了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再比如1980年所拍摄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可以说,这部电影的音乐已经有了好莱坞的风格,雄壮而大气,并且结构完整,首尾呼应[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