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锋戏剧恋爱的犀牛中马路的人物塑造

《恋爱的犀牛》是由廖一梅创作、孟京辉导演的一部先锋戏剧。由于它打破传统话剧的演绎形式,而大量运用前卫的、大胆的表演方式,富有诗化与诙谐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的理解与批判,使得这部剧作在戏剧界获得巨大的成功。马路是《恋爱的犀牛》中的主要人物,也是孟京辉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角色。马路在整个作品中与剧中若干群众的个性截然不同,是作品中最同情和引人思考的角色。而当今,学者对于《恋爱的犀牛》的先锋探索研究较多,对于人物塑造的研究颇少。本文将试图从语言、导演编排、表演风格三个方面对马路这一人物进行探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主人公马路的语言特色2
(一)人物台词诗意化2
(二)人物台词戏谑化4
二、导演对人物编排的巧妙设计5
(一)简单大胆的舞美设计5
(二)平凡又另类的角色形象5
三、“马路”饰演者的表演风格6
(一)郭涛版“马路”——憨厚可爱6
(二)段奕宏版“马路”——忧郁冷峻6
结语7
致谢7
参考文献7
论先锋戏剧《恋爱的犀牛》中“马路”的人物塑造
引言
孟京辉是中国当代剧坛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先锋戏剧导演之一。他的先锋戏剧创作经历了从参与到摸索、笑闹到反叛、妥协到收获的过程。[1] 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先锋戏剧也饶有兴趣,曾形象地评论“The timeline in Chinese pioneer drama is just like a small square on the magic cube,in which the consecutiveness of past tense,present and the future tense is re destructed and randomly mixed up”。[2]而《恋爱的犀牛》这部作品可以说是让他热爱的戏剧事业达到了一个高峰点,他凭借独具个性的创造力与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为中国当代戏剧开创了新的可能性。[3]
爱情是文艺作品表达探寻的永恒主题,这一主题在孟京辉的戏剧舞台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常以出人意料的独特姿态呈现出来。[4]《恋爱的犀牛》这个故事很简单,无非是庄周爱蝶,而蝴蝶不愿意。[5]这部戏剧的男主马路是一位犀牛饲养员,他疯狂爱上了明明,不惜为她做一切事情,甚至为了她去上了恋爱训练课,杀死自己最心爱的犀牛图拉,但明明的内心一直爱着另一个男人陈飞,所以不管马路如何努力,也不能改变明明对他的无情与冷漠,最后马路以爱情的名义绑架了明明。
本剧的戏剧主线看似是男女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标题呈现的“犀牛”才是戏剧的隐喻主线,其副线是围绕爱情产生的诸多社会现实与理想间展开分歧。[6]
一、 主人公马路的语言特色
(一)人物台词诗意化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全是美女,你就站在楼梯的拐角,带和某种清香的味道,有点湿乎乎的,我心爱的,我的明明”。开场马路这段长长的独白让整个剧场都沉浸于安静的、诗意的氛围。[7]这段经典的台词编剧通过视觉与嗅觉来描述他们相识的过程,有种朦胧美的感觉。马路也用了许多修辞来形容明明,像是你如同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等,整段独白都运用了大量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写,使得这段台词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马路此刻的内心情感和明明内心的冰冷。排比运用的尤其多,读者能从这段独白中感受到马路内心深处的呐喊,言语中是带有一丝不甘、无奈、疯狂、偏执的,这样的语言表达会让这段台词更具戏剧张力、更有气魄。因为当时所处的时期应该是90年代的末期了,像剧本里所说,这个时代的人们在固执地寻找着爱情与理想,有着格外“坚持”的精神。所以从这里也能够侧面体现出明明的偏执,她也是具有“坚持”精神的。
第三场也是马路的一段独白。“图拉,新犀牛馆快盖好了,园里拨了钱,他们准备再买一头犀牛呢”。编剧本身在塑造马路这个角色的时候,就是定与一个异于常人,孤独的形象,但他能够和动物成为朋友,是想从这里体现图拉对于马路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是紧密相连,融入马路的一生了,然而正因这种浓厚的感情,也为最后因为明明的出现,马路亲手杀死图拉埋下了伏笔。
剧本第四场开始是明明的独白,是明明自述对爱的理解。同时作者也描述了马路对于明明自述内容的态度。马路对于明明的诉说好似没听见一样,继续说着自己与犀牛的故事。有趣的是,之后的明明对马路的职业产生了好奇并上前询问,但马路一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反问的语句,来控制与明明之间的对话,由被动便主动。马路一直在强调自己是有园林局核定的职称的,讲述着他与犀牛之间的故事。也许是兴趣不相投,后来的明明似乎对这个话题已经不感兴趣了,她再一次回到起初对爱理解的话题上。这一大段的独白中明明反复提到了那个她深爱却得不到的男子——陈飞。显然,明明也是一个对爱执着的人,她不明白,或者说她也不想让自己明白,真正的爱是不会让对方受伤的,她一直在迷失自己。而另一边的马路也继续着自己的话题,与明明没有直接对话。从这段其实就可以看出两人的爱情观是交错的,马路爱明明,明明爱陈飞,注定无缘。作者通过这种新颖的表达方式,引发了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其实如果两个人相爱,就算一句话、一件小事都是会引起对方的注意。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他们对待感情是偏执的、是疯狂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没有办法相互理解与体恤,所以他们不会相爱,他们都是这场爱情游戏里的受害者。在廖一梅的书中有写道过:“马路是平常人的眼中的偏执狂在人人懂的明智选择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8],所以这样的固执也注定两个人以后不会有好的结果。
剧本第五场描述的是马路为了明明去上了恋爱训练班,马路在课上再一次向明明表达了我自己的心意。“没有父母,没有朋友,没有家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你,我突然找到了我要做的事”。这段台词运用了排比修辞,从文字中能感受到马路之前的人生是多么的孤独,沉重的氛围更加浓郁。当时的马路在没有遇到明明之前,人生是平淡的,每天循规蹈矩做着事,没有任何追求,仿佛看透了这个昏暗的世界,直到遇到了那个性感而又神秘的明明,似乎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一般,一切都改变了,他开始变得勇敢、变得对生活有了期待,也许马路一直是这样的,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可以让他为此疯狂的人而已。
剧本第八场是在犀牛馆。“图拉,想想真可怜,你甚至没有参加过交配决斗马路幻想着交配决斗”。这段台词本质上是想以物拟人,暗喻自己应该鼓起勇气,争取幸福的权利,他想要把这个“幻想”成真,于是他去和陈飞进行了决斗,尽管回来满身是伤,也丝毫没有改变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与明明见面后,他诉说着事情经过,却遭到了她的指责,此刻的马路是心痛的,但也许只有明明能够救赎自己一样,所以他没有放弃,为了心爱的明明,还写了一首未完成的诗歌献给她。从读者视角来看,心疼这个为爱付出的男孩,一次又一次被伤害,却还是一路执着地奔走着。也许编剧想传达的正是这种执着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执着一定不会成功的精神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