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默片时期卓别林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塑造
默片时期的电影即为无声电影,它大量借助演员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让观众感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卓别林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形象,他用诙谐、幽默、滑稽的表演风格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讽刺和揭露。其作品不仅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也借助电影的影响力去引导社会走向光明。文章从默片时期卓别林电影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和个性、默片时期卓别林塑造的经典角色和卓别林的表演艺术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让热爱卓别林表演艺术的观众更加了解卓别林的表演。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默片时期卓别林电影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2(一)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2
(二)人物塑造的艺术个性3二、默片时期卓别林在电影中塑造的经典角色4
(一)《淘金记》中夏洛克的人物塑造4
(二)《摩登时代》中查理的人物塑造5三、卓别林表演艺术的贡献6
致谢7
参考文献7
论默片时期卓别林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塑造
引言
默片时期的电影即为无声电影,它大量借助演员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让观众感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卓别林用矮小的身躯,风趣幽默的塑造了许多经典的默片电影角色,深深的留在了观众心里。他在人物选择上,塑造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形象,他把这些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有梦想有追求,有着对爱情的向往及对梦想的执着,他们就像是杂草一样,普通却顽强的生长。他会用浮夸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去演绎他用乐观对抗绝望,用喜剧演绎悲伤的态度。他大多用喜剧的手法表达出悲悯的思想,即使对当时的现实社会很不满,但他并不会直接在电影中对当时的现实社会进行批判,而是通过塑造人物,让观众自己从内心进行对比。他坚持了70年,为电影奉献了他的一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人物的塑造上,他不仅注重人物的外表,他还会注重人物的内心表达,让其从内到外达成统一。从他身上让我们知道喜剧不仅仅是喜剧,他深化了喜剧的社会意义,而伟大的喜剧是不会过时的。国内外关于他人物塑造的文献并不多见,希望文章通过研究默片时期卓别林的人物塑造中的共性和个性来为以后的电影塑造人物方面起到作用。
一、 默片时期卓别林电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一)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
默片并不是寂寥无声的,它的默不是靠听觉方面直接表达想要的东西,而是依靠它的视觉效果。当时的技术无法将影像和声音同时展现出来的,但也会运用一些字幕来对影片做简单介绍,而且在现场也会有管弦乐队的演奏,为影片配上背景音乐使其更加丰富。默片时期的电影人物形象主要是从伴奏、肢体语言和表情、字幕这几个方面去塑造的,从侧面去烘托人物性格,以便让观众能清楚的了解人物形象。
肢体语言和表情。因为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去表达剧情和情绪,通过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惊讶。所以演员通常肢体都比较灵活,从行为和灵敏度上就知道他们所象征的是什么性格的人,像肢体灵活的就是聪明的人,反应迟钝的就代表笨一点的人。表现与陌生人交流从紧张到放开的过程,刚开始卓别林会用双脚交叉坐着,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这种行为来表现出这个人有点防备心理。渐渐放开防备心理时,他会伸出交叉的双臂中处于上面的那只手臂,随着讲话的内容不断地打手势。当完全打开防备心理时,他就会双脚自然舒展,手也会很随意的放口袋。卓别林在《摩登时代》《淘金记》中的塑造形象几乎都是手持拐杖,走路外八像鸭子一样。/舞蹈也是表现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舞蹈都富有感染力,它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地气氛基调增强了视觉效果,里面的动作也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借助舞蹈来揭露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本质。默片中的舞蹈都是很近生活的而他们的肢体形态都代表不同的状态和性格,舞蹈为电影增添了光彩,对故事的发展起要作用。在《淘金记》中有一个场景是卓别林和乔琪雅跳舞时,他的裤带松了,裤子一直往下掉,跳一下提一下裤子,屁股也是随着节奏动,他滑稽的动作加上当时的情景,让人难以忘记。[2]卓别林用这些肢体动作去表现一件事,夸张的动作和浮夸的表演不仅直接让观众明白他想表达的事,还深深的留在了观众心里。
默片中虽然没有语言的表达,但里面常常会用到音乐。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旋律来体现电影中的情节,比如节奏轻缓略带一点悲伤的钢琴独奏就适合失恋中的人,轻快并且滑稽的就适合小丑,即兴伴奏是黑白电影穿上了彩色的衣服。卓别林也经常会根据他自己电影的主旋律去编制合拍的音乐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大独裁者》,在影片中理发师给客人刮胡子时插入的《匈牙利第五圆舞曲》,几乎音乐与动作配合的达到了巅峰,在动作表演居主位来引导情绪的默片时代,卓别林是率先意识到音乐与动作画面有着重要关系并为此付诸实践的。音乐在卓别林的电影中很重要,它为其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用音乐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音乐可以通过独特的方式来体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状态,卓别林在电影刚刚可以运用音效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理念,因此,在他的电影中音乐深化角色性格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人物性格的深化不仅仅塑造了人物形象,同时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电影主题的作用。[3]比如在《摩登时代》中查理实验自动喂食机器时,伴着有节奏的音符规律地把食物喂到他口中,但是突然机器出现了问题,喂饭机器不受控制时,这时的音乐变得混乱和诙谐,节奏开始不再稳定,时快时慢,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感觉,诙谐的音乐加上查理的滑稽神态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字幕也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观众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在默片时期,字幕不仅可以说明画面内容,帮助观众理解含义,因此把握了字幕就把握了无声电影的重要特点。就比如《淘金记》中骗子拉森在寻找金矿的时候抛弃了他的小伙伴,又在后来把吉姆的大金矿独吞了,字幕上显示的是“他扔下了他的伙伴”,这一句话为后面的所有事情埋下了伏笔,让观众对他的形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加上后面又说他独吞了小伙伴的金矿,使观众对他的定位就是不仗义、可耻的人。[4]字幕会直接告诉观众时间、地点、人物名字等,也会说出人物之间的对白,帮助观众更加了解人物性格和形象。像在影片开头,它不仅给观众交代了故事背景的特点,还交代了故事产生的时间以及故事发生的动力,为了淘金人们在阿拉斯加遭受到的各种困难,确定观众看见的时间和空间。
(二)人物塑造的艺术个性
查理卓别林,在电影里他总是一撮胡子,黑色高帽子,穿着不太合身有点太紧的西服,拿着有点弹性可以碰地之后弯出一个弧度的拐杖的小个子。而且他会根据剧情的需要和场景来编制不同风格的配乐,让音乐贯穿其中,他不会乱配音乐也不会有多个主旋律,他会把握好一切小细节,他巧妙的把艺术手段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再小再细微的变化他都能处理好,演技、潜台词、技巧使得整部电影犹如交响乐一样和谐并缺一不可。[5] 最常见的手法就是以管弦乐的强音来表示击打声、摔门声等等。而卓别林重要的辅助之一就是他的音乐,他会根据每部影片的不同去编许多属于他风格的音乐,和该电影的主旋律,使之贯穿于整部电影中,再加上演员的肢体和旁白,完美的配合让整部影片有了色彩。因为卓别林自己曾经说过,他不要音乐喧宾夺主,他要音乐优美悦耳地配合着表达感情 ,所以在他的电影作品中音乐主要是增强效果,为影片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并突出人物的性格。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默片时期卓别林电影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2(一)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2
(二)人物塑造的艺术个性3二、默片时期卓别林在电影中塑造的经典角色4
(一)《淘金记》中夏洛克的人物塑造4
(二)《摩登时代》中查理的人物塑造5三、卓别林表演艺术的贡献6
致谢7
参考文献7
论默片时期卓别林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塑造
引言
默片时期的电影即为无声电影,它大量借助演员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让观众感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卓别林用矮小的身躯,风趣幽默的塑造了许多经典的默片电影角色,深深的留在了观众心里。他在人物选择上,塑造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形象,他把这些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有梦想有追求,有着对爱情的向往及对梦想的执着,他们就像是杂草一样,普通却顽强的生长。他会用浮夸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去演绎他用乐观对抗绝望,用喜剧演绎悲伤的态度。他大多用喜剧的手法表达出悲悯的思想,即使对当时的现实社会很不满,但他并不会直接在电影中对当时的现实社会进行批判,而是通过塑造人物,让观众自己从内心进行对比。他坚持了70年,为电影奉献了他的一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人物的塑造上,他不仅注重人物的外表,他还会注重人物的内心表达,让其从内到外达成统一。从他身上让我们知道喜剧不仅仅是喜剧,他深化了喜剧的社会意义,而伟大的喜剧是不会过时的。国内外关于他人物塑造的文献并不多见,希望文章通过研究默片时期卓别林的人物塑造中的共性和个性来为以后的电影塑造人物方面起到作用。
一、 默片时期卓别林电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一)人物塑造的艺术共性
默片并不是寂寥无声的,它的默不是靠听觉方面直接表达想要的东西,而是依靠它的视觉效果。当时的技术无法将影像和声音同时展现出来的,但也会运用一些字幕来对影片做简单介绍,而且在现场也会有管弦乐队的演奏,为影片配上背景音乐使其更加丰富。默片时期的电影人物形象主要是从伴奏、肢体语言和表情、字幕这几个方面去塑造的,从侧面去烘托人物性格,以便让观众能清楚的了解人物形象。
肢体语言和表情。因为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去表达剧情和情绪,通过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惊讶。所以演员通常肢体都比较灵活,从行为和灵敏度上就知道他们所象征的是什么性格的人,像肢体灵活的就是聪明的人,反应迟钝的就代表笨一点的人。表现与陌生人交流从紧张到放开的过程,刚开始卓别林会用双脚交叉坐着,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这种行为来表现出这个人有点防备心理。渐渐放开防备心理时,他会伸出交叉的双臂中处于上面的那只手臂,随着讲话的内容不断地打手势。当完全打开防备心理时,他就会双脚自然舒展,手也会很随意的放口袋。卓别林在《摩登时代》《淘金记》中的塑造形象几乎都是手持拐杖,走路外八像鸭子一样。/舞蹈也是表现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舞蹈都富有感染力,它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地气氛基调增强了视觉效果,里面的动作也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借助舞蹈来揭露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本质。默片中的舞蹈都是很近生活的而他们的肢体形态都代表不同的状态和性格,舞蹈为电影增添了光彩,对故事的发展起要作用。在《淘金记》中有一个场景是卓别林和乔琪雅跳舞时,他的裤带松了,裤子一直往下掉,跳一下提一下裤子,屁股也是随着节奏动,他滑稽的动作加上当时的情景,让人难以忘记。[2]卓别林用这些肢体动作去表现一件事,夸张的动作和浮夸的表演不仅直接让观众明白他想表达的事,还深深的留在了观众心里。
默片中虽然没有语言的表达,但里面常常会用到音乐。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旋律来体现电影中的情节,比如节奏轻缓略带一点悲伤的钢琴独奏就适合失恋中的人,轻快并且滑稽的就适合小丑,即兴伴奏是黑白电影穿上了彩色的衣服。卓别林也经常会根据他自己电影的主旋律去编制合拍的音乐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大独裁者》,在影片中理发师给客人刮胡子时插入的《匈牙利第五圆舞曲》,几乎音乐与动作配合的达到了巅峰,在动作表演居主位来引导情绪的默片时代,卓别林是率先意识到音乐与动作画面有着重要关系并为此付诸实践的。音乐在卓别林的电影中很重要,它为其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用音乐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音乐可以通过独特的方式来体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状态,卓别林在电影刚刚可以运用音效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理念,因此,在他的电影中音乐深化角色性格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人物性格的深化不仅仅塑造了人物形象,同时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电影主题的作用。[3]比如在《摩登时代》中查理实验自动喂食机器时,伴着有节奏的音符规律地把食物喂到他口中,但是突然机器出现了问题,喂饭机器不受控制时,这时的音乐变得混乱和诙谐,节奏开始不再稳定,时快时慢,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感觉,诙谐的音乐加上查理的滑稽神态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字幕也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观众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在默片时期,字幕不仅可以说明画面内容,帮助观众理解含义,因此把握了字幕就把握了无声电影的重要特点。就比如《淘金记》中骗子拉森在寻找金矿的时候抛弃了他的小伙伴,又在后来把吉姆的大金矿独吞了,字幕上显示的是“他扔下了他的伙伴”,这一句话为后面的所有事情埋下了伏笔,让观众对他的形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加上后面又说他独吞了小伙伴的金矿,使观众对他的定位就是不仗义、可耻的人。[4]字幕会直接告诉观众时间、地点、人物名字等,也会说出人物之间的对白,帮助观众更加了解人物性格和形象。像在影片开头,它不仅给观众交代了故事背景的特点,还交代了故事产生的时间以及故事发生的动力,为了淘金人们在阿拉斯加遭受到的各种困难,确定观众看见的时间和空间。
(二)人物塑造的艺术个性
查理卓别林,在电影里他总是一撮胡子,黑色高帽子,穿着不太合身有点太紧的西服,拿着有点弹性可以碰地之后弯出一个弧度的拐杖的小个子。而且他会根据剧情的需要和场景来编制不同风格的配乐,让音乐贯穿其中,他不会乱配音乐也不会有多个主旋律,他会把握好一切小细节,他巧妙的把艺术手段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再小再细微的变化他都能处理好,演技、潜台词、技巧使得整部电影犹如交响乐一样和谐并缺一不可。[5] 最常见的手法就是以管弦乐的强音来表示击打声、摔门声等等。而卓别林重要的辅助之一就是他的音乐,他会根据每部影片的不同去编许多属于他风格的音乐,和该电影的主旋律,使之贯穿于整部电影中,再加上演员的肢体和旁白,完美的配合让整部影片有了色彩。因为卓别林自己曾经说过,他不要音乐喧宾夺主,他要音乐优美悦耳地配合着表达感情 ,所以在他的电影作品中音乐主要是增强效果,为影片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并突出人物的性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