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摘 要肢体语言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戏剧表演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组成部分。强调肢体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这对于表演实践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准确地使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已经成为塑造人物形象时,表达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演员可以通过准确的使用肢体语言,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肢体表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塑造出一个完整饱满的,别具一格的,拥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目 录
肢体语言的定义...............................................3
肢体语言的作用...............................................3
2.1 展现人物的外部形象..........................................3
2.2 刻画人物内心活动............................................4
演员如何使用肢体语言.........................................4
3.1 寻找剧本提示和人物台词中的动作性............................4
3.2 通过人物内心感受来寻找动作性................................5
3.3 肢体语言的准确性............................................5
结束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肢体语言的定义
1.1肢体语言的广义定义
肢体语言又被叫做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形体的各种动作,从而替代语言来达到表情达意得沟通目的。从广义上来讲,面部表情也是包含在肢体语言里面的;从狭义上来说,肢体语言只是通过身体和四肢动作来表达的意义。谈到通过肢体表达情感的时候,我们自然自然能够能想到很多生活中常用的动作含义。比如说点头表示赞同,握拳表示紧张,搓手表示焦虑,垂头表示沮丧,摊手表示无奈,鼓掌表示欣喜。人们通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别人也可以通过这些肢体语言来了解当事人所表达的心境。
1.2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上的定义
在表演上肢体语言被称之为形体动作也可以叫做外部动作。形体动作是指在表演中主要消耗外部肌体力量的一种看的见得动作。
在舞台上需要动作。动作、活动——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1] 演员创作中的形体动作并不是机械的动作、也不是为了做动作而去动作,而应该是有顺序的、有目的性的、有内心依据的、合乎逻辑的动作。任务所展现出来的形体动作也都应该与人物的心理状态有所联系,人物的外部肢体动作一般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同时也可以当做是完成某种心理动作的手段。肢体语言的产生应当要与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特征相符合,并要受到剧本的规定情境的制约。
第二章 肢体语言的作用
2.1 展现鲜明的人物外部形象
鲁迅说过:“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2]将剧本里的人物在舞台上刻画的正是演员。在戏剧舞台上肢体语言被当做能够直接展现人物形象的基础手段。
例如肢体语言对年龄的刻画,小孩的动作节奏一般都是轻快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节奏往往会变得缓慢,并且年龄也会改变一定的外部形态。在《现代城》中十三位人物的年龄都各不相同,所以大家的动作节奏也各不相同。通过这样的不同的肢体语言的塑造,可以使观众对于人物年龄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心理学家认为肢体语言大多发自内心深处,收到人们的性格因素影响。[3]因此性格也会影响人物的肢体语言,在马宏彬与刘剑对峙的那场戏我们可以看出,刘剑作为一个律师为人比较严谨,动作都比较一板一眼,而马宏彬性格比较大方他的动作越刘剑想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随意。这样子观众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人性格上的不同。并且也会给观众带来一定的真实感。
2.2 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黑格尔曾经说过:“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晰的表达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4]舞台上的演员想要将人物的性格、思想、目的清晰的传达给观众,单单靠人物台词是无法实现的。演员在精心心理行动时所依靠的手段是运用形体性动作。[5]因此肢体语言是将人物内在思想外放的最佳途径。例如表达焦虑,光是靠嘴上说着我好烦躁我好焦虑,不如来回踱步、坐立不安这样的外部动作来的深刻明了。在《现代城》中,有一幕是小女孩找找去偷拿保安牛强的面包吃。通过找找蹑手捏脚的动作,以及她对周围动静的警觉性来刻画出找找当时内心的紧张,并且在她到面包之后大口的吞咽又很形象的展示了找找当时肚子饿的程度。
谭霈生前辈说过:“观众能够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洞察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方外部的形体来揣测对方的心理想法,在戏剧舞台上同样如此。演员的外部行动都是以内心活动为依据而产生的,演员通过外部动作可以向观众阐述自己的内在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反之观众也可以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可以最直观的去感受到人物此时的情绪、心态。在《现代城》机场雪白与万晓君的戏中,通过万晓君三番两次想要推开雪白的动作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万晓君此时迫切的想要离开的内心活动,并且观众可以很直观的从雪白的下跪等动作中看出雪白想要挽留住万晓君的想法。
第三章 演员如何使用肢体语言
3.1 寻找剧本提示和人物台词中寻找动作性
正如谭霈生前辈所说的:“在剧本中,人物的外部动作是作家用简单的舞台提示写明的。在舞台上,演员通过形体动作使他获得直观的再现。任何一个剧本中,都会有很多外部动作。”[7]剧本中往往会用一些最直观的赋予人物特定的外部动作,例如刘剑和肖燕在排练场的戏中,剧本中明确指出两人在跳舞;牛强在小区的戏中,剧本明确指出牛强在巡逻;这些都是剧本中直接指出的一些外部动作。也有一些外部动作剧本中是没有直接指出的,剧本中会给出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业、当时的状态。通过大一的观察人物、观察生活练习我们可以知道这些都是会影响人物肢体动作的因素。例如马宏彬在酒吧的戏中,剧本上的提示是马宏彬喝醉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和醉的时候的肢体动作和他清醒是的肢体动作是不一样的。
话剧对于作家来说,是语言的艺术,对于导演来说,是行动的艺术。[8]这句话明确的说明了戏剧的本质,但是对于演员来说,如果只是将剧本上的台词念出来,或者只是将剧本上的提示的动作做出来,这样的戏并不好看。因此将二者相结合,应当从人物台词中去寻找动作性。例如《现代城》苏雯和周然然有一段戏是周要去上班,苏把她叫住。这段戏的台词中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就想象到苏雯叫住周然然,而周然然因为要去上班没有停下,接着苏雯挡在周然然面前将他拦住。这就是台词中赋予人物的动作性。
3.2 通过人物内心感受来寻找动作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形体动作中,只要这个动作不是机械的,而是充满内心活力的,那么其中就藏有内心动作,体验”[9]机械的形体动作并不是可取的。演员应该让每一个形体动作都充满人物的内心感受。内心感受和外部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前文中提到过剧本中会有直接的外部动作提示,但跟多的外部动作需要通过演员对于人物当时的内心来寻找,当内心感受到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外部动作自然而然的做出来了。用排练时常说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内心感受到了再去做。对于这句话我最深刻的理解就是在《现代城》中产房里万晓君与雪白告别的那场戏。一开始自己排练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想要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内心。后来在演给同学看的时候大家都表示看着很假,很做作。后来经过老师的提醒,我们发现应该用内部的情感去带动外部的行动。再与对手交流,对人物的揣摩,以及一定的生活前景练习之后的一次排练中。到了分别的时候万晓君直接下跪与雪白道别。
目 录
肢体语言的定义...............................................3
肢体语言的作用...............................................3
2.1 展现人物的外部形象..........................................3
2.2 刻画人物内心活动............................................4
演员如何使用肢体语言.........................................4
3.1 寻找剧本提示和人物台词中的动作性............................4
3.2 通过人物内心感受来寻找动作性................................5
3.3 肢体语言的准确性............................................5
结束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肢体语言的定义
1.1肢体语言的广义定义
肢体语言又被叫做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形体的各种动作,从而替代语言来达到表情达意得沟通目的。从广义上来讲,面部表情也是包含在肢体语言里面的;从狭义上来说,肢体语言只是通过身体和四肢动作来表达的意义。谈到通过肢体表达情感的时候,我们自然自然能够能想到很多生活中常用的动作含义。比如说点头表示赞同,握拳表示紧张,搓手表示焦虑,垂头表示沮丧,摊手表示无奈,鼓掌表示欣喜。人们通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别人也可以通过这些肢体语言来了解当事人所表达的心境。
1.2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上的定义
在表演上肢体语言被称之为形体动作也可以叫做外部动作。形体动作是指在表演中主要消耗外部肌体力量的一种看的见得动作。
在舞台上需要动作。动作、活动——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1] 演员创作中的形体动作并不是机械的动作、也不是为了做动作而去动作,而应该是有顺序的、有目的性的、有内心依据的、合乎逻辑的动作。任务所展现出来的形体动作也都应该与人物的心理状态有所联系,人物的外部肢体动作一般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同时也可以当做是完成某种心理动作的手段。肢体语言的产生应当要与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特征相符合,并要受到剧本的规定情境的制约。
第二章 肢体语言的作用
2.1 展现鲜明的人物外部形象
鲁迅说过:“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2]将剧本里的人物在舞台上刻画的正是演员。在戏剧舞台上肢体语言被当做能够直接展现人物形象的基础手段。
例如肢体语言对年龄的刻画,小孩的动作节奏一般都是轻快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节奏往往会变得缓慢,并且年龄也会改变一定的外部形态。在《现代城》中十三位人物的年龄都各不相同,所以大家的动作节奏也各不相同。通过这样的不同的肢体语言的塑造,可以使观众对于人物年龄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心理学家认为肢体语言大多发自内心深处,收到人们的性格因素影响。[3]因此性格也会影响人物的肢体语言,在马宏彬与刘剑对峙的那场戏我们可以看出,刘剑作为一个律师为人比较严谨,动作都比较一板一眼,而马宏彬性格比较大方他的动作越刘剑想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随意。这样子观众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人性格上的不同。并且也会给观众带来一定的真实感。
2.2 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黑格尔曾经说过:“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晰的表达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4]舞台上的演员想要将人物的性格、思想、目的清晰的传达给观众,单单靠人物台词是无法实现的。演员在精心心理行动时所依靠的手段是运用形体性动作。[5]因此肢体语言是将人物内在思想外放的最佳途径。例如表达焦虑,光是靠嘴上说着我好烦躁我好焦虑,不如来回踱步、坐立不安这样的外部动作来的深刻明了。在《现代城》中,有一幕是小女孩找找去偷拿保安牛强的面包吃。通过找找蹑手捏脚的动作,以及她对周围动静的警觉性来刻画出找找当时内心的紧张,并且在她到面包之后大口的吞咽又很形象的展示了找找当时肚子饿的程度。
谭霈生前辈说过:“观众能够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洞察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方外部的形体来揣测对方的心理想法,在戏剧舞台上同样如此。演员的外部行动都是以内心活动为依据而产生的,演员通过外部动作可以向观众阐述自己的内在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反之观众也可以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可以最直观的去感受到人物此时的情绪、心态。在《现代城》机场雪白与万晓君的戏中,通过万晓君三番两次想要推开雪白的动作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万晓君此时迫切的想要离开的内心活动,并且观众可以很直观的从雪白的下跪等动作中看出雪白想要挽留住万晓君的想法。
第三章 演员如何使用肢体语言
3.1 寻找剧本提示和人物台词中寻找动作性
正如谭霈生前辈所说的:“在剧本中,人物的外部动作是作家用简单的舞台提示写明的。在舞台上,演员通过形体动作使他获得直观的再现。任何一个剧本中,都会有很多外部动作。”[7]剧本中往往会用一些最直观的赋予人物特定的外部动作,例如刘剑和肖燕在排练场的戏中,剧本中明确指出两人在跳舞;牛强在小区的戏中,剧本明确指出牛强在巡逻;这些都是剧本中直接指出的一些外部动作。也有一些外部动作剧本中是没有直接指出的,剧本中会给出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业、当时的状态。通过大一的观察人物、观察生活练习我们可以知道这些都是会影响人物肢体动作的因素。例如马宏彬在酒吧的戏中,剧本上的提示是马宏彬喝醉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和醉的时候的肢体动作和他清醒是的肢体动作是不一样的。
话剧对于作家来说,是语言的艺术,对于导演来说,是行动的艺术。[8]这句话明确的说明了戏剧的本质,但是对于演员来说,如果只是将剧本上的台词念出来,或者只是将剧本上的提示的动作做出来,这样的戏并不好看。因此将二者相结合,应当从人物台词中去寻找动作性。例如《现代城》苏雯和周然然有一段戏是周要去上班,苏把她叫住。这段戏的台词中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就想象到苏雯叫住周然然,而周然然因为要去上班没有停下,接着苏雯挡在周然然面前将他拦住。这就是台词中赋予人物的动作性。
3.2 通过人物内心感受来寻找动作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形体动作中,只要这个动作不是机械的,而是充满内心活力的,那么其中就藏有内心动作,体验”[9]机械的形体动作并不是可取的。演员应该让每一个形体动作都充满人物的内心感受。内心感受和外部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前文中提到过剧本中会有直接的外部动作提示,但跟多的外部动作需要通过演员对于人物当时的内心来寻找,当内心感受到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外部动作自然而然的做出来了。用排练时常说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内心感受到了再去做。对于这句话我最深刻的理解就是在《现代城》中产房里万晓君与雪白告别的那场戏。一开始自己排练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想要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内心。后来在演给同学看的时候大家都表示看着很假,很做作。后来经过老师的提醒,我们发现应该用内部的情感去带动外部的行动。再与对手交流,对人物的揣摩,以及一定的生活前景练习之后的一次排练中。到了分别的时候万晓君直接下跪与雪白道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