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体在表演中的重要性(附件)【字数:5291】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影电视行业的蒸蒸日上,表演已经完全活跃在我们大众视野上了。表演来源于生活,其每段表演都有它的独特魅力,作为艺术领域的一门学科,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表演的条件现在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外貌上了,对形体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考量一个演员的专业与否,形体就是最好的测量标准之一。每个人的形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控制能力,一个演员想要用形体做到真情流露,需要从内心出发。本文从形体在表演中的特点,自身对形体的理解以及形体动作在表演中的重要性方面来讨论,无声的语言也可以将表演做到恰到好处。
目 录
第一章 形体的特点 1
1.1形体的真实性 1
1.2形体的控制力 2
第二章 “我”与形体 3
2.1“我”对形体的认知 3
2.2“我”对形体的控制 4
第三章 形体动作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5
3.1形体动作在表演中的作用 5
3.2形体动作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6
结束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 形体的特点
1.1形体的真实性
我认为表演中,最难的表演要数没有台词的形体表演,它是直接反应表演者内心活动最真实的体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在创作中根本不应该有这样的形体动作不应该有对其真实性缺乏信念因而在其中感觉不到真实的形体动作。”[1]真实,顾名思义,真正实在,不掺和虚假,不做作。
舞台上,表演者传达给我们最直观的就是外部动作,即形体本身。比如说在舞台上让演员做一个愤怒的表情,他的面部会变得狰狞,可能会捶胸跺脚,嚎啕大哭,而愤怒这个表情是直接传达给我们的感受,他是真的愤怒,是很真实的愤怒,并不是硬挤的内心情感。而真实感是自己要真的相信,并且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那么所呈现出的就是最真实的感受。
我曾经在儿童剧《小红帽回家记》中扮演过小鹦鹉角色,虽然是演给儿童看的,但是这其中还是有很多表演的学问的。比如说,小鹦鹉有哪些动作啊?他的语气是什么样的?跳舞的时候面部表情又要怎么表现?既然是演给小朋友看的,那么所有的表演都要是带有童真的。可是一开始在和对手对台词的时候只是单单的对词,连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作都做得很不自然,所以在表演上就会显得特别僵。后来在对手的帮助下,她告诉我,其实儿童剧和我们的童年是分不开的,而且只要真正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并且相信这个角色,也就自然而然会有肢体上的动作了。的确,再演了两场之后,我慢慢的找到了小鹦鹉的感觉,表情也能和这个角色融入到一起去了。都说表演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为生活就是表演的真实写照。就像儿童剧一样,有过童年的我们表现出来才不会显得做作。
每个创作家创作的灵感大多都是来自生活,创作家总是会将生活中的素材加工然后整理成一幅作品,原因就是因为真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真实情感不加以修饰就可以表现出来,那么为什么到了舞台上,反而会变得不真实呢?在我看来,多数表演者是因为心里没有内容,不会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在大一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做过想象练习,想象着自己在一片海洋上,阳光明媚,周围有许多海鸥,忽然间狂风大作想象着不同的情景时脸部就会有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变化代表着所“看到的”真实景象。如果说一段表演中缺乏了形体本身的真实性,那肯定会是一段虚假的表演。
1.2形体的控制力
我们目前学过的有芭蕾基础和舞台的语言外部技巧,而在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之后,我们就会根据自身的形体来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曾经学过走圆场,老师告诉我们走圆场的时候身子要直,脚步要轻,这样走的速度才快;再比如,一段表演中激烈的形体活动对话,在对话中要保持气息运用自如,不虚假,并与形体动作进行配合协调。当然,这对形体的控制要求是很严格的。演员这一生中扮演着多种类型的角色,这就需要很多的人生阅历,超群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一切都是演员通过自身的思想感情来控制的,为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表演中的形体控制占着很重要的成分。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不同的人物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在活动和外在形体,外部的形体表达都是由内心所控制的,内心的活动越复杂,外部形体所呈现出来的动作也就越多,此刻,外部的形体应当有所控制,不能因为内心的想法而过于复杂,因为外部的表现是观众的第一直观感觉,否则观众会觉得表演者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或者会让观众看不懂。总的来说,这两者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
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智,而这些都和控制有关。《今生今世》中,其实撑起全场的不止是演员们的台词,更是一群“小鬼们”无声的形体表演。形体老师在帮我们排形体的时候告诉我们,动作一定要收放自如,控制得当。我记得有个场景是一群小鬼把蔺小渔包围起来的戏,并且要令他不能动弹,每个小鬼负责一个动作,一个接着一个的把蔺小渔的肢体控制起来,最后把他完全压制。我在做动作的时候太投入,伤及到了对方。可能表达出来的效果好一点,但是却让对方受到了伤害,后来在演戏的时候,我会控制自己的形体,在做到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又能让观众感觉到真的感染到对方,这就是形体的控制力。
第二章 “我”与形体
2.1“我”对形体的认知
我在一开始接触形体的时候,所知道的只是舞蹈中的形体,那个时候感觉舞者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肢体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并且随着音乐时柔时刚,时快时慢,那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后来在接触到表演的时候才知道,表达美的想法不单单只有舞者可以做到,演员也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表演是由声台形表四方面组成,而形体是表演者应该要具备的特征之一。对于形体,我认为它是一种运动系统,它不是孤立的,它是有指向性的,并且是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在人的一整段活动中。我们每天都像是和形体“打交道”一样,比如说今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此得到了表扬,可能我们会手舞足蹈的跳起来;再比如演讲的时候,演讲者讲到重点,激情澎湃,面部可能会凝重,动作可能会积极,声音可能会愈发向上我把这些都统称为形体。所以说,在我看来,形体可谓是生活的“灵魂”,更可谓是舞台艺术的基础,通过形体来看表演者的内心,而每一段表演都是在规定情境下完成,如若规定情境改变,那么规定的形体动作也随之改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