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分析剧本中规定情境来塑造人物形象排演现代城有感

摘 要剧作家创作剧本是从现实生活中得到体验和认识,加以概括和提炼,还有剧作家的 主题思想内容,才会酝酿出一份剧本,现在随着电影电视话剧等发展飞速,分析剧本的规定情景和塑造人物形象成为了演员们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课。
目 录
第一章 题目的定义 1
第二章 塑造人物形象的变化 3
第三章 演员如何运用剧本中的规定情境塑造人物形象。 4
结束语 6
致谢 6
参考书籍 7
题目的定义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及戏剧创作的基础,剧本成了我们演员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指示演员的台词表达以及舞台行动的重要参考,所以,构成剧本的主要有台词还有舞台行动,语言主要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当演员拿到剧本开始塑造人物形象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分析剧本里的规定情境。
规定情境是一个戏剧名词,剧本里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其中,对人物的形象特征(面貌、长相、穿着等)、心理的活动、情感的变化还有舞台行动时的场景、环境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它是剧本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是演员通过剧本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线索。
前苏联的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先提出:剧作家在剧本创作中为人物活动所设定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以及演员艺术家们在二度创作中对原剧本和具体表演所添加的大量补充统称为规定情境。他在《演员自我修养》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规定情境”的涵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指出,我们所谓的规定情境,就是剧本的情节和事件、事件的时间地点,演员和导演通过对剧作家创作的剧本的理解,加以补充说明。规定情境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两个方面。外部的情境即是剧本的事实、事件,也就是剧本的情节、格调,剧中生活的外部布局和根本。内部情境是指内在的人的精神状态,它包含了角色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全部内容。这是演员创作所必须依据的一切客观条件的归纳,也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各种外因的凭据。外部情境与内部情境之间往往有着直接的、内在的紧密联系,两者不可分割。要塑造人物形象首先必须分析规定情景,因为规定情景是演员创作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参考依据,它对于演员创作的影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演员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寻找、挖掘和运用规定情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完成排练演出工作,在演员创作过程中,规定情景在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了演员创作的重要来原和根本依据,它影响并作用于演员表演、选择舞台行动,组织舞台行动,制约舞台行动等。
规定情境对着人物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人物关系)都是处处围绕着规定情境所展开。演员的舞台行动以及对剧本里自己理解的规定情景,时刻影响着塑造的人物形象舞台行动的贯穿性。就那我们上学的时光做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舞台上的规定情景是小学的学校或者是教室之类的,小 学生的感觉就是年少无知,童言无忌。那么如果在舞台上塑造一个小学生那么就应该会占据这些性格特点。而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初中生会不会有一些类似懵懂羞涩,无忧无虑的特点。那么如果舞台上的规定情景是一个中学学校或者教室操场之类的,塑造一个初中学生也会结合生活中初中生涯时感觉去揣摩。而到了高中时候,结合生活中高中这样的“规定情景”,高中生的年少轻狂,叛逆,情窦初开,个性张扬等等也是我们在舞台上塑造一个高中生所需要的重要线索。再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和医院打交道,白天的医院,人特别杂,而夜晚的医院则是寂静了不少并且带着一点恐怖,这是生活中这些规定情景给我们的感觉,如果把白天的医院这样的一个规定情景搬到舞台上,忙来忙去的护士,排着队着急万分的患者,略带疲惫的医生,都是塑造这样规定情景里角色的重要线索,而如果把晚上医院这样一个规定情景搬到舞台上,说不定会烘托胆战心惊的音乐,冷淡的灯光。而这时,疲惫睡着的护士,偷偷打游戏的医生,胆子小不敢去上厕所的患者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规定情景给我们在表演艺术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影响。我们上面说到,规定情境包括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这四点只要有一点发生了变化,那么规定情境也会发生变化,上述的两个例子都是应征了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定情境也会发生变化。再比如说,一个非常嘈杂的教室这时候从门里进来一个人,如果是班上的其中一个学生,那么教室也许会稍微安静了一下,继续恢复嘈杂。如果这时候进来的是班主任或者校长,教室会立马鸦雀无声,有的人立马趴桌子上装睡觉,有的人立马埋下头装作看书的样子等等。这是人物的变化,规定情境也随之变化。
规定情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表演艺术则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不假,在生活中,我们去餐厅吃饭,去超市买东西,去教室上课,都存在着规定情境,格调优雅安逸的西式餐厅,匆匆忙忙到处贴着打着标签的超市,天气炎热无比只有几台电风扇慢慢转着的挤得满满的教室。我们把这些生活搬上舞台的基础,就是营造这些规定情境,去寻找舞台行动,从而塑造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规定情境是我们平时塑造角色最根本的依据。
演员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需要把握人物的性格基调,掌握表演的分寸感,挖掘剧本里任务的台词以及潜台词。这些元素对演员去塑造一个人物形象非常重要,所以。结合剧本中的规定情境来寻找舞台行动是演员塑造人物舞台形象的一个好方式,从剧本给出的台词和舞台行动中分析出角色的性格特征,爱好,以及对于外貌和形象风格的丰富想象,从而更好地呈现精彩的舞台表演。 塑造人物形象的变化
《演员创造角色》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代表作之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通过这一著作讲述了一个演员创造一个新角色,塑造一个新人物形象的方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书中讲述到,创造角色、塑造人物形象时,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认识时期,体验时期,和体现时期。或者说是先同剧本中的角色初次见面,人的身体生活的创造,然后认识剧本中的角色。通过这个体系我们能了解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造角色还是会去让自己生活在剧本的生活中,从而能塑造出自己人物形象。我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曾经出演过契科夫的话剧《万尼亚舅舅》并在此剧中饰演万尼亚舅舅,并通过此次话剧演出经历已经塑造这个角色的过程出版了图书《一个角色的创造》,此书也阐述了他在剧本里的字里行间得到的信息加以运用塑造了万尼亚舅舅这一个角色,此书也生动形象细致的阐明了演员创造角色的方法即如何寻找角色的贯穿动作和他的上场任务,如何体现剧本的的主题思想,如何再现剧本所规定的规定情境,如何分析挖掘和体验角色丰富深刻的内心活动,并在舞台上把它们准确鲜明地体现出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员们对于剧本的运用也是越来越有心得。演员们读剧本开始读的越来越细,塑造的人物也是越来越立体,越来越生动,今后,演员读剧本塑造人物形象时会越来越充分的运用想象力,把人物塑造的更加生动,也会在舞台上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第四章 演员如何运用剧本中的规定情境塑造人物形象。
演员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是利用了人类性格之间的共性,通过挖掘演员性格 中与剧本里角色的性格的相同元素,并且尽量自身元素的干扰,随后使自身于剧本里的角色相同化。那么,演员到底该如何的把握更多的性格元素,并且运用在塑造人物之中呢,答案,都会在剧本里。从剧本给出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着手分析,营造出一个规定情境,从剧本中给出的时间或许能分析人物的生活作息,以及年龄,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从剧本交代的地点中又或许能分析出角色的家庭条件、工作性质,或者是个人爱好偏好等等。剧本里交代的人物或许能分析出角色的人缘关系,工作地位,感情状况亦或者婚姻状况等等。剧本交代的时间有能分析出角色的工作能力、性格特征等等。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过程当中,必须先分析全剧以及其规定情境,根据演员本人的生活经验,在想象当中站到剧中角色的地位上,假设出人物的“此时”“、此地”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遭遇等,以激发人物应有的自我感觉,来合理安排人物的行动和生活,充实和深化剧本的规定情境。表演艺术的本质就是塑造,而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是在作者创作的剧本基础上的二度创作,演员必须以剧本作为基点进行再创作,所以,演员拿到剧本,不光要熟背角色的台词,还要建立在熟悉剧本的基础之上,从剧本的字里行间分析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加以想象二次创作出角色的外貌风格等。等于是,演员需要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去生活给“活生生”的观众去看。一个好演员在塑造每一个人物时,要尽力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把自己当成是一名艺术家,去掌控舞台,去正确驾驭每一个剧中人物,产生完美的舞台艺术效果,去感化和震撼在场的每一个观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