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贵妃醉酒中的身段表演特征

京剧身段是戏剧表演中刻画人物、强化表演、突出表现力的特殊表现手段,它具有多类型、多形态的表演特征。文章以京剧《贵妃醉酒》为研究背景,以京剧艺术身段美得概述为切入点,将京剧《贵妃醉酒》剧目中名家的身段表演典例作分析,从他们的身上去发觉其京剧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总结出京剧《贵妃醉酒》剧目中身段表演的三个特征华丽的动作构图、新颖的舞蹈技巧、唯美的身段表演。旨在提升人们对京剧身段表演的观赏性和鉴赏能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京剧身段表演的概述 1
(一)京剧身段表演的形成 1
(二)身段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 2
二、京剧《贵妃醉酒》剧目中名家身段表演分析 2
(一)梅兰芳《贵妃醉酒》的身段表演 2
(二)李玉茹《贵妃醉酒》的身段表演 3
(三)欧阳予倩《贵妃醉酒》的身段表演 3
三、京剧名家在《贵妃醉酒》中的身段表演特征 4
(一)华丽的动作构图 5
(二)新颖的舞蹈技巧 5
(三)唯美的身段表演 6
结语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论京剧《贵妃醉酒》中的身段表演特征
引言
京剧身段表演的概述
(一)京剧身段表演形成
京剧为中国文化国粹,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是一代代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在《戏曲表演美学探索》一文中提到:京剧传统剧目是非常之多,大约在一千多个左右,常出现在舞台上大概三四百个左右,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数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剧文化也得以传承下来,京剧在东方被称为“歌剧”,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平,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二簧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它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身段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等大批名家。其中最为著名当属程长庚,他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加以改造和提高。比同一时期的演员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对后世京剧身段表演艺术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约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之后,各种身段程式已初步具备,其表演特点已经规划化,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身段表演模式也逐渐形成。[1]
(二)身段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
身段是借助身体动作的造型来塑造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源于生活,但决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和摹仿。其目的是通过舞台来体现生活。而京剧是通过以身段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基于生活动作的舞蹈化。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无论是“做”的表演,还是“打”的艺术,都是通过身段表演的审美姿态来认识生活,提炼生活,解释生活。从而感悟身段创造。
身段不但是一种动作的肢体语言,而且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善于抒情、刻画人物形象。中国传统古典舞史上,大多数是抒情性的舞蹈,通过人的形体、动作、在运动的过程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身段从内而外吸收这些要素,在用于叙述剧情的同时大量地运用了有意境性的舞蹈动作,以划分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身段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在舞台上以身段肢体语言来塑造美的艺术感官。展现人物情感,京剧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形象特征。在进行具体表演的时候,演员不仅追求形似姿美、个性鲜明,更追求神似态俏、神形具备等,而身段在此表演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
二、京剧《贵妃醉酒》剧目中名家身段表演分析
《贵妃醉酒》这出戏是一出很难的戏,它不仅把一个人物如此真实的表演出来,而且还把贵妃的那种贵气、醉意掌握的恰当好处。最重要的是赋予了文化层次以及对京剧艺术的深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人物,并不是单纯仅仅靠有了身段程式化动作和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就能演绎好。只有以扎实的程式化表演基础和出色的表演技巧,使所饰演的角色从内心境界把握上由内和外,在形体的雕刻上形成完美的统一,才能演好杨玉环这个角色。[3]
(一)梅兰芳《贵妃醉酒》的身段表演
谈及到梅兰芳的《贵妃醉酒》,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台词的变化。改词不改腔,然后是内容的改动。最后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整部剧目核心改动点,身段的变化。梅兰芳采用了昆曲的表演手法,要求每个字能够达到字正腔圆,有固定唱腔,固定唱腔又有的固定动作,这使得观众在欣赏演员语言表达的同时,又能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身段表演,将“听戏”变为“看戏”身段部分修改的地方较多,列如嗅花身段。最初,杨贵妃目的性是为了嗅花,嗅花的身段姿态,变了好多回,先是单手捧着闻,双手捧着闻,由不露手加上种一露手,由捧着闻又加上折枝的手势,从这里来看;舞台上是并没有鲜花的,但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观众有两种错觉,一是梅兰芳的手彻底女性化,二是手中恍若真的有花。这种感觉变化从内心极度纠结的情况下,通过这种身段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同时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把贵妃那种美丽的外表和心灵提升了档次感,使杨贵妃的艺术形象得到完美的诠释,从而真正提高了原剧的思想境界以及表现力。[4]
在《贵妃醉酒》这部京剧当中,梅兰芳在传统程式化表演的基础上,通过对剧情的深入了解,把其唱腔唱法、表情内容、身段动作等方面也做了部分的修改,列如剧中“卧鱼”身段:嗅花、衔杯是卧鱼身段表演中最经典的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是非常吸引观众眼球的,从原剧中的卧鱼动作来分析,一共有三次,但都没有明确的含义。但是梅兰芳通过剧情的变化,把原剧的卧鱼动作删减成二次,并将此动作改为杨贵妃带着熏熏醉意弯身嗅花香,杨贵妃由微醉到沉醉的身段细微变化,使得人物的心理状态得到更准确地分析,这样一来,这两个优美的身段就注入新的表演血液,因而也显得愈加吸引观众的眼球。[5]
在完成这个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梅兰芳细致到对每一个细节的具体化。不动声色的改换了剧本的主题,却又传承了这种艺术形式,同时又把原剧充实的提高了几个水平。他就像一位永不知倦的雕塑师,对京剧人物不厌其烦的进行精雕细刻,使得每位经他刻画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也正因为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梅兰芳在中国京剧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