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口腔修复的经验,提升治疗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口腔修复后的具体情况.结果在84例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当中,有60例患者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行活动义齿修复,另外24例患者实行固定义齿修复,平均修复牙齿数量为(7.7±0.4)颗,且活动义齿修复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患者数量.51例患者的上下牙之间存在正常咬合关系,18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出现了食物嵌塞现象.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方法而言,可以结合其口腔特点选择活动义齿修复方案,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作为今后的首要方案之一.关键字: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医学实践;牙齿缺失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当中,这一疾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对于口腔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使得口腔防护正在有序展开.按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老年患者患上口腔疾病的概率超过95%.对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案,因而本次研究也对老年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从其病例资料中总结临床特征与治疗修复经验.研究结果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84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7.4±2.6)岁.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就接受检查,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案.治疗过程中包括全口和局部牙齿情况.咬合力.牙齿缺失情况.食物嵌塞情况等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临床资料,对牙周疾病进行针对性分析,必要时采取系统化的洗牙和补牙方案,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另外如果患者口腔疾病较为严重,如牙周炎.牙齿松动等,则视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直接拔除治疗.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展开检验.当P<0.05时证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患者口腔修复情况在84例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当中,有60例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另外24例患者实行固定义齿修复,所占比例分别为71.4%与28.6%.另外在患者当中,平均修复牙齿数量为(7.7±0.4)颗.2.2义齿修复情况60例活动义齿修复患者中有13例全口义齿,7例上半口义齿与6例下半口义齿.在24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中,总计修复26个牙单位.数据表明活动义齿修复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患者数量,数据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025).2.3咬合情况分析在84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之中,有19例患者无咬合接触,14例患者出现咬合抬高情况,其余51例患者的上下牙之间存在正常咬合关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系统化修复.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2.6%.16.7%与60.7%.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按照原咬合关系修复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食物嵌塞有18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出现了食物嵌塞现象,所占比例为21.4%.18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7.8%与22.2%,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患者在发生食物嵌塞情况的比例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8.405).3讨论老年群体的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且与一般的成年病例有所差异.老年人群的口腔疾病具有典型的特殊性,因为其口腔内的组织和器官伴随年龄增长出现退行性改变,包括牙齿磨损情况严重.牙齿缺失.牙列缺损或牙龈萎缩等[1].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进食和正常生活,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阻碍,因此我们在口腔修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口腔特征和疾病史情况.除此之外必要时可以每年进行一次牙齿洁治工作,将表面的牙结石清除,以避免牙龈发炎等情况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口腔更加健康.本次研究中,在84例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当中,有60例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另外24例患者实行固定义齿修复,平均修复牙齿数量为(7.7±0.4)颗,且活动义齿修复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患者数量.51例患者的上下牙之间存在正常咬合关系,18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出现了食物嵌塞现象.按照相关医学研究观点,出现牙齿缺损会直接导致口腔问题的进一步加重,例如患者长时间缺氧牙,必然导致牙齿出现倾斜,缺牙部位间隙缩小.在进食环节中食物容易嵌塞,导致牙周炎等.从研究数据结果来看,大部分老年患者并没有对自己的口腔问题进行高度重视,而在当前的口腔修复方案当中,最主要的方法仍然是活动义齿[2].活动义齿的类型较多,包括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和半口义齿等,不同意识类型的特征有所差异.例如局部义齿的机械性能和舒适度较差,但其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很方便地添加牙齿,让患者更快速的适应全口义齿状态[3].相比而言,固定义齿的舒适度良好,体积较小,对某些牙齿缺失情况良好的老年患者也具有更加优秀的作用.在具体的方案选择过程中,要重点分析患者的牙齿缺失程度和咬合关系,然后正确评估其生理机能.例如部分老年患者的咀嚼肌功能往往出现异常,在修复义齿之后出现咬合不平衡状态.所以从医学实践的角度来看,维持良好的咬合关系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的重点内容.当然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包括日常咀嚼方式.口腔卫生习惯等.在本次研究当中,具有早晚刷牙习惯的患者数量不足三成,而定期在医院进行洁治的患者不足两成,且无一例患者辅助工具清洁牙齿,而是利用牙签牙刷等进行清洁,这无疑是存在错误的.老年人牙冠磨损或牙周炎等因素导致的食物嵌塞症状,需要得到针对性治疗[4].如果针对单牙间隙,可以考虑采用牙体填充术;如果是多牙间隙则使用垫.当患者咬合距离过低时,可以考虑适当抬高咬合距离.诸如此类的修复方案都是老年患者的实际生理状态需求决定,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考虑其特殊性要求.必要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口腔修复学知识与口腔问题的严重性,重点保障患者修复之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和恢复,减少因口腔问题带来的痛苦[5].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方法而言,可以结合其口腔特点选择活动义齿修复方案,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作为今后的首要方案之一.参考文献[1]吴新军.口腔修复手法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1):53-54.[2]余养斌,刘聪聪.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的临床特点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40-42.[3]王亦萍.口腔修复手法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357.[4]白福鸿.口腔修复手法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7,38(01):60-62.[5]姜丽媛,柴梅.口腔修复手法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报,2016,37(04):421-422.
行活动义齿修复,另外24例患者实行固定义齿修复,平均修复牙齿数量为(7.7±0.4)颗,且活动义齿修复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患者数量.51例患者的上下牙之间存在正常咬合关系,18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出现了食物嵌塞现象.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方法而言,可以结合其口腔特点选择活动义齿修复方案,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作为今后的首要方案之一.关键字: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医学实践;牙齿缺失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当中,这一疾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对于口腔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使得口腔防护正在有序展开.按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老年患者患上口腔疾病的概率超过95%.对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案,因而本次研究也对老年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从其病例资料中总结临床特征与治疗修复经验.研究结果内容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