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电影中配乐的作用

电影是一门结合了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无声电影时代是从1895年到1927年,由于那时的电影相关技术还十分落后,观看者只能从演员一系列的表演和影片中的间幕来揣测电影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本文就无声电影的配乐来了解电影配乐的开端,将无声电影的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尝试对其中的电影配乐艺术进行探索。本文介绍了无声电影配乐的相关理念和其发展,将借鉴当时的一些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对爱森斯坦的配音理念深入的探究,对其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借此无声电影的配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本本总结了无声电影配乐的相关作用与意义,简析了无声电影时期配乐对现代电影的影响和借鉴之处。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无声电影时期配乐的历史背景 2
(一)无声电影及配乐的概念 2
(二)无声电影配乐的发展 2
二、 无声电影时期经典作品分析 3
(一)无声电影时期配乐的优势 3
(二)简析无声电影时期的经典作品 3
1.《战舰波将金号》电影介绍及历史意义 3
2.简析《战舰波将金号》中的配乐对剧情的推动 3
3.影片片段《敖德萨阶梯》的配乐对背景气氛的营造 5
三、电影配乐与电影的相互作用 6
(一)电影配乐的作用 6
(二)无声电影时期“声画对位”理论 7
结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无声电影中配乐的作用
引言
(一)无声电影及配乐的概念
无声电影又名默片,发明于1890年左右,是指几乎没有任何的配乐的影片。无声电影的影像等同共通的语言,是一种纯视觉的艺术。无声电影时代便是“银幕年代”。无声电影时期的配乐在一开始时只是为了掩盖当时技术的不足的一种手段,但是后来观众们发现,这样的方式由于没有预先的排练,完全靠即兴的研究,有时会导致音乐的与电影中的气氛不符,甚至有时会导致观众感受到极大的落差。
直到二十世纪初,纪录片《基督教的士兵》在墨尔本上映,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导演发现了电影配乐对于电影的作用,为这部纪录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专门的配乐的,大大的提高了观众们的观影体验,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在之后的作品便开始注意配乐与电影的配合,不再止是把配乐作为放映时遮盖放映机转动时所发出的噪,而是真正的将配乐作为电影的一部分。逐渐通过配乐表达不同人物的情绪,配乐可以利用各种节奏、旋律来配合电影中相关的场景和风格。在无声电影中的配乐不仅可以增加影片的画面感,还可以使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达到统一。[2]
(二)无声电影配乐的发展
从1860年左右无声电影出现到1927年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出现,中间从技术、年代等分为了几个时期,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而无声电影的早期也称为“卢米埃尔时期”,那是的电影多为只有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纪录片,当时的音乐只是为了掩盖放映机转动时所发出的噪音,当时是电影艺术刚刚萌芽的阶段,虽然配乐的技术和理念进步的很快,但是还是十分的落后,只是简单的音乐加上画面,并谈不上配乐和画面的结合。
无声电影时代中期又叫“百代时期”,当时的电影相比“卢米埃尔时期”有了巨大的进步。当时的电影产量十分巨大,而在当时的《吉斯公爵被刺》的出现时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原创的电影音乐,《吉斯公爵被刺》拍摄时邀请了著名的作家“亨利拉”作为编剧,聘请有戏剧经验的导演,使用戏剧演员扮演角色,由著名的法国音乐家“圣桑”谱曲,包含了序曲和五个场面的乐曲。该影片虽然配乐很少,但却非常的成功,配乐和剧情融合的非常恰到好处,“圣桑”也因此成为影片作曲的第一人。
当无声电影到了晚期时,也是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的交点,电影配乐相对成熟。19151927年间为无声电影的晚期,这是一个电影从无声到有声时代转变的重要节点。电影的拍摄技术和导演的技术相比之前更上一层楼,而电影配乐也随之成长。这个时期中包含了许多将配乐与影片结合的经典佳作,有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创作的第一部根据剧情创作音乐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有《宾列传》和《战舰波将金号》这些电影配乐的代表作,更是孕育出了将美国无声电影带到顶峰的卓别林这样的大师。[3]
二、 无声电影时期经典作品分析
(一)无声电影时期配乐的优势
无声电影时期处在电影发展史中是一个十分落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技术的落后和理论的缺失,使得这个时期的电影的观赏性远远不及现代电影。但是又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创作者们对于电影和配乐的理解更加的纯粹,技术和条件的落后使创作者们更加关注电影的本身,相比现代电影,虽精细程度上远远不及,但是从无声电影时代的作品中却能发现现代电影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
在无声电影时期的佳作,虽然画面黑白且没有对白,但是在有些影片中对配乐和画面的处理上却胜过了现代的影片,例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的配乐就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控制了电影的节奏,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卓别林大师的电影配乐一直贯穿整个电影。卓别林发现了音乐在电影里的表现力,他便使用音乐来进行场景的过渡和塑造。又如在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中,贯穿整片的交响曲对于整个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些经典的影片之中的配乐方法,对于现代电影配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瑰宝。[4]
(二)简析无声电影时期的经典作品
1.《战舰波将金号》电影介绍及历史意义
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描述的是在20世纪俄国革命中的一个真实历史事件。那时候,沙皇专制制度以深入整个俄国,广大的俄国工人和农民对沙皇的统治的不满和反抗之心日益增强,全国都在罢工表示反抗。1905年1月9日便是著名的“血的星期日”历史事件,沙皇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造成了无数人的死去,导致彻底激怒了人民。革命情绪也在黑海水兵之间传播着,军官对水兵的欺压使他们早已无法忍受。一天,停在岸边的波将金号战舰上的士兵,知道了他们喝的全都是用臭肉做成的汤,便于军官们争吵起来,且以绝食反抗。舰长把所有人集中在了甲板上,希望惩戒队的队员屠杀反抗的水兵们。但没有人愿意杀害自己的同胞们,军官们暴跳如雷。在这紧张的时刻,其中一水兵登上炮塔,大声呼喊,愤怒的水兵纷纷响应,打跑了那些反动军官。水兵们在战舰波将金号上升起了革命的红旗,来正式宣布起义。但华库林楚克却被反动军官吉列洛夫斯基一枪打死。他的尸体被运回港口。市民们纷纷向这位革命战士表示哀痛,岸边挤满了愤怒伤心的人民。紧接着,电影的画面出现了大量白帆,那是市民再给水兵们送去大量的食物,以此来帮助起义的战士们。
《战将波将金号》的电影剧本作者表示过本来将这部电影定名为《1905》,并且想将它拍成一部宏伟的史诗,来表现1905年革命的各种事件,而《战舰波将金号》只是其中的一段,最后在多方商讨下,决定只选这一段进行拍摄。“战精波将金号”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难以估计的。人民、革命群众是影片的主要人物。影片中刻画出不少令人忘难的人物形象,整个影片贯穿着关于革命的力量、有组织的集体的力量的思想。导演以丰富的艺术手段歌颂了革命的人民,影片中有壮丽的群众场面,同时也有突出的、令人难忘的细节。它是苏联人民为争取在艺术中反映革命内容、反映真实而斗争的结果。这部影片反映了新的苏推埃文化的总的趋向,所描述的内容不仅使苏联人民为之动容,在其他国家也取得巨大的反响,许多国家的反动派从这部苏联影片中感到了革命艺术的巨大力量,所以禁止它公并上映,但是人民还是偷偷地看它。这部影片的上映标志着电影艺术发展的新阶段。[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