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演李安和演员郎雄在电影中共同创作的父亲形象

本文通过对导演和演员共同创作角色的关系,以导演李安和演员郎雄共同创作的“父亲三部曲”中父亲的形象为例。这三部电影分别为《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论文主要从两人合作伊始到最后完成影片,上映获奖等方向进行了浅析。内容里关于二人的合作则具体从表演艺术理论如规定情境、交流、表情、潜台词等来表现三部电影中李安和郎雄的共同创作,而对比二人与其他人合作的作品来看,他们的合作使得这三部电影拥有独特的基调,也使得三位“父亲”的形象成为经典。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2
(一)导演和演员合作对于电影的重要性2
(二)导演李安对郎雄父亲角色的期许2
(三)郎雄在塑造角色时带给李安的惊喜 3
二、《推手》——新环境中的旧人3
(一)电影《推手》中对朱老先生角色塑造的需求3
(二)《推手》中朱老先生的形象塑造4
三、《喜宴》——“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5
(一)规定情境中父亲角色的不同表现5
(二)父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交流5
四、《饮食男女》——“色”“空”之谈6
(一)父亲的“逃叛”与新生活6
(二)李安关于家庭的终极探究7
五、互相成就7
(一)所获奖项及提名7
(二)对于之后电影中“父亲”形象塑造的启示8
(三)“父亲三部曲”之后的电影之路 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浅析导演李安和演员郎雄在电影中共同创作的
“父亲”形象
引言
对于导演李安来说,郎雄使得他脑海中的父亲形象成为现实,让他成功在世界影坛中初露头角。对于郎雄来说,这三位“父亲”的角色带给他事业的第二春,和成为荧屏上被众人熟知的“父亲”的机会。他们二人的合作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彩与完美,从第一次互相熟悉到后面仿佛心有灵犀,默契十足,这其中少不了李安对电影的用心和细致,也少不了郎雄对于表演的熟悉掌握与对角色的适应把握。
一、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
李安在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写到,第一次正式导演作品遇到朗雄,是这样的丰富经验的演员教会他如何去做一个能和演员沟通的导演。同时,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遇到好的导演也同样是无比幸运的事情。郎雄做了大半辈子的演员,之前塑造的种种角色都不如退休后遇见李安和这三部电影中的角色获得地成就高,当然他也一定花费了很多精力在塑造这三个角色中,就像遇见了不同的自己,他把角色演活了,也就是没有辜负自己和导演李安对他的认同。
(一)导演和演员的合作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通常导演拍摄一部作品,当他研究这部作品的时候,对于整个人物的要求,包括人物形象,特征等等已经慢慢在他心里形成雏形,需要竭尽全力去寻找心目中最适合这个角色的合适的人选。演员的表演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演员表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部影片的艺术表现。但是,一名出色演员的表演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情况下,在演员的表演生涯中,导演是对其影响很重要的因素。[1]
“演员是导演思维较为直接的传达者,所以导演必须要理解演员,理解自身与演员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对此有一个贴切的比喻,即心理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我不是从“忏悔式”关系的意味上这样说,而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谈。在合作默契的时候,治疗师和病人能够协力打造一条通道,通向一个“新”人,在这个世界上更具行动力和存在感的人。在这一意义上,优秀导演和演员也是打造了一条通道(即表演),通向一个新人——影片中的角色。那位人物将使叙事成立,并构建另一种关系——与观众的关系。这些创造性的、引人入胜的关系正是观众亟亟以求的。”苏联青年导演C.邦达尔丘克在《导演和演员在创造形象上的合作》一文中,谈到杰出导演安德烈维奇在和他和演员合作中遵循的几个原则以及影响等。
(二)导演李安对郎雄父亲角色的期许
李安曾经公开说过自己挑选演员的要求与偏好:我喜欢演员自然的气质,就是所谓的灵气。演员入戏的精神,对角色、情景、愿意相信的投入感,是他们最大的天赋。演员的标准:首先要上相,但光长得标致还不够,要动人。其次要有心里面对戏的感应,有相信戏的神采。
李安最擅长把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大命题放到一件生活小事里做文章,而郎雄,就是那种能把小人物演出万顷波澜的杰出演员。李安曾经说过,郎雄的脸是五族共和,看到他的脸,就觉得他像中国父亲。他的内在又自然流露出一种幽默感,很契合。其实私下里,郎雄的话挺多的,打诨插科、天南地北、荤素不拘,和银幕上的父亲形象并不一样。[3]
但李安或许看中的就是这一点,因为郎雄的真实,生活的气息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他不论去塑造什么样的父亲,都能够胜任。他可以在郎雄身上塑造任意的性格形象:无论是《推手》中把人震倒在地的太极老英雄,《喜宴》中求子心切的诡计多端的老太爷,还是《饮食男女》打张艾嘉主意的老色狼,郎雄均能诠释的准确到位不着痕迹。而这三个角色中共同的特质:亲善、沉默、忍辱负重,关键时候却表现出某种强硬或者权威,又是传统“中国父亲”的特征。[4]
(三)郎雄在塑造角色时带给李安的惊喜
王恒斌在《论电影艺术中的导演与演员》一文中认为银幕中的演员表现出来的形象,需要导演对角色的认知和要求,还需要根据演员自己的理解,通过再创造,把它综合在一起表现出来。李安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能遇见郎雄这样一个中意的演员,和他期望的一样,可以将自己完全融入在角色中。他所扮演的人物无论内心如何翻江倒海,但面容仍然平静祥和,只需借助一些细微的面部表情和几句短短的台词便足以揭示人物的内心。
对于导演李安来说,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做编剧的电影,那主演的角色是无论也不能将就的。一个好的演员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而不同角色对演员的需求,从外形到气质,都必须能够接近角色以更好地创造角色。[5]李安作为一个优秀的叙事者,他要让自己的故事更能打动人,挑演员这第一步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当然,他也知道,遇见一个十分合意的演员简直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在这个时候,演员郎雄从电视公司退休,被介绍给了李安,遇见了他们合作的第一个角色。从此之后的三年,两人一口气合作了三部作品,“父亲”三部曲就这样诞生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