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合并肺部感染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显示[1],且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5%,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预防及治疗肺部感染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2],为进一步对自发生脑出血开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本文将2012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生脑出血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3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为(51.3±8.3)岁.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1周内31例,占83.78%,6例发生1周后,占16.22%.1.2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发热,体温在38℃以上,气道分泌物增加;(2)白细胞计数在15×109/L以上;(3)气急,呼吸音增粗或者肺部出现啰音;(4)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感染,支气管分泌物呈现脓性.1.3方法本组37例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对症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氧.化痰.抗炎.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并给予患者定期翻身.叩背.吸痰,对于术后依然昏迷的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机械排痰,以保障患者气道通畅.并对患者进行多次痰培养,增强抗生素使用针对性,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加强营养支持,以维持多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并早期给予患者功能康复锻炼.1.4评价标准1.4.1肺部感染控制标准(1)经治疗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显著减少,且体温下降;(2)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3)呼吸音清晰.1.4.2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痰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肺部啰音消失,X线检查显示病灶吸收.好转:治疗后,体温恢复,患者痰液减少,症状好转,痰培养显示细菌生长,肺部啰音有改善,X检查病灶部分吸收;无效: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死亡.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结果37例患者,早期气管切开27例,机械通气10例,经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本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4~12d,平均(8.0±2.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1.2)d.肺部病灶吸收时间(10.5±3.6)d.治愈时间(12.0±3.2)d.3讨论导致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关研究显示,肺部感染和患者预后具有直接的关系,也是导致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因素[5].脑出血术后患者之所以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是由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一般处于昏迷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道蠕动减弱,颅内压增高导致其呕吐物反流,加之咳嗽吞咽反射减弱,进而很容易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而气道内分泌物不易咳出,形成呼吸道阻塞,对患者肺部通气造成影响,而分泌物又会阻塞细支气管,使其积聚在肺部及支气管内,病菌滋生,最终形成肺部感染[6].脑出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都发生在术后3~5d,本研究中,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1周内31例,占83.78%.说明应早期给予患者预防治疗肺部感染,特别是在术后3~5d最为重要.在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应给予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查明细菌种类,早期给予有效抗生素进行控制.在对患者进行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帮助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排除气道分泌物,进而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纠正低氧血症.虽然气管切开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带给患者生存机会,缩短治疗疗程,不过毕竟属于有创操作,也会一些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认为在不耽误患者其他救治程序的同时,应及早给予气管切开,为减少外源性感染,减少探视量,预防交叉感染,同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早拔除,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锻炼咳嗽反射[7].脑出血术后伴肺部感染的患者,其能量消耗比较多,术后机体处于负氮平衡,且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忽视营养支持往往是增加肺部感染率的重要因素,最终影响预后,因此,应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肠内营养及胃肠外营养,术后3d可鼻饲,并根据患者消化情况及胃肠功能适当增加,保护患者胃黏膜,纠正水电解质失衡[8].本研究中,治疗后总有效率81.08%,感染控制时间4~12d,平均(8.0±2.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1.2)d.肺部病灶吸收时间(10.5±3.6)d.治愈时间(12.0±3.2)d.此结果说明,自发生脑出血开颅术后给予早期气管切开.多次痰培养.营养支持等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参考文献[1]王丽娟.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6):101-102.[2]林建虎,卢艳艳,陆川,等.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60-2061.[3]徐洁,吴杰,任日军.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32例治疗观察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4):18-19.[4]娄保全,刘红旭,毛秀芬,等.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106例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10):57-58.[5]邵书梅.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8):155.[6]冯阳,张超,文泽贤,等.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7):890-892.[7]于风英,池英习,魏素粉,等.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9):1520-1522.[8]司玉红.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89-91.
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生脑出血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3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为(51.3±8.3)岁.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1周内31例,占83.78%,6例发生1周后,占16.22%.1.2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发热,体温在38℃以上,气道分泌物增加;(2)白细胞计数在15×109/L以上;(3)气急,呼吸音增粗或者肺部出现啰音;(4)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感染,支气管分泌物呈现脓性.1.3方法本组37例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对症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氧.化痰.抗炎.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并给予患者定期翻身.叩背.吸痰,对于术后依然昏迷的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机械排痰,以保障患者气道通畅.并对患者进行多次痰培养,增强抗生素使用针对性,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加强营养支持,以维持多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并早期给予患者功能康复锻炼.1.4评价标准1.4.1肺部感染控制标准(1)经治疗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显著减少,且体温下降;(2)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3)呼吸音清晰.1.4.2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痰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肺部啰音消失,X线检查显示病灶吸收.好转:治疗后,体温恢复,患者痰液减少,症状好转,痰培养显示细菌生长,肺部啰音有改善,X检查病灶部分吸收;无效: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死亡.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结果37例患者,早期气管切开27例,机械通气10例,经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本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4~12d,平均(8.0±2.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1.2)d.肺部病灶吸收时间(10.5±3.6)d.治愈时间(12.0±3.2)d.3讨论导致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关研究显示,肺部感染和患者预后具有直接的关系,也是导致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因素[5].脑出血术后患者之所以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是由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一般处于昏迷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道蠕动减弱,颅内压增高导致其呕吐物反流,加之咳嗽吞咽反射减弱,进而很容易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而气道内分泌物不易咳出,形成呼吸道阻塞,对患者肺部通气造成影响,而分泌物又会阻塞细支气管,使其积聚在肺部及支气管内,病菌滋生,最终形成肺部感染[6].脑出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都发生在术后3~5d,本研究中,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1周内31例,占83.78%.说明应早期给予患者预防治疗肺部感染,特别是在术后3~5d最为重要.在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应给予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查明细菌种类,早期给予有效抗生素进行控制.在对患者进行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帮助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排除气道分泌物,进而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纠正低氧血症.虽然气管切开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带给患者生存机会,缩短治疗疗程,不过毕竟属于有创操作,也会一些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认为在不耽误患者其他救治程序的同时,应及早给予气管切开,为减少外源性感染,减少探视量,预防交叉感染,同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早拔除,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锻炼咳嗽反射[7].脑出血术后伴肺部感染的患者,其能量消耗比较多,术后机体处于负氮平衡,且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忽视营养支持往往是增加肺部感染率的重要因素,最终影响预后,因此,应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肠内营养及胃肠外营养,术后3d可鼻饲,并根据患者消化情况及胃肠功能适当增加,保护患者胃黏膜,纠正水电解质失衡[8].本研究中,治疗后总有效率81.08%,感染控制时间4~12d,平均(8.0±2.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1.2)d.肺部病灶吸收时间(10.5±3.6)d.治愈时间(12.0±3.2)d.此结果说明,自发生脑出血开颅术后给予早期气管切开.多次痰培养.营养支持等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参考文献[1]王丽娟.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6):101-102.[2]林建虎,卢艳艳,陆川,等.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60-2061.[3]徐洁,吴杰,任日军.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32例治疗观察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4):18-19.[4]娄保全,刘红旭,毛秀芬,等.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106例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10):57-58.[5]邵书梅.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8):155.[6]冯阳,张超,文泽贤,等.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7):890-892.[7]于风英,池英习,魏素粉,等.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9):1520-1522.[8]司玉红.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89-9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