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8例,纳入时间2015年12月-2018年3月,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对照组).核医学影像检查(试验组),比较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4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脊椎骨浆细胞瘤13例,脊髓外浆细胞瘤11例,脊椎和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脊椎外骨髓瘤5例,仅脊椎骨髓瘤6例,非脊椎骨浆细胞瘤8例,仅脊椎外骨髓瘤5例.48例患者经由不同方法检查后,试验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81.3%高,差异显着(P<0.05).结论:给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医学影像检查效果确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保障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借鉴.关键字:多发性骨髓瘤;核医学影像;临床价值;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由骨髓内浆细胞增生引发的恶性肿瘤,常伴有肾脏损害.贫血.高钙血症等.报告显示,虽然该疾病发病率高,但是确诊率较低,影响疾病治疗和预后[1].因此,选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提高疾病确诊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现状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将我院时间2015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4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核医学影像检查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抽取我院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8例,纳入时间2015年12月-2018年3月,其中女20例(41.7%),男28例(58.3%),年龄42~72岁,平均(58.5±2.6)岁;疾病分期:I期13例(27.1%),II期15例(31.2%),III期20例(41.7%).所有患者均经骨髓穿刺.临床表现等确诊,伴有四肢疼痛.胸廓疼痛等症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骨髓疾病.其他血液疾病.资料不完整患者.两组在一般资料上统计无差异(P>0.05),可分析和比较.1.2方法对照组行X线检查,先用CT定位患者病灶,确定扫描部位后再进行骨质扫描,层距.层厚均为5mm.经扫描发现病灶后,再扫描邻近部位脊椎,并用软组织窗.骨窗观察.试验组行核医学影像检查,检查之前先注射18F-氟代脱葡萄糖,24h后用核医学影像系统对患者前后位骨进行检查.对于可疑部位,进行骨断层扫描,矩阵128×128,将获得图像送入系统软件中重建,由2名以上的专业医生阅片.1.3判定项目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包括脊椎骨浆细胞瘤.脊髓外浆细胞瘤.脊椎和脊椎外骨髓瘤.仅脊椎骨髓瘤.非脊椎骨浆细胞瘤.仅脊椎外骨髓瘤.1.4统计学方法将文中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中,计量类资料用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类资料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分别给予t.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着.2结果分析得知,试验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准确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81.3%高,差异显着(P<0.05),详见表1.表1患者诊断准确率比较[n(%)]3讨论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类型,骨骼破坏为主要特征,患者多由身体疼痛前来诊断.当前,临床尚未明确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发机制,病发后期会破坏机体骨皮质,加之软组织受各因素影响形成肿块,增加患者痛苦,威胁生命健康.既往研究证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多数患者骨外形都正常,加大疾病的诊断.治疗难度,且漏诊率.误诊率也比较高,影响疾病治疗[2].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检查确诊,如磁共振成像.X线片.CT检查等,其中CT检查.磁共振成像等虽然能检出病变部位,但是由于检查仅针对局部拍摄影片,造成检查遗漏[3].而X线片因分辨率低,无法完全发现骨髓瘤病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核医学影像技术问世,并凭借各优势得以广泛应用.具体操作中,可见肋骨病灶呈类圆形.圆形,以点状分布;单发性的病灶则表现为中心缺损,周围呈现轮圆形,这种类型的骨髓瘤确诊率高,通常不会出现误诊.漏诊现象[4].在病变范围上,核医学影像诊断能清晰的发现病灶大小,区别类型不同的骨髓瘤.总之,使用核医学影像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全身骨骼的检查,可从根本上规避磁共振成像.CT等技术弊端,从而减少疾病诊断漏诊率和误诊率,为疾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条件.本研究中,对4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核医学影像.X线检查,结果显示,行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试验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比X线检查对照组的81.3%高,差异显着(P<0.05).说明,和X线检查技术相比,核医学影像技术准确率.安全性都比较高.在田志三[5]的一项和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中,X线.核医学影像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83.78%,和本文结果相似,证实了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综上,给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医学影像检查效果确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保障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借鉴.参考文献[1]毛秋粉,曹晓征,王锦锋,等.多发性骨髓瘤采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84-85.[2]叶世琴,王平.核医学影像诊断6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763-764.[3]祖拉亚提·库尔班,米热依古丽·卡德尔.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14):23-23,24.[4]池艳丽.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8):167.[5]田志三.核医学影像诊断74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17,4(6):270-271.
脊椎外骨髓瘤5例,仅脊椎骨髓瘤6例,非脊椎骨浆细胞瘤8例,仅脊椎外骨髓瘤5例.48例患者经由不同方法检查后,试验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81.3%高,差异显着(P<0.05).结论:给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医学影像检查效果确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保障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借鉴.关键字:多发性骨髓瘤;核医学影像;临床价值;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由骨髓内浆细胞增生引发的恶性肿瘤,常伴有肾脏损害.贫血.高钙血症等.报告显示,虽然该疾病发病率高,但是确诊率较低,影响疾病治疗和预后[1].因此,选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提高疾病确诊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现状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将我院时间2015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4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核医学影像检查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