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护理人员人力安排和工作量优化改革

十堰市人民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承担了小儿门诊.小儿急诊.儿科输液室等几项重要职能,是医院24h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1].但儿科门诊日常工作季节性强,单日工作量分布不均,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及医院的声誉.在护理工作方面如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何科学高效的利用各项人力资源是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本科室不同季节.按时段调配护士资源的情况分析如下.1.传统的护士人力安排和工作量分析1.1.儿科门诊护士人力安排1.1.1.护士定岗定员白班8人,连班2人,前夜班1人,后夜班1人,帮班1人,应急班1人.其中连班8:00-16:00,前夜班18:00-02:00,后夜班02:00-8:00,帮班18:00-22:00,其他班次均为8:00-12:00,14:30-18:00.1.1.2.人员搭配一般从工作年限考虑较多,较少考虑个人沟通能力和协作情况.1.2.儿科门诊工作量因季节不同,儿科门诊量.输液量.治疗量均有所不同.每年2月.3月.8月.9月为淡季,门诊量约250人次/日,输液量约80人次/日,治疗量约80人次/日.每年10月-12月为旺季,门诊量约1,000人次/日,输液量约500人次/日,治疗量约420人次/日.排除患儿因急诊就医治疗因素,患儿来院治疗的时间通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门诊患儿治疗的高峰时段有明显的规律性:冬季天气寒冷,早晚温度低,工作量集中在每日9:30-16:00,夏季天气炎热工作量集中在7:00-10:00及16:00-20:00.家长因工作原因会在下班后带孩子来院治疗;学龄期的孩子因避免耽误学习会在放学后来院治疗,因此学龄期患儿在工作日集中于12:00-14:00以及17:00-21:00来院治疗.且休息日工作量显着增加.2.存在问题分析因儿科门诊工作量高峰期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分布不均的特殊性,若按照以往的规定工作时间,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与患者就诊治疗时间形成反差,会使得某些时间段护士在值班期间工作量过大或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以往排班过程中,仅安排了工作时间,但未明确规定工作职责.偶有因个人原因相互推诿,未及时回应患者需求的情况出现,不利于患者来院就诊过程中的诊疗安全.护理人员定员定岗,不利于护士的劳逸结合,难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优化,且岗位固定使得人员难以调配,给科室处理突发情况造成一定的困难.3.改进措施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降低护士工作劳动强度和压力,我科开始探索,寻求更科学的方法来开发人力资源,合理使用人力,提高劳动效率.3.1.集体参与,增加科室凝聚力护士们一起集思广义,共同讨论后制定排班方法.通过召开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分析工作压力存在的原因和改善这种原因的根本方法,结合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梳理分析,对科室现有的班次做出优化处理.3.2.机动排班3.2.1.根据不同季节工作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班次取消或合并不合理班次,拟定了新的工作流程及各班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即检诊班1人,主班1人,输液班2人,帮班1人,连班2人,巡视1人,前夜班1人,后夜班1人,原晚间帮班由夜班人员担任,应急班由休息人员担任.根据科室具体情况,依不同季节的工作量,加减班次及人员.这样既节约了人员和时间,工作效率也比以前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做到了人力资源合理调配,杜绝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2].3.2.2.根据不同季节工作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班次工作时间冬.春季节患者来的迟,每日安排4名护士(检诊.配药.主班.输液1)8点到岗参与晨间交班,其他护士(巡视.输液2.治疗)分别于8:30.9:00到岗迎接输液高峰期,并相应延长下班时间.夏秋季节患者较多选择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的时间段来院,安排2名护士(检诊.配药)7:30到岗,下午安排2名护士(巡视.输液2)15:00到岗相应延长下班时间缓解代.夜班人员工作压力.如此调整上下班的时间.避免工作量少的时段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强患儿治疗高峰时间段的护理人力配置,使患儿得到及时,安全的治疗及护理,护士有较多的时间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有效缓解了高峰时输液室的压力,确保输液室的工作能有序进行,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输液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益与服务质量,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2.3.合理安排人员搭配在岗护理人员充足的情况下,注意护理人员间的协作情况,根据服务态度.穿刺技术.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安排在岗人员,使组织成员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殊时段(双体日.节假日)在排班表上标明具体负责的护士,可根据当天的护理工作量对护士进行调配,并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防范护理缺陷和差错.充分发挥了科室护理骨干及高职称护理人员的作用.3.3.制定约班制度制定儿科门诊约班制度.明确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请假.约班.换班的流程,规定每人每年预约休息和换班不能超过5次.预约休息3d以上需主动履行请假手续,换班需经过护士长审核同意后方可执行.避免出现扎堆约休.私自换班造成日常工作运行困难的情况出现.3.4.劳逸结合每年2月-9月科室工作量相对较少,安排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及加强科室内部的各种业务培训.同时鼓励护士在春夏季节申请公休或休假,这样既保证了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学习和合理休息,也可在护理工作量大,不增补护理人员的情况下,有效经济的完成护理任务.4.总结护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质量问题,而护理质量的保证者是护理人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活,就能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标[3].排班模式的改革是以适应患者需要为目的,护理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搞好各种协调,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儿科门诊根据不同季节时段的护理工作量科学合理地调配护理人员,以患儿最需要的护理时间为护士的工作时间,从而改变了以前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取得满意效果.参考文献[1]张淑玲,王丽萍.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调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40-241.[2]周静,李平,邹艳.门诊儿科输液室不同季节时段护士资源的高效调配[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304-305.[3]于亚红.门诊输液室护士弹性上班的实践与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465-46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2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