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二十吨银杏黄酮提取物生产线设计(附件)

为解决银杏黄酮提取产业低水平重复及恶性竞争的问题,同时大规模、高质量的规范化生产,本设计研究银杏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在开展可行性调查基础之上,结合目前创新高效的提取技术设备,以标准化的原料银杏叶和规范化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年产二十吨银杏黄酮提取物生产线设计。本设计包括生产线可行性分析、厂区与厂房规划、工艺流程、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及仪器设备选型、水电汽用量估算、车间定员、品质控制、加工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同时绘制了浓缩罐设备图、烘干机设备图、总平面布置图、水电汽管路图、车间平面图及设备流程图。

挤压膨化生产红豆早餐粉工艺研究

以大米粉、玉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红豆粉进行双螺杆挤压,采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研究加工参数包括物料含水量、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红豆粉添加量等对红豆早餐粉系统参数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开发一种营养方便的红豆早餐粉。结果发现当大米粉玉米粉质量比为11,红豆粉添加量为10%,喂料水分19%,挤压机各区温度为110℃,螺杆转速为160rpm,喂料速度为16rpm,模头直径为4mm时,可以获得口感醇厚、富含红豆香味、颜色呈均匀淡黄色的产品。

新疆伊犁土壤中细菌的分离鉴定

气敏传感器检测草莓腐烂的电子鼻设备开发及在保鲜库的应用设计(附件)

本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气敏传感器对草莓腐烂进行移动式检测的电子鼻设备。本文介绍了由移动单元、传感器模块及计算机组成的设备硬件系统的搭建,及基于C# 语言开发的设备配套的软件系统的操作流程。验证结果表明,当密闭时间为5min,定点检测时长为20s时采用移动式传感器阵列进行腐烂定位效果较好,单层草莓单点和多点腐烂源定位结果与实际腐烂源位置的偏差为±3cm,而多层草莓难以准确定位腐烂源位置。该仪器可满足对单层草莓进行腐败检测和腐烂源定位的要求。本文还介绍了该仪器在小型保鲜库的应用,主要包括保鲜库设计、移动式设备应

气调包装方法对金针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以金针菇为实验材料,探讨双指标气体成分(使得O2浓度为3%,CO2为10%)的气调包装方式效果,并以常温贮藏、低温贮藏(2±1)°C方式作为对比,分析三种不同贮藏方法对金针菇贮藏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针菇气调包装方法可以能够有效延长金针菇的保鲜期,延缓金针菇褐变,抑制蛋白质、可溶性固性物等营养物质的减少,从而保持金针菇采后良好品质。由此可见该气调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金针菇保鲜手段。

水油混炸对鸭胸肉中杂环胺生成量的影响

本研究以鸭胸肉为原料,研究油炸次数和油炸方式对鸭胸肉中杂环胺生成量的影响。油炸次数设定为第1、10、20、30、40、50、60次,油炸方式为传统油炸和水油混炸。分别检测鸭胸肉皮层和鸭胸精肉的杂环胺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色差等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次数的增加,鸭胸肉颜色变深,脂肪含量逐渐增加,水分含量减少,鸭胸肉中杂环胺的种类和含量也增加,极性杂环胺PhIP在油炸30次后开始生成。水油混炸与传统油炸相比,在油炸次数达到50次后二者在杂环胺生成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水油混炸的鸭肉杂环胺含量低于传

油菜素内酯对葡萄果实腐烂和品质的影响

以“巨峰”葡萄果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葡萄果实贮藏品质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 5μmol/L EBR处理显著降低了葡萄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延缓了果实硬度、TSS、TA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EBR还可提高葡萄果实总酚含量及SOD和CAT酶活性,降低了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维持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这些结果为EBR应用于葡萄采后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清洗方法和条件对典型蔬菜农药残留的脱除效果研究

蔬菜表面农药残留的脱除效果一直是人们对食材是否安全所关注的焦点,部分农药可能会渗透进蔬菜的组织内部,一般的清洗方法很难有明显的脱除效果。本文以小青菜为实验材料,通过湍流、超声两种清洗方法在不同时间内进行清洗,以四种农药吡虫啉、代森锰新、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为脱除对象,采用HPLC-MS、GC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经过数据分析得出湍流和超声清洗对多菌灵的去除效果比较明显,清洗5min的去除率高达68.63%、77.42%。湍流清洗对代森锰新的去除效果也较为明显,从四种农药去除率总体来分析湍流清洗要比超声效果好

白切鸡食用品质测定方法标准化

白切鸡食用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其商品价值,而国内外关于白切鸡食用品质评定方法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白切鸡食用品质测定方法的进行标准化研究。最终确定以胸部作为白切鸡色度值测试部位,以背部作为白切鸡pH值测试部位。对白切鸡进行嫩度测试时,将样品处理至1*1*4 cm3 大小进行剪切力测试所得结果最佳。而对白切鸡进行保水性测试时,若使用离心损失测定,5000 r/min转速下离心5min的测定结果更为稳定,选为适宜的测定条件;若使用加压损失测定,选取压榨压力35kg,压榨时间5min进行测试所得结果较为理想。

益生型果蔬饮料发酵工艺研究

以蓝莓、山药、苹果、梨、胡萝卜、草莓等常见果蔬为原料,研究超声波清洗及柠檬酸浸泡两种减菌方式对原料原有菌群数量的影响,确定1%柠檬酸浸泡30min为合适的减菌方式。以苹果、牛蒡、梨为复合原料筛选出合适的乳酸菌发酵剂,采用蓝莓单果,蓝莓、山药、苹果、梨复合原料两种不同组合,经减菌处理后,以筛选出的ShC发酵剂在28℃下培养,测定发酵过程中的菌落数量、pH、总酸、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确定蓝莓单果组发酵终点为8天,复合组为4天。使用电子舌分析技术对不同样品进行味道分析,发现复合原料组比蓝莓单果组具有更柔和的风味。

糖基化对类pse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pH值为7.5、37℃、氨基葡萄糖的存在下,利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作用,对肌原纤维蛋白进行糖基化交联修饰。本实验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验证糖基化反应的发生。通过高效液相的柱前衍生方法,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6h,肌原纤维蛋白与葡萄糖胺的质量比为1:3,酶添加量为10U/g。经糖基化修饰后,肌原纤维蛋白在等电点(pH5.5)、反应条件处(pH7.5)的溶解度都显著提高(P <0.05),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保水性显著提高(P <0.05),其凝胶强度也得到改善(从15.4g提高至17.44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