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对禽蛋腌制速度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盐水浸渍法,利用超声波技术辅助禽蛋腌制,选取频率为45kHz的超声波对鸡蛋进行间歇超声,每次超声时间控制在20min,每间隔5天超声一次,通过对比超声波辅助腌制鸡蛋与常规腌制鸡蛋的区别,检测其在腌制过程中蛋黄指数、蛋清蛋黄含水率、含盐率、蛋黄出油率等一系列的参数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腌制组,超声波处理组的蛋清蛋黄含盐率、蛋黄出油率以及蛋黄指数增加更快,蛋清蛋黄含水率下降更快。由此可以推断出超声波辅助禽蛋腌制有利于食盐从腌制液进入到禽蛋之中,促进食盐的渗透,缩短生产时间,并且通过感官评定发

超声波联合热风干燥对脱水蒜片的品质影响

本文以大蒜为原料,进行超声辅助热风干燥蒜片实验,通过测定大蒜切片干燥曲线、干基含水量、色值、硫代亚磺酸酯、总酚和蒜氨酸酶活等理化指标,探究超声联合热风干燥对脱水蒜片品质的影响。在干燥温度为50℃、60℃和70℃条件下分别联合360W、600W和840W输出功率进行干燥,发现超声辅助可显著提高干燥速率;随干燥温度上升及超声功率的增加脱水蒜片中硫代亚磺酸酯呈下降趋势,50℃输出功率为360W时硫代亚磺酸酯含量最高;随温度升高及超声输出功率的增加,脱水蒜片中总酚的保留率逐渐增大;蒜氨酸酶活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超声波辅助乳酸菌发酵甘蓝研究

甘蓝叶是常见的泡菜加工原料之一。在泡菜加工中,一般使用乳酸菌发酵产酸并使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乳酸菌将甘蓝菜中的糖类物质转化为乳酸和风味物质。一定强度的超声波辅助乳酸菌发酵甘蓝有助于缩短发酵时间,改善生物反应条件,提高生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本研究以甘蓝菜叶为发酵原料,分别在发酵前采用高强度超声波处理甘兰叶以及发酵过程中采用低强度超声波处理发酵液,研究乳酸菌的发酵动力学和甘蓝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声预处理的甘蓝叶发酵后菌体生长加快,乳酸产量也高于未经过超声预处理的发酵液,主要是由于超声预处理后乳酸菌更易

超声波辅助废啤酒酵母吸附蓝莓渣中花色苷的研究

1

超声波辅助腌制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采用不同功率的超声波(0、250、500和750 W) 分别辅助腌制处理牛霖1h和2h后,测定牛肉中加压损失、水分含量、蒸煮损失、剪切力和氯化钠含量。结果表明,增大超声波功率及延长处理时间能够显著降低牛肉的加压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同时显著提高牛肉中的水分含量和氯化钠含量。因而超声波辅助腌制处理可有效地提高腌制牛肉的品质,缩短牛肉腌制处理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牛肉加工产品的质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牛肉中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

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高效广谱抗菌药,已被广泛用于动物性食品饲料添加剂和病畜的疾病检测。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物现象的发生导致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超标,对消费者构成潜在威胁。本试验建立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牛肉中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和5种磺胺类药物(磺胺噻唑、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氧哒嗪、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异恶唑)的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绞碎的牛肉组织样品,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MCX柱)进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荧光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

氟喹诺酮类与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类的抗菌药,因其抗菌谱广泛,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被大范围地应用在动物性食品饲料以及病畜疾病防控中。但如此大范围地使用会导致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其残留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我国和欧盟均已制订了多种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最高限量。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检测鸡肉组织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恩诺沙星),5种磺胺类药物(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氧哒嗪) 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检测方法,绞

近红外光谱的黄桃脆片品质检测

为了优化水果脆片分级技术,并对今后水果脆片的品质检测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选取600个黄桃脆片样品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于900-2500 nm和1000-2500 nm两种波段下进行光谱采集,采用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五种预处理方法分别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之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极限学习机(ELM)三种方法进行模型建立,比较得出最佳预处理方法和模型建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900-2500 n

醪糟牛奶品质稳定性研究及其标准化工艺设计(附件)

本设计的目标是建一条批产5吨的醪糟牛奶生产线,通过改良工艺设计,完善设备选型,优化车间布局,来建立一条现代化的醪糟牛奶生产线。关键研究点如下设计原则、总平面设计、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生产材料核算、生产车间设计等。通过对国内有关醪糟牛奶文献的研究,确定本生产线醪糟牛奶的生产工艺及灌装方法。本设计针对醪糟牛奶凝乳强度弱、凝乳时间长、易析出乳清,不宜储藏等特点,设计了合理有效的生产方案,确保充足的原料储备,协调淡旺季情况,保证整年度正常生产。与此同时,根据工艺需求提出合理的车间布局和厂区总平面布局规划

金针菇保鲜技术研究

以新鲜金针菇为试材,探究1-MCP处理、纳米包装及二者结合处理对封口包装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观察测定贮藏期间金针菇的主要品质指标,筛选出最优处理方式,以延长金针菇保鲜贮藏时间。结果表明,1-MCP处理、纳米包装及二者结合处理都可以延缓金针菇的劣变进程。其中,1-MCP处理结合纳米包装对封口包装金针菇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显著降低失重率,抑制呼吸作用,减缓褐变,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提高其综合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

钙离子调控绿豆芽苗中植酸降解的研究

绿豆及其芽苗在我国食用广泛,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绿豆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植酸通常以植酸钙镁盐的形式存在于籽粒中,降低蛋白质、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等的生物利用率。研究表示发芽能明显降低籽粒中植酸含量。发芽过程中外源添加Ca2+能显著促进植酸降解,但Ca2+调控芽苗植酸降解的机理并不明确。本课题通过添加三氯化镧、维拉帕米、钌红和CaCl2以改变细胞内Ca2+水平和Ca2+跨膜转运过程探讨Ca2+对绿豆芽苗中植酸降解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钙离子通道对植酸降解起重要作用,同时胞内和胞外钙协同调控绿豆芽苗中植酸的降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