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对食品蛋白质消化性的影响

海藻酸钠(NaAlg)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天然线性多糖,由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罗糖醛酸(G)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元,蛋白质具有柔性,存在许多不同的结构状态,蛋白质的多种构象态构成了蛋白质的构象空间,蛋白质很多生理功能的发挥是通过结构转换实现的。本实验探索海藻酸钠作为天然高分子对于人体蛋白质消化性的影响,从电镜,流变和电泳三个方向进行研究。

湿态豆丝保鲜研究及工厂设计(附件)

豆制品是以大豆或杂豆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食品,包括发酵豆制品、非发酵豆制品和大豆蛋白类制品。豆丝是非发酵豆制品的一种,是我国的传统美食,营养价值高。豆丝通常为干制品,但食用不方便。湿态豆丝制品,食用方便,但保质期较短。为了延长其货架期,本论文以新鲜豆干为原料,使用不同的防腐剂处理并进行贮藏实验,寻找豆干腐败变质的规律和最优防腐剂组合,从而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此外,本论文还对年产2000吨湿态豆丝工厂进行了设计。

激光散斑技术的便携式苹果内部品质检测分级仪设计(附件)

本研究利用已经建立的基于激光散斑技术预测苹果内部品质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设计了一款便携式苹果内部品质检测分级仪。本文介绍了在树莓派B+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仪器的硬件选型、软件开发和交互界面的操作流程。验证结果表明,“弘前”富士和“大沙河”富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仪器分级准确率分别为92.2%和92.9%,硬度的仪器分级准确率分别为95.7%和96.3%,该仪器满足对苹果内部品质的分级要求。该仪器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对提高苹果采后分级处理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苹果乃至

盐处理对大豆芽菜酚类物质变化的影响

为研究氯化盐对种子萌发过程中酚类物质是否有富集作用,本文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添加1.5mM NaCl、6mM CaCl2和1.5mM NaCl+6mM CaCl2处理对大豆芽苗生长指标、总酚含量、酚酸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CaCl2单独处理时均能促进大豆芽苗的生长,两者联合处理时促进效果更明显;NaCl-CaCl2作用下,大豆芽苗的总酚含量和酚酸含量均有大幅度增加,DPPH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也得到提高。由此可见,NaCl-CaCl2对增强大豆芽苗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提高其抗氧化能

真空包装熟制禽肉中腐败菌的潜能分析

本次试验以真空包装的熟制禽肉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分离出真空包装熟制禽肉中的腐败菌群,再根据菌落特征的观察、16S rDNA测序法对样品中主要腐败菌进行鉴定,最后构建系统发育树来表示各菌株之间的同源可信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真空包装熟制禽肉腐败变质的主要菌群有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拉恩氏菌属(Rahnella sp.)、环丝菌属(Brochothrix sp.)、弧菌属(Vibrio sp.)、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 sp.)、串珠菌属(?Le

纳米金冷融指示剂

本文研究了制备纳米金溶胶的三种方法,以及不同种类稳定剂对所制备纳米金溶胶性质的影响。并想要将制备的纳米金溶胶用作冷冻食品或冷冻疫苗的指示剂,原理是纳米金溶胶在不断反复的冷冻解冻后,颗粒会聚集,粒径会增大,纳米金溶胶的颜色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使其起到作为指示剂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用氯金酸作为原料,分别用柠檬酸三钠、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稳定剂,可简单快速的制备单分散性良好的可溶性纳米金颗粒。用三种不同方法合成的纳米金溶胶均会在反复冷冻后发生明显变化,会伴随着纳米金颗粒等离子体吸收峰的明显红移以及吸收峰处吸光度

肠道微生物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功能基因研究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偏好定殖于粘蛋白丰富的肠道黏液层中,能利用粘蛋白作为唯一的碳氮源,产生寡糖、短链脂肪酸等降解产物,为宿主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可以调控脂质代谢、糖代谢和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以促进人体肠道健康。但A. muciniphila降解粘蛋白的相关基因功能还未全部注释,代谢通路还不清楚。本文先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图和分析扫描电镜结果对该新型菌株的培养特性做进一步的了解,在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选取未注释基因AKKGM001956,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kkermansia

芝麻菜种子发芽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本研究对5种芝麻菜种子进行筛选,测定种子及4 d芽苗中生理生化及硫苷代谢等相关指标,筛选出较优品种“板叶”和“东升”。以“板叶”和“东升”两个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发芽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试验表明随着发芽时间增加,两个品种芝麻菜芽苗的芽长、株重和含水率逐渐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在第8 d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均于第6 d达到最高。两品种的芽苗中总硫苷含量在发芽2 d达到最高,而发芽8 d后则均降到最低;“板叶”和“东升”的异硫氰酸盐形成量分别在发芽4 d和6 d达到最高,而黒芥子酶则分别在第2 d和第4 d活性最

花生功能活性成分富集研究

花生是全球范围内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与功能活性成分。本文研究了16种花生品种中的营养物质与活性成分含量。白藜芦醇是花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功能活性成分但含量甚微,为了提高其含量,本文通过发芽方法对其进行富集,由于花生蛋白在发芽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本文同时研究了花生发芽过程中致敏蛋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花生品种中基础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白藜芦醇的含量在花生发芽过程中先增加后降低,3天为最佳发芽时间,白藜芦醇含量为1.9μg/g(干重);而花生在发芽过程中致敏蛋白会发生一定的水解,其含量

菊花肉酱的研制与开发

本实验将白菊花去柄后加水打成浆、瘦肉制成肉丁后加入黄豆原酱中,经过炒香、调味等工序后制成菊花肉酱。通过测定添加菊花后产品的酱色、pH以及DPPH三个指标来确定菊花的最适宜添加量,最终通过对样品的感官评定加以验证。最终确定菊花肉酱的最佳配方为猪肉140g、黄豆酱100、大豆油150g、砂糖10g、味精12g、葱5g、姜5g、蒜5g、黄原胶(热水80g)、白酒6g、生抽6g、麻辣油4g 菊花10% 。所得产品呈棕褐色,色泽均匀,有油润光泽,香气浓郁,酱味协调,入口清香,肉丁菊花瓣有咀嚼感。

西式肉制品中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腐败性能分析

以低温贮藏的培根、火腿和香肠这三大西式肉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其中的腐败菌群,再根据形态学观察、16S rDNA测序以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对样品中主要腐败菌进行鉴定,并通过平板分解圈法分析菌种的腐败性能。结果表明,引起西式肉制品腐败变质的主要腐败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sp.)、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肉杆菌属(Ca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