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调控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研究

植物体内多胺的合成、吸收及转运依赖于三磷酸腺苷(ATP),而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过程中ATP的合成依赖于植酸降解形成的无机磷。研究发现多胺主要参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豆类芽菜植酸降解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多胺可能参与植酸降解过程。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对绿豆芽菜植酸含量的影响,研究了亚精胺及其亚精胺合成酶(SPDS)抑制剂-二环己胺(DCHA)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代谢及生长状况的影响,探讨了多胺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用外源多胺处理时,促进绿豆芽菜植酸降解效果以Spd为最好。Spd可通过诱导内源多胺和植物激素的积累,提高内源植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调控植酸降解。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试验材料 4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
1.2.1 主要试剂 4
1.2.2 主要仪器 4
1.3 试验方法 5
1.4 指标测定 5
1.4.1 芽长 5
1.4.2 株重 5
1.4.3 茎粗 5
1.4.4 植酸含量、无机磷、总磷含量 5
1.4.5 植酸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5
1.4.6 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的测定 6
1.4.7 多胺含量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多胺对植酸含量的影响 6
2.2 亚精胺及其抑制剂对植酸降解的影响 7
2.2.1 绿豆发芽过程中亚精胺对植酸、无机磷和总磷含量的影响 7
2.2.2 绿豆发芽过程中亚精胺对植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9
2.2.3 绿豆发芽过程中亚精胺对芽长、株重和茎粗的影响 10
2.2.4 绿豆发芽过程中亚精胺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12
2.2.5 绿豆发芽过程中亚精胺对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13
3 讨论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多胺调控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研究
引言
引言
绿豆及其芽苗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丰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并广泛应用于中国[1]。绿豆中还含植酸这种常见的抗营养物质,也就是肌醇六磷酸,其化学结构中含12个取代的活性位点,螯合两价和三价矿物元素和蛋白质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植酸配合物很难被人和单胃动物消化。大部分磷和矿物质从体内排出,导致营养素缺乏和环境污染[2]。因此,降低植酸含量,有利于提高植物源食品的营养品质。
植酸降解法主要包括两种:生物降解法和物理降解法。首先,物理降解方法主要包括热处理和机械处理两种[3]。一般情况下,谷类籽粒较为适合采用机械处理方法降低植酸含量,这是由于谷类籽粒中植酸主要分布于糊粉层,通过碾皮的机械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籽粒植酸的含量,同样地,通过碾皮的处理方式也能够将糊粉层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带走[8],但是豆类就不适合采用碾皮的方式,这是由于其植酸主要分布于子叶中,碾皮处理对豆类籽粒中植酸含量没有明显的作用。热处理是采用高温加热来降低植酸含量,但是高温会大大减少籽粒中的营养成分[4]。
生物降解法有发酵、发芽以及孵育等,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提高植酸酶活力来降解植酸。所谓的孵育法就是指在内源植酸酶较为合适的环境中培养植物籽粒,通常情况下,植酸酶的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植酸也就越少。在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的植酸酶活力极大地提高,将植酸迅速降解为肌醇和磷等植物需要的营养成分[5]。研究发现,种子萌发过程中,植酸盐水解,不仅释放出储存的矿质元素和蛋白质,同时产生肌醇和低磷酸肌醇(IP2~IP5)[6]。因此,采用发芽方式降解植酸,不仅可以提高矿质营养的生物利用率,而且形成的低级肌醇磷酸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压,以及调控细胞代谢等生理作用[7]。业已证实,大豆籽粒发芽过程中添加外源调节物质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植酸含量[8]。
多胺是一种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碱,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生物活性。植物体以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的多胺主要有三种:精胺(Spermine, Spm)、亚精胺(Spermidine, Spd)以及腐胺(Putrescine, Put)、。这三种多胺可以响应外部刺激而相互转化[9]。研究表明,植物合成的多胺,以及从外界吸收的多胺均能作为调节因子,调控细胞的生理代谢过程,且多胺的浓度摄取与细胞增殖及生长速度直接相关[10]。业已证实,外源多胺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和促进幼苗生长[11],且多胺在细胞膜系统的转运依赖于ATP,而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过程中ATP的合成依赖于植酸降解形成的无机磷。此外,多胺降解产物参与细胞壁的分化和发育,而植酸降解生成的肌醇参与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12]。据此,多胺可能参与植酸降解过程。
当前,在多胺调控绿豆籽粒发芽过程中植酸降解代谢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可为开发豆芽类食品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绿豆:品种为秦豆20,零下20摄氏度储存,由江苏省农科院提供。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主要试剂
Dowex 1×8 100200 (Cl)离子交换树脂,AELSA(天津)化工有限公司;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二环六胺、次氯酸钠、乙酸、醋酸钠、对硝基苯酚钠盐、植酸钠、苯甲酰氯、氯化铁、氯化铁、硫酸钠、硫磺C酸、磺基水杨酸、丙酮、钼酸铵、EDTA 2Na等中药组(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植物激素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kxygc/43.html

好棒文